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著名的帝王之乡,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说。徐州是中国烹饪文化的发源地,也是中国佛教的发源地,有“彭祖故国、刘邦故里、项羽故都”之称。徐州是彭祖文化、两汉文化的发源地,也是徐文化的集大成者。
彭祖故里
彭祖故里位于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大彭镇大彭村。徐州,古称彭城,是彭祖故国,彭祖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世界彭姓的发源地,有关彭祖的事迹、遗迹甚多,有彭祖庙、彭祖墓、大彭氏国遗址等。
彭祖,姓籛名铿,也称籛铿、钱铿、彭铿,他是轩辕黄帝第八代孙,颛项帝的玄孙,陆终氏第三子,生活在氏族制下的部落联盟时代之尧舜时期。彭祖世居彭城,帝尧封大彭氏国。据古籍《国语·郑语》注释:“大彭,陆终氏第三子日籛,为彭姓。封大彭,谓之彭祖,后有大彭氏。”
传说,彭祖活到808岁化神而去。而他到底活了多大岁数呢?相传古籍中有关彭祖的详细记载说他活了767“甲子”,这个“甲子”是按天数计算的。一个“甲子”为60天,如此折算出来共计46020天,即126岁。在当时人均寿命只有30-40岁的远古时代,彭祖能活到这样大的岁数实为罕见,所以才被后人神化。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卓越的养生学家,彭祖不但长寿,而且还开创了中国食养的先河。
彭祖庙
彭祖庙建于东汉时期,唐代、明代、清代曾三次修复。原彭祖庙有大殿和东西配殿。大殿内立有彭祖像,光头、赤脚,高约4米。左右两边有一男一女,桃花和周伍站班。东西山墙有瘟、刘、马、赵(均为周朝时期的人物)四尊神像。东配殿立有观音神像。
凸显乡风民俗的彭祖庙会历史悠久,每年农历三月三,十里八乡的人便来赶会,场面很大,热闹非凡。每个村都有会头带领,举着龙凤大旗,有组织的前来烧香奠拜彭祖。此外还有丰富多彩的民间表演以及各式各样的摊点,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应有尽有。
彭祖井
彭祖井在徐州有两处,相传为彭祖亲自挖凿。一处在大彭山北大彭村头;另一处原在市内统一北街彭祖宅内。唐代著名诗人皇甫冉在《彭祖井》诗中写道:“上公旌节在徐方,旧井莓苔近寝堂。访古因知彭祖宅,得仙何必葛洪乡。清虚不共春池竟,盥漱偏宜夏日长。闻道延年如玉液,欲将调鼎献明光。”
清代道光《铜山县志》载:“彭祖井,在北门子城内,有石刻‘彭祖井三字。”彭祖井旁竖立着十丈高的石碑,上书“彭祖井”三字,落款署名已模糊。现此碑已移到徐州博物馆的碑园内。有关彭祖井传闻很广,在北京的国子监内,有一塊明朝万历丁丑年(1577年)镌刻的“彭祖观井图”上面刻有彭祖观井的画像。彭祖腰系缆绳连着柳树,由书童扶持躬身观井,图左上方有宋陈端题名,赞扬彭祖处事小心谨慎,希望后世效法彭祖。
彭祖墓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获水”条云:“(彭城)城之东北角,起眉楼於其上,号日彭祖楼。”《世本》曰,“陆终之子,其三日笺,是为彭祖。彭祖城是也。下日彭祖冢。”宋初乐史《太平寰宇记》“彭城县”条引《彭门记》云:“殷之贤臣彭祖,颛项之玄孙,至殷末,寿七百六十七岁,今墓犹存,故邑号大彭焉。”可证彭城古有彭祖冢,於城之东北角,彭祖楼下。楼在城上,墓在城下。城之东北角为汴泗交流处。彭祖为尧时人,即寿长八百,应殁於商时。而彭城最早记载见於周时,是先有墓、后有城、再有楼,冢因人筑,楼因冢名也。
彭城彭祖冢元代初年尚存,有元人杨少愚《过彭祖墓》诗为证。而到明代中叶《一统志》则曰:“今不知处。”尽管如此,彭祖冢位置仍然可知。从《水经注》《太平寰宇记》等文献记载来看,彭祖楼位于黄楼及北门之间,原在城上,后迁城下,城下即彭祖冢,且与彭祖宅(亦称彭祖祠)、彭祖井相对应。城下彭祖楼又称彭祖庙,位于彭祖宅东北角。
后记
徐州铜山一带是彭祖的受封之地,是彭祖的受姓之地,也是彭祖文化的发祥之地。几千年来,彭姓子孙都认为自己出自这位亘古以来独一无二的人瑞。据史料记载,彭祖擅长养生之术。尧帝时,因铿向帝尧进献长寿之羹,获得帝尧的赏识,被封为大彭,故称彭祖。从此以后,彭祖的子孙后代皆“以国为姓”,开始了彭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