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约束下的产业集群发展趋势研究

2018-12-07 05:38任杲
现代管理科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产业集群

摘要:在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要素投入和投资驱动转向以创新驱动为主导的经济新常态下,产业集群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文章通过构建产业集群发展的逻辑斯蒂模型,分析在资源环境约束下的产业集群发展趋势,量化产业集群发展阶段;并以我国纺织产业集群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纺织产业集群已经步入成熟阶段,减少管理成本和拥挤成本等外部负效应,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是进一步完善纺织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资源环境约束;产业集群;逻辑斯蒂模型;纺织产业

一、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由于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无限”潜在的剩余劳动力供给,在世界产业大转移的背景下,承接了大量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充分发挥了劳动力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与此同时,国家不断加大对铁路、公路、航运以及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为区域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以要素投入和投资驱动的扩张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首要原因。二是,以江浙地区为代表的大量民营企业和服务机构集聚在一起的新型产业组织形式——产业集群推动了相应区域的经济发展。进而,各地区在市场通达性不断完善的基础上,产业集群成为经济增长中的核心,不断拉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综上,以要素投入和投资驱动的扩张型经济增长方式和以产业集群为核心的发展模式是我国经济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动因。

然而,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下行压力。那么,原有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能否持续为经济增长注入活力值得进一步商榷。第一,2012年我国15岁~59岁劳动年龄人口首次出现净减少,劳动力成本持续大幅度上升,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逐渐丧失,且以要素投入和投资驱动的扩张型经济增长发展方式所造成的资源硬约束逐步显现。即原有外延扩张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我国今后的经济发展务必走内涵迂回型的经济增长道路。第二,由于产业集群能够充分发挥本地化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促进知识溢出与创新发展。因此,以产业集群为核心的网络型发展模式仍然能够成为我国经济今后发展的主要动力。为此,本文在资源环境约束下探讨产业集群发展趋势,能够为正确认识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依据。

二、 文献评述

由外延扩张型经济增长方式向内涵迂回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强调资源和环境对于地区经济增长的约束,成为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产业集群作为推动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国内外学者已经在此框架下进行了大量研究。产业集群是由前后关联较为密切的企业和生产性服务机构,在特定区域内集聚所形成的受资源和环境约束的产业群落,具有生态系统的特征。Baum等认为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具有各自的生态位,进而各企业应该通过企业间紧密的内在联系,共享产业集聚区的有限资源,促进资源有效配置。Mckelvey指出企业的健康发展应关注在同一环境约束下,与不同企业之间的差别与联系,将自身发展和其它企业有机联系起来。Korhonen的研究则更进一步,使用关联指数模型论证了产业集群发展会受到集聚区内资源环境的约束,使上述观点得到了数理方面的支撑。在国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国内学者进一步从生态系统的视角出发,丰富了产业集群理论,代表性的观点如下:陆玲将企业看作是在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过程中,谋求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个体;吴德进利用组织群落的概念,将产业集群定义为产业种群生态系统,受特定地区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的约束;黄欣荣对比自然生态系统的特征,认为产业集群与其类似。综上,产业集群内的企业类似于环境生态系统中的个体,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需要各企业间的紧密合作,共享集聚区内的有限资源。

当将产业集群赋予生态系统的意义时,则产业集群的发展将在资源和环境约束下呈现出“慢—快—慢”的S型发展规律。具体地,在产业集群前期,由于集聚区内企业较少,且企业间的联系较为分散,集聚效应尚不显著,产业集群并未真正形成,对于企业的吸引力十分有限;随着政策的扶持与产业集群的逐渐完善,集聚区内企业联系逐步加强,集聚效应不断放大,前后向紧密关联的企业不断向产业集群内部涌入,以共享基础设施、劳动力匹配以及完善的公共服务,产业集群逐渐形成,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是,受制于资源环境的约束,产业集群的发展并非越大越好,过多的企业集聚于集聚区势必会造成生产成本、管理成本、用地成本以及沟通成本的上升,集聚效应逐渐削弱,致使关联企业到集聚區投资设厂的热情不断降低,最终产业集群的发展将会处于一个相对平稳的发展水平。

三、 资源环境约束下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型

1. 产业集群发展模型构建。逻辑斯蒂模型是分析在资源和环境约束条件下事物发展的主要模型之一,广泛应用于拟合事物S型的变化发展轨迹。因此,本文通过构建产业集群发展的逻辑斯蒂模型,量化分析在资源环境约束条件下的产业集群发展趋势。

(1)模型假设。在使用逻辑斯蒂模型进行产业集群发展轨迹的拟合前,需对产业集群的发展作出如下假设,以期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产业集群发展趋势。首先,产业集群的发展是独立的,即特定产业集群的发展不仅与该区域其他产业集群无关,而且要求该特定产业集群与其他区域的产业集群无关。这一假设是为了排除产业集群间的相互作用,保证特定产业集群发展不受相关产业集群对其生态系统的影响。其次,产业集群发展的外部环境是稳定的,即产业集群的发展拥有良好的自然环境与稳定的政策环境,其中,良好的自然环境主要指不存在自然灾害,稳定的政策环境意味着对于产业集群的发展不存在政策上大幅度的变动。该假设保证了适宜产业集群发展的外部环境。最后,产业集群的发展依赖于集聚区或产业集群所在区域的自然资源,这样就保证了产业集群的发展会受到资源和环境的约束,满足产业集群发展实际,同时要求短期内不会出现使资源迅速再生或替代资源出现的技术进步,以充分体现资源环境的约束作用。

(2)模型内涵。在上述产业集群发展逻辑斯蒂模型假设的基础上,本文所构建的在资源环境约束下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型如(1)式所示:

式中,y表示产业集群现阶段的发展水平;y*表示在资源环境约束下的产业集群最高发展水平;?茁表示产业集群的内生发展速度;t表示产业集群的发展时间;表示产业集群的实际发展速度;1-表示产业集群今后发展所剩的资源环境状况。进而,式(1)表示出的深层含义在于随着时间的推移,产业集群的发展会受到产业集群已有规模的影响。对(1)式求解,即得到产业集群发展水平与产业集群发展时间的函数关系,详见式(2),进而以此量化资源环境约束下的产业集群发展趋势。

一般地,学术界应用逻辑斯蒂模型研究在资源环境约束下的事物发展时,通常采用事物发展的个体数量表征事物发展水平。然而,由于产业集群内部企业的前后关联紧密,竞合关系错综复杂,致使企业间的兼并重组现象较为常见。那么,使用产业集聚区内企业的绝对数量拟合产业集群发展轨迹,难以准确反映产业集群的真实发展情况。相较而言,使用产业集聚度指标则较为适宜,这是因为产业集聚度不仅是反映产业集群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而且不受集聚区内企业绝对数量变化的影响。

2. 产业集群发展阶段划分的数理依据。构建资源环境约束下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型之后,可以利用产业集群的发展时间t,对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慢—快—慢”三个阶段进行划分。首先,对(2)式求导,得到产业集群发展的速度函数:

四、 我国纺织产业集群发展趋势的实证分析

选取我国纺织产业集群作为研究对象基于以下原因。首先,产业集群以特定的产业集聚区为载体,该区域可大可小,将其扩展至国家层面,便于分析我国在纺织产业的竞争优势。其次,我国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渐丧失,表现在以纺织产业为代表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已经开始受到劳动力短缺的约束,对其进行分析能够为今后的纺织产业集群发展,提出更具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最后,构建资源环境约束下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型需满足在构建模型时所提出的三个假设条件。国家与国家之间由于地理因素等天然屏障和关税等人为因素都尽可能地保证了各国产业集群发展的独立性,为构建产业集群发展模型提供了前提。综上,对我国纺织产业集群发展趋势进行实证分析,能够在检验资源环境约束下产业集群发展模型可行性的同时,分析在劳动力资源衰竭约束下,我国纺织产业集群的发展趋势,为纺织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1. 纺织产业集群发展的逻辑斯蒂模型拟合。本文使用卜洪运等学者在2015年测算得到的纺织产业集聚度进行纺织产业逻辑斯蒂模型的拟合,这是因为上述纺织产业集聚度的测算采用的是结合生产要素产出弹性的测算方法,既兼顾了纺织产业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特殊性,又避免了复合指标在测算产业集聚度权重赋值的主观性问题。在2003年~2012年期间,纺织产业集聚度如表1所示。

进一步地,纺织产业集群在我国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当前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需结合资源环境约束下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型进行分析,即只要得到模型中的具体参数:?琢、?茁、y*,便可量化纺织产业集群发展趋势。本文采用逻辑斯蒂模型参数自回归的估计方法对模型内的参数进行求解。具体地,通过将产业集群发展的逻辑斯蒂模型离散化得到其自回归方程:

运用计量经济学中非线性方程线性化的方法将(6)式转化为二元线性回归方程。具体而言,将yt-1和y2t-1视为回归模型中的解释变量,将?驻yt视为回归模型中的被解释变量。利用表1中的数据对纺织产业集群发展模型的自回归方程(6)进行参数估计,回归分析结果详见表2。

由表2中的数据可知,运用纺织产业集聚度表征产业集群发展水平,得到的自回归模型及其解释变量均是显著的。自回归方程(6)中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440 44,?茁=0.365 73,进而纺织产业集群发展的逻辑斯蒂模型中的参数为:y*=0.830 37,?琢=0.168 51。那么,描述我国纺织产业集群发展的逻辑斯蒂模型如(7)式所示。具体地,我国纺织产业集群在资源环境约束下最大的产业集聚度为0.830 37,并且纺织产业集群以0.363 73的速度快速发展。

2. 纺织产业集群发展阶段划分及趋势分析。通过拟合出的纺织产业集群发展模型,即可描绘出我国纺织产业集群的整体发展轨迹,同时,通过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的三个关键时间点t0、t1、t2,便可细分产业集群发展阶段。经计算得:

进一步分析可知,以1994年和2001年为节点,可将我国纺织产业集群的发展分為三个阶段:1994年之前,为纺织产业集群发展的初期阶段,发展速度较为缓慢;1994年至2001年为纺织产业集群发展的中期阶段,发展速度较快;2001年之后,为纺织产业集群发展的成熟阶段,发展速度较为平稳。相应地,1994年为纺织产业集群发展速度由慢转快的第一个拐点,至此,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逐步放大;1998年为纺织产业集群发展速度的极值点,即在该时间点产业集群发展速度最快,且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最大;2001年为纺织产业集群发展速度由快转慢的第二个拐点,相应地,产业集群集聚效应受集聚不经济的影响逐渐变小。2012年,我国纺织产业集聚度高达0.827 04,已经十分接近在资源环境约束下,纺织产业集群发展所能达到的最大规模。可见,我国纺织产业集群进一步发展的潜力较小,呈平稳发展趋势。我国纺织产业集群发展趋势详见图1。

五、 结论

产业集群的发展具有生态系统的特征,运用逻辑斯蒂模型则能够较好地反映出资源环境约束下的产业集群发展趋势,量化产业集群发展阶段。对我国纺织产业集群发展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纺织产业集群在2001年已经步入成熟阶段,当前已十分接近在资源和环境承载力限制条件下的最大发展规模。这主要得益于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庞大的市场需求和稳定的产业集群发展环境等优势条件。在此背景下,我国纺织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需关注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纺织产业集群进行有效管理,减少管理成本和拥挤成本等外部负效应;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尽可能减少资源和环境承载力对纺织产业集群发展的约束,延长纺织产业集群的发展周期。二是,纺织产业集群发展处于成熟阶段,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纺织产业集群发展潜力有限,可有选择地将投入在纺织产业集群内的低效率资源转向其他产业集群,在有效配置资源的同时,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参考文献:

[1] Korhonen J.Some Suggestions for Regional Industrial Ecosystem[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01,9(3):253-259.

[2] 陆玲.企业群落与企业群落学[J].生态科学,2001,20(12):162-163.

[3] 吴德进.产业集群的组织性质:属性与内涵[J].中国工业经济,2004,(7):14-15.

[4] 黄欣荣.从自然生态到产业生态——论产业生态理论的科学基础[J].江淮论坛,2010,(3):11-17.

[5] 卜洪运,任杲,左健.基于生产要素弹性差异的产业集聚度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5,(11):29-35.

基金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项目“城镇化中后期城市区域治理若干理论对策研究”(项目号:2017CHSCX003)。

作者简介:任杲(1990-),男,汉族,山西省长治市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发展。

收稿日期:2018-08-16。

猜你喜欢
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视角下高职物流教育与区域物流协调发展的合作机制研究
区域性产业集群、价值链与体育用品之间关系的研究
关于产业政策与产业集群发展规律的初探
京津冀协同发展模式下河北省县域经济产业集群问题研究
基于产业集群导向下中小型企业工业产品创新设计模式再造
新常态下蚌埠市玻璃产业集群发展探究
安徽省产业集群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
湖北省大冶市食品饮品产业集群效应分析
关于产业集群效应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