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店市的旧时光

2018-12-07 05:27唐红生
旅游 2018年12期
关键词:红砖闽南

唐红生

从苏南来到闽南,季节的风由夏拂到了秋,习习凉风中夹带着大海的丝丝咸味。初听五店市,不禁暗自揣度,这是哪座城市?

到了晋江,高楼鳞次栉比,展露勃勃生机,一座现代化城市映入眼帘。幢幢红砖大房子与喧嚣的街市截然不同,蓦地让人感到内心安宁。见惯了江南水乡的情调,突然遇见这纯真的闽南风情,恍如置身于老旧时代的街头。此时才知道,五店市是深藏在繁华闹市中的老街区。早在唐开元年间,由蔡姓人家开办的五间小店发展而来的五店市,至明清时,已形成了集市和商旅途中的驿站。

眼前的“柳青新宅”虽是民国时期的建筑,但在这里只能算是“新宅”了。白色花岗岩基座,青石腰堵,红砖面墙,层次分明,凹凸有致,在一抹秋阳下愈加红艳,连同那红红的春联、灯笼,喜庆热烈气氛迎面而来。红砖都印着花纹,而青石上雕刻着各种变体的文字,像竹叶、像香炉,每块砖石都是工艺品,让人惊叹。大门的雕饰更是繁复且精美,既有传统的牡丹、凤凰和梅兰竹菊图案,又有鱼虾蟹蛤等海洋元素。门两侧分别用石雕形式镌刻着家训格言,训示一代代后人。把宅子赋予精神内涵,融入家的精魂,难怪一块砖瓦、一根廊柱、一副窗棂都费尽了心思。

葱茏的龙眼树下,有民居也有官宅。“天宫第”即是明代一进士的官宅。天井相隔,走廊相连,虽没有繁多的雕梁画栋,茶褐色的木作却透着奢华。古宅的山墙独具匠心,形态各异的石材、红砖、瓦砾交错叠砌,看似随心所欲,却于工艺中见雅韵。在翠竹林的映衬下,既古朴平实,又拙中见美,呈现出特有的闽南建筑风格。当地人称之为“出砖入石”,后又形象地称作“金包银”、“百子干孙”,通俗中蕴含吉祥,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宅中有五六百年歷史的灵源万应茶,不管买与不买,都可以免费品尝。我抿上一口,香气漫过,微苦带甘,那份怀旧的目光又落到砖石红墙上。

一扇扇浸透时光的斑驳木门,一樘樘沾满人家烟火的镂花窗子,娓娓叙说着往事。我为“朝北大厝”所折服。“厝”是闽南方言,大意是指居住地。大厝屋顶为中间高、两边低的三川脊。跨进高高的门槛,天井摆放各式盆景花卉,满庭幽香。古色古香的陈设,中堂上的诗画,锦衾、绣枕、箱奁……一切都旧在那里。

慢悠悠地走在石板路上,庄氏家庙散发出另一种气息。庄氏一族人丁兴旺,崇文尚书,科举中榜者众多。可以看出,当年这里的人们已不甘心在小镇苟活,或勤奋读书,以智慧立身;或把目光投向远方,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分赴海外经商创业,以实业富家。

穿过一条条悠长小巷,并肩毗邻的民居、宗祠、商铺、苏缨玉宅、涴然别墅错落有致,流光溢彩。转角问,一汪碧水静静地淌着,映着蓝天白云绿树红墙。我驻足,沉醉于“乌大门”的庭院深深和“皇宫起”殿宇般的气势;我凝望,那马鞍墙、燕尾脊是远在他乡之人永远忘不了的根。

身披经年苔藓的古戏台依然年轻着,虽空无一人,但似有一曲千年的南音飘来,丝丝缕缕的声音,仿佛又转奏一曲《爱拼才会赢》,流淌出的是闽南人的向上与打拼。

岁月老去,风貌还在,乡音不改,情感依然。

猜你喜欢
红砖闽南
红砖美术馆复古与奢华融合的艺术殿堂
红砖楼
砖雕说到底是一种以红砖为媒介的创作, 体现了一方水土一方人的性格特质。
李成强
建设充满“闽南味”的校园文化
红砖色
闽南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