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丁晓丽,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成为近年来较为热门的话题之一,“学生中心”背景下要求教育工作者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并使课程成为沟通学生现实生活与可能生活的桥梁。经济学课程作为经管类专业基础课程,具有开课时间早、学生覆盖面广、培养群体较大的特点,且课程本身具有极强的理论性,通过多元化教学模式和经济学课程的融合,应用,实践,不仅是适应经济学课程改革的需要,而且有助于完善项目教学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同时也为其它学科项目教学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在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对经济学的一些经典案例及经济学家的生平故事感兴趣,对经济学的逻辑推导、数学证明等内容缺乏兴趣。因此,教师通过多元化教学模式能够更好的传授系统经济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自觉性。
当前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难以适应现代大学生的人才发展需要,如何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多元化教学模式传授经济学课程理论知识是当今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从而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意识。
以西方经济学为首的经济学课程有着与我国国情相冲突的意识形态,即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市场行为模式。教学工作者单一的教学模式可能会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解读趋于死板,甚至片面介绍。这种纯西方式的思维模式不能直接渗透到我国经济学教学课堂中,要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来强化对意识形态的剖析。
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意识,利用经济学课程课堂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部分高校大学生缺乏自信心,利用多元化教学模式的过程不仅仅是对学生经济学知识的一次学习和巩固,也是满足学生各方的心理需求的过程,每一次的成果探索过程会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肯定,提高学生自信心。
根据研究式教学模式与经济学课程的特点,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积极发挥学生和老师的主体作用,以研究式课堂来实现教学目标。这种教学模式本身对学生和教师而言都是一种提高和进步的过程,对学生和教师的知识素养是一种挑战。通过研究式教学模式能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有利于学生对经济学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达到更好的课堂质量。
这种教学模式是经济学课程多元化教学中主要运用的方法之一,其目的在于通过经济学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教师通过开放式教学内容、无标准答案的习题等方式,进行小组合作式的探讨和研究,进行“头脑风暴”,并最终由教师进行分析和总结,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通过将仿真式的教学模式应用与经济学课程实际教学中,对课本内容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对经济学相关理论知识转化为数字模型,将仿真式教学融入到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中,对课本理论知识进一部的补充,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与进步。
现阶段,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其多媒体形式仍停留在图片、视频和文字上,随着现代教学方法的不断提高,教学设施的不断更新,教师要适应学生发展需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智慧教学,而不只是利用新媒体教学充当板书。提高学生的经济学课程理论知识的认知程度,使学生对理论知识有更好的理解和记忆。
经济学课程教学应以基本原理为中心,用理论知识围绕基本原理。教育工作者要根据学生的专业层次进行不同的经济学课程体系,对专科学生主要讲解经济学理论的基本知识,对经济学的各版块内容进行科学分析;对本科学生要在讲解经济学理论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对经济学理论体系进行全面性的分析和归纳,使学生充分了解理论假设的重要性;对研究生而言主要侧重对经济学的理论思想和体系发展脉络的补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强调“学生中心”思想的重要性,不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不应只是知识的接受者,更应该是知识的创造者。教师要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从而从根源上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课程的开发要源于学生发展的需要,使学生能够在经济学课程学习中完成自我选择和自我构建的过程,真正实现知识传授和知识构建的双向运动。
教学实践是一种实用性较强、效果较好的手段,教师要对教学实践过程进行分析和改良。教学实践不该是课堂教学的单独部分,而要更好的融入到课堂教学中,通过开放式的问题探讨、无标准答案的习题、开放式的教学内容、分组活动等方法,利用学生实际生活中面临的问题进行知识解读和分析。例如:中美贸易摩擦引发的人民币汇率问题、大学毕业工资收入问题等,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经济学课程有较多内容建立在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并在教学过程中会多次利用到数学知识,特别是微分求导运算。因此,各院校在开设经济学课程时要注意与其他相关课程的配套,避免出现学生因其他知识问题影响经济学课程的实际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