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丽丽
摘要: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虽然其应用起步较晚,但是却能够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语文课堂,受到了语文教师的积极肯定。微课主要以简短视频为呈现形式,其精简化与形象化的特点对提高教学效率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主要以人教版的小学语文为例,针对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发挥微课的独特优势而展开高效的语文教学进行相应的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微课;教学模式;教学效率
微课教学模式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能够以微视频的方式辅助教师展开高效的教学,让教学内容更加生动且形象,让课程知识带着较强的趣味性而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使其有效地理解教学内容。同时,微课可以更深入地突破教学重难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具有明显的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势。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在课堂教学中导入微课教学模式。
一、教师制作微课件时的注意事项
微课这一教学模式要发挥其优势,对语文课堂教学发挥促进作用,则要求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要注意几点内容。首先,微课的内容要具有现实化的特点,即要求教师要在微课件中站在客观的角度呈现现实背景,帮助学生在有效认知现实背景的情况下,提高其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其次,微课的内容要具有多样化的元素,比如声音、色彩、动态画面等等,让微课件在整体上表现出生动直观的动态效果,吸引学生的目光[1]。最后,微课中蕴含的知识应该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虽然微课主要以简短的视频呈现出来,里面多数是浓缩了课程内容的重难点知识,但是依旧要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让学生逐层递进地掌握好课文知识。若是知识过于复杂,则容易降低学生的兴趣。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导入微课的实践策略
(一)在预习阶段导入微课
新时期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具有自主预习的良好习惯,这对于提高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展开预习,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而要让学生发挥这一自主性与积极性,还需要教师能够让学生深切感受到预习时学习知识的趣味性。而微课运用在预习过程中,可以有效保障这一效果的发挥[2]。比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月光曲》一课的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先让学生展开有效的预习,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打下基础。而教师所制作的微课件要能够抓住学生的目光,吸引其走进到贝多芬创作这一作品的故事情境之中。教师可通过“月色”、“小路”、“破旧茅屋”等意象来塑造良好的情境,在最大限度上将课文中蕴含的情景呈现在课件之中,让小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促使其快速地融入情境之中,感悟作者创作时的情感,为课堂教学中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二)在教学阶段导入微课
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阶段,应该采用多媒体技术更好地辅助微课教学。比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只有一个地球》的教学中,教师要在课堂教学开始时就采用有效的导入法,将学生引入到新课的教学氛围之中。如教师先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与课文主题存在联系的歌曲——《地球妈妈》,让学生通过聆听歌曲而激发其对地球知识的探索兴趣。这是歌曲导入法的优势效果,教师可在歌曲导入的过程中为学生播放微课视频,让学生更快速地融入到学习情境之中。地球实际上是一个具有较强抽象性的概念,浩瀚的宇宙更是非常奥妙,但是利用微课教学模式,却可以使其转变成为具体可感的事物。如通过地球相关的动态画面,学生可以看到蓝白相交的地球、星辰璀璨的星际,辅助生态失衡的画面,可更淋漓尽致地表达地球生态被破坏的极坏后果,让学生可以深刻地感受到这一主题背后的生态问题。
教师可辅助课堂问题展开进一步的教学,让学生在受到直观性感官震撼的基础上,可以自主地展开思考[3]。比如,文中提及了地球“可爱”,但是又容易破碎,那么教师可以将其作为切入点,向学生进行提问:“地球有什么样的外表?地球为人类贡献资源,又得到了什么样的回报?你们如何看待这个问题?”这实际上就是要求学生根据微课的简短视频结合课文内容而谈述自身的读后感。学生在激活思维,展开想象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思考这些问题,提出具有价值的个人观点。从这些教学过程来看,微课模式克服了以往课堂教学的弊端,并为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如微课教学中,师生互动比较明显,而且在互动过程中,教师既发挥了自身的指导作用,又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及作用,为其提供了充分的自主思考时间,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探究能力、自主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效率更高。
(三)在课后阶段导入微课
教师可将课堂上使用的微课件上传至班级群之中,让学生自主下载课件,对其中的课文知识进行课后的记忆与巩固。同时,教师还可为学生制定课后练习专用的微课件,所包含的内容要注重激发学生的主动实践积极性。如在《只有一个地球》的教学结束后,让学生自主根据“地球”这个主题,通过多种渠道来搜索相关信息,写一篇“写给地球妈妈的信”类似的文章,也可以结合保护地球这一主题,写下一些可行的建议。学生还可以自主制作宣传保护地球这一理念的海报,或者制作一本保护地球的小手册。此外,教师所制作的课件中还可包含社会调查类的课后任务,即让学生分成小组,实地调查地球的生态现况,包括生态环境的发展现状、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情况等等,然后总结写出一份调查报告。教师也可以支持学生自主选择做一件有益于保护地球的事情,比如植一棵树、种一些花、用洗菜的水浇花,節省水资源等等,然后写一篇日志。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巩固学生的课堂知识,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促使其将知识学以致用,从而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最大化地达到教学的目标。
结束语:
综上,微课教学模式应该作为一种有效推进课堂教学开展的重要手段,被积极引入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发挥其应有的教学优势,让学生可以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探究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同时又保障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教学质量,实现教与学的高水平发展。
参考文献:
[1]白桂芳.“精彩课堂不曾预约”——小学语文微课教学设计浅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7 (24):90-96.
[2]刘学.浅谈微课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J].教育教学论坛,2017 (27):249-250.
[3]刘丽娜.让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闪光[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 (01):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