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问题及对策探析

2018-12-07 08:51:50颜宁
商品与质量 2018年49期
关键词:管理者事业单位机制

颜宁

水利部海委漳卫南运河德州河务局 山东德州 253009

现阶段,构建内部控制制度是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是提升事业单位整体管理水平的主要途径。当前,在内控制度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内控人员管理意识缺乏、制度不合理等,这些情况的出现严重阻碍了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所以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必须加大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力度,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与之相符的措施,合理使用财政资金,将内控制度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以此促进事业单位稳定发展。

1 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

1.1 内控制度建立观念薄弱

就当前事业机构内控进展状况来说,有些事业单位并不注重内控机制建设工作,造成管理者与单位职员缺乏内控机制建设观念与内控管理观念,使得内控制度难以得到优化,由此得知,事业单位还应当提升管理者与单位职员对内控机制建立的重视程度。另外,内控机制建设观念的缺失,造成事业单位内部资源的安全性无法得到保证,从而引起单位资产流失与浪费等情况,极大妨碍到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

1.2 财务监管体系不健全

事业机构内部机制不健全也表示着单位内财务监管体系不够健全,事业机构内控制度因缺乏层次性,产生了合理性不高、缺少可行性、缺少系统性等问题。就财务监管体系角度来说,不够健全的内控机制将极大影响到财务监管体系,并留下各种安全问题,严重威胁着单位内部财务安全,此外,财务监管体系不健全也会下降财务监管体系落实的有效性与科学性。

1.3 管理者专业水平偏低

从当前事业机构内控进展的需求来说,很多事业单位缺乏专门的内控管理者,造成管理者的专业水平普遍偏低。上述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事业单位未对内控管理者组织专业的教育活动,造成管理者难以使用新的内控发展形势,而且极易导致内控管理缺陷的频繁出现。

2 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优化措施

2.1 强化预算管理及其内部控制的执行机制

预算是对单位未来一年收支情况的预计,对未来事业计划的财务支撑,通过预算管理可以实现财务的内部控制,可以避免预算形式化和随意性。首先,强化预算管理就是在事业单位的计划、目标和任务指导和约束下,加强单位内部各部门配合,研究制订、实施预算方案,并据此进行绩效管理,实现资金使用全过程的控制[1]。其次,严格业务计划管理,细化财务预算方案,加强基础设施及其工程建设的可行性研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最后,加强预算管理整个过程及其程序公开和透明,推动内部员工参与预算管理,健全财务管理民主化机制。

2.2 构建良好的内部环境

首先,从内部控制机制入手,构建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从事业单位实际开展情况入手,在借鉴相关事业单位成功案例的基础上,遵循内部控制要素,由相互部门构建符合事业单位要求的内部控制评估标准,与此同时,构建完善的执行机制。对于政府而言,还要加强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机制的优化,使用科学的方式来完善内部控制,使得该项工作逐步规范。并且,政府部门要制定内部控制管理条例。再者,提升人员内部控制人员的管理意识;单位管理人员自身的思想意识决定了内部控制机制执行效果的发挥,因此,这就明确要求人员自身必须具备良好的责任意识,加强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单位管理人员以身作则,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最后,定期对人员进行培训,让单位人员在掌握相关知识点的基础上加强对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视程度,以此促进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稳定实施。

2.3 工作人员的内控意识必须得到提升

提高财务内部控制意识是机构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要想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能够顺利有效地进行,就离不开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因此必须得提高相关财务工作人员的内控意识。首先事业单位的上级领导要做好榜样,他们要对财务部门的内控制度的执行工作有足够的了解,起到示范作用。公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部门在招聘人员时要做好员工考核工作,并适当配合员工的学术水平。要定期考量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再者,要想提高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水平,就必须要重视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的员工的岗前培训工作。此外,在每个工作年度都要进行专业的培训,提高他们对财务内控制度的掌握。单位的上级领导要做好带头作用,重视内控制度对财务管理的作用,从而引导各部门的工作人员都能够重视财务内控制度,提高财务内控水平,健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

2.4 借助信息系统,提升内控制度实效

组织和规划控制是单位内部控制的首要环节,对单位机构进行设计,对业务部门、财务部门以及会计部门的人员和岗位定岗定责,对内控制度的完善起到保障作用。根据单位性质和工作范围制定会计核算指标、会计形式和核算标准等,明确财务管理的明细科目,提高财务报表以及各种财务资源的管理能力。并通过关键会计监督岗位的设置和控制,从管理源头到审核执行严格把关,降低内部控制风险[2]。借助信息平台对预算绩效管理实行权责分离,充分体现财政资金管理的主体责任。发挥第三方监督的作用,在单位工作平台、媒体等渠道公开绩效考核结果,自觉接受群众检验。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随着改革开放之后,变得更加完善,在此背景下,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事业单位内部财务制度建设进程艰巨而艰巨。针对现存问题,事业单位要注意加强内部控制力度,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促进单位的发展。总而言之,完善的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对我国的长期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管理者事业单位机制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40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文苑(2018年21期)2018-11-09 01:23:06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26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08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中国卫生(2016年5期)2016-11-12 13:25:44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中国卫生(2016年4期)2016-11-12 13:24:08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中国卫生(2015年9期)2015-11-10 03:11:12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中国卫生(2014年4期)2014-12-06 05:57:02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中国卫生(2014年3期)2014-11-12 13: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