文/刘润红,郑州师范学院
当今社会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人才的竞争,高校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栋梁,其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高校作为大学生人才的孵化地,不仅要有较高的科研教学水平,更要有一流的管理水平,加强高校大学生的管理,并将创新应用于实践势在必行。
大学行政化一直存在。大学行政化主要指两方面:宏观上,很多地方政府以行政方式干预学校管理,严格限制学校的自主办学条件,干预学校的管理、教育和服务;微观上,学校内部管理的行政化,主要是指用行政权力压制学校教授的学术权力,破坏学术界良好的学术氛围,影响学生的学术创造能力发挥,官本位思想严重,使得教授和学生不能安心从事教学和科研研究,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本职未能实现。
传统的高校管理理念、模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传统的高校管理模式管理者处于强势地位,学生处在被管理、要服从的地位,管理者要求学生该怎么做、不能做什么,并且经常出现体罚、训导的现象,忽视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传统管理模式过于老套,不符合在信息发达、社会开放的时代背景下,学生追求个性、渴望被理解被尊重的想法,且这种不对等的交流和管理模式,容易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这对大学生的发展毫无益处。因此,高校要转变管理理念,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充分尊重理解学生,以和学生平等对话的方式进行管理、教育,积极服务于大学生群体。
管理渠道不畅,缺乏学生发展的平台。传统的高校管理主要依靠教师发布通知,班干部上传下达,除了课堂教师授课时间,学生和教师很难有直接交流的机会和平台。缺乏管理渠道、沟通不畅,严重阻碍学校管理的效率,同时缺乏学生发展平台,无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利于培育高素质专业性人才。因此,创新高校大学生管理势在必行,通过创新实践,提高高校大学生管理的效率,为社会培育出更符合时代发展社会建设的“四有”新人。
创新高校大学生管理首先要创新高校管理的理念,改变传统管理模式中学生处于被管理者、服从者的角色,秉持服务、科学的理念,同时围绕目前大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创新。
服务理念。坚持服务于学生,“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要求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们不仅要积极完成专业知识的学习,也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管理中来,使学生管理接地气,发挥管理服务平台的作用,帮助学生们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完整人格培育。科学理念。高校大学生管理要坚持科学的理念,形成一整套科学的管理体系,“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贯彻管理的始终,用科学、高效的管理方法和管理平台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以科学严谨的管理态度,提倡高校以学术端正为荣,拒绝学术不端的行为,使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在高校校园蔚然成风。
高校改革的重点工作就是去行政化,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只有真正改变大学行政化,杜绝地方政府不适当的干预,高校回归自我管理、教育的本源,才能有健康、适宜学术发展的沃土,学生们充分发挥创造力和科研实力,学术的攻坚才能取得长远发展和进步,打破传统行政化干预,高校发展回归一片净土。体制机制创新要求尊重学生需求,以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满足不同学生需求为根据进行机构设置,借鉴国外高管理水平高校的机构建置,根据各个高校情况的不同,设置不同的管理部门,体现关爱、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处在信息发达、电子产品盛行的时代,高校大学生管理也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强管理,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官博、学校、学院网站等多种形式,及时传达各种讯息通知,同时也及时了解学生动态,满足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载体的多样化。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高校管理的队伍中,自我管理、主动管理是创新高校大学生管理的重要手段,例如,从学生中选拔兼职德育辅导员,挖掘学生主动参与管理学校事务的积极性和潜能,引导学生掌握自我管理的本领和方法。
高校大学生管理的目标是符合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搭建利于学生发展的平台,开拓管理渠道尤为重要。例如,搭建就业指导服务平台,为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就业指导服务、就业咨询的分享发布、就业情况的跟踪反馈调查等,提供全方位、持续性的服务和指导。开拓管理渠道充分倾听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声音,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将高校管理服务于学生,管理成果回馈给社会,培养出高素质具有专业知识的新时代大学生。
创新高校大学生管理不是一蹴而就,需要教师们从理念入手,寻求体制、手段、平台等多方面的突破和改革,在创新中寻求发展,在创新中释放学生管理的活力,这条路任重道远,需要学校、家庭、教育部门和全社会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