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教学法在钢琴教学体系中的应用

2018-12-07 01:42唐飞
神州·下旬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钢琴教学体系应用

唐飞

摘要:钢琴教学法课程是近期在我国部分音乐高校钢琴系设置的一门课程。现如今,音乐高校的钢琴系和音乐教育系的很多学生均在社会中从事钢琴教学工作,由于音乐教育在校学生比重大,因而,高校音乐教育学生从事钢琴教学工作的比例也很大。而要让学生充分掌握好钢琴法在钢琴教学体系中的运用技巧,就需要教师划分阶段进行。

关键词:钢琴教学法;钢琴教学;体系;应用

1.钢琴教学法的学科特点

1.1钢琴教学法专业性特点

专业性作为钢琴教学法较为显著的一种特点。钢琴教学法主要集中体现于两方面,一是较高的钢琴演奏技能,另一方面是良好的鉴赏音乐能力。钢琴教学法专业性是教学过程中的基础依据,不管是钢琴教学法的交叉性特点还是其他特点,都是以钢琴教学法专业性特点为前提构建的。

1.3鋼琴教学法综合性特点

钢琴教学法授课教师需要掌握较为繁杂的钢琴知识,不仅要熟知多样化的钢琴专业技能,还要具有范围较广的钢琴理论知识。因此可以得知,钢琴教学法授课教师在拥有钢琴演奏技能及鉴赏音乐能力的同时,还要按照钢琴教学法基础原则,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以多元化教学方式向学生进行授课。

1.3钢琴教学法交叉性特点

从理论方面可以看出,在学习钢琴教学法时,不仅要了解钢琴教学的专业知识,还应了解文学教育、美学教育及心理学教育方面的知识;从实践方面可以看出,在学习钢琴教学法时,不仅要熟知钢琴演奏的基础技能,还应不断研讨钢琴演奏技能的循环规律及演奏者心理特征。

1.4钢琴教学法概括性特点

钢琴教学法要求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应用精准教学用语,在开展教学授课时必须进行具有秩序性、系统性、条理性的教学,针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应用自身钢琴知识储备,将问题准确指出,并解决问题。

2.钢琴教学体系改革策略

2.1构建并完善课程体系

传统钢琴教学模式注重钢琴弹奏技能的培养,钢琴弹奏技术其是演奏基础,为顺应时代的发展,实施多元化钢琴教学体系,需要将钢琴理论知识、弹奏技能与实践应用联系在一起,明确三者之间的关系,构建新型钢琴教学体系,并根据教学发展在原有教学体系的基础上进行改革与创新。

钢琴教育具有较强的特殊性,是培养学生文艺素养的基本方法,教师应将钢琴理论知识作为单独的学科,注重钢琴理论知识在钢琴教育工作中的影响力,并在各项钢琴教育活动中渗透理论知识,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除此之外,教师应注重钢琴演奏难点的教学工作,大部分学生进行和声变化演奏时总是出现问题,教师应从学生的演奏作品进行分析,使学生能够了解自己所演奏作品的创作内涵,使学生能夠从根本上掌握和声演奏技巧,明确和弦、调式的变化情况,提升钢琴演奏的和声感;将理论知识与弹奏技巧结合在一起,能够使学生准确掌握音乐弹奏技巧,加深对音乐知识的理解能力与应用能力,深入感受钢琴艺术的魅力与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2培养艺术实践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引导下,钢琴教学活动应注重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能力的结合,培养学生艺术实践能力。钢琴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师仅仅让学生进行课下练习,无法展现学生的学习效果,需要学生大量参加各类钢琴演奏活动或比赛,锻炼学生的登台演奏能力,丰富学生舞台知识,提高学生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与随机应变能力,避免学生在登台表演或者是比赛过程中出现失误。因此,开展多元化钢琴教学模式,需要给予学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与发展平台,使学生能够将个人所学,完美的展现出来。

2.3丰富教学内容

在“小组授课”活动中,教师开展合奏教学,能够增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提升学生团队意识,提高学生对钢琴音乐的感受能力,使学生能够互补学习,达到合作共赢的效果。团结、合作,是新时期教学改革发展的基本要求,能够有效促进钢琴教学改革,实现多元化教学体系。

2.4多样教学方式

传统钢琴教学形式较为单一,为“一对一”教学形式,该教学形式充分注重学生的个人差异,有利于因材施教战略的实施。为实现多元化钢琴教学,促进现代化钢琴教学体系的改革,需要在传统钢琴教学形式的基础上进行发展与改革,将多种教学形式运用到钢琴教学工作中,注重学生合作能力、应用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

通过上文对多元化体系下钢琴教学模式的分析,从中得知钢琴教学形式处“个别授课”以外,还有“小组授课”、“理论授课”、“即兴演奏授课”等多种教学形式,避免学生应“个别授课”形式一直拘泥于自我的小空间,防止学生因“一对一”授课形式感到枯燥乏味,需要适当增加“小组授课”、“理论授课”的课时,使学生能够懂得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团结意识,使学生能够相互取长补短,挖掘学生个人潜能,使学生能够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即兴演奏授课”主要是为培养学生钢琴技能的教育能力,为钢琴教育工作培养下一代可用人才,为钢琴教育工作提供可持续发展基础。

2.5转变教学评价

从传统钢琴教学评价体系来看,“考试”是检测学生钢琴技能与水平、教师教学质量与效率的基本形式。钢琴考试大体被分为两个方面:“笔试”,对学生钢琴、音乐理论性知识进行评价,了解学生理论性知识水平;“面试”,学生利用钢琴进行曲目的演奏、伴奏活动,了解学生实践应用能力。该教学评价体系具有较强的目的性与针对性,无法全面了解学生钢琴的学习情况,呈现机械化教学模式。从现阶段学生钢琴学习与实际应用来看,学生对音乐作品缺乏理解能力,实践应用能力较低,与新课程改革理念相违背。为加快钢琴教学体制的改革,实施多元化教学模式,需要教育部门转变钢琴教学评价体系,对现阶段所实施的教学评价模式进行调整,增强教学评价模式的灵活性与全面性。

参考文献:

[1]李佳琪.中美普通高校音乐学专业钢琴副修课教学之比较研究[D].石家庄:河北大学,2017.

[2]吴琨.多元与创新—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国家级精品课程《基础钢琴》特色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7.

[3]徐荃.高等学校音乐专业钢琴集体课与小课循环教学模式研究[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7.

[4]梁晓宁.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高师钢琴教学改革初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7.

猜你喜欢
钢琴教学体系应用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关于普通高校音乐专业钢琴教学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
中国钢琴作品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和训练研究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