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出口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哈尔滨 150000)
近年来,我国装备制造业保持持续快速发展,无论是产业规模,还是技术水平都得到了大幅提高,国际竞争力也大幅提升。现阶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速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和制造强国等战略深入实施,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也成为我国打造对外互利合作升级版要抓手和突破口。本文以进出口银行为例,就银行支持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实现黑龙江省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提出了几点建议。
进出口银行于2009年6月在黑龙江省设立分行,分行成立后积极发挥政策性银行的作用,始终将支持装备制造业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通过银团贷款、出口信贷、项目融资等多种方式,加大对装备制造业的融资支持力度。以核电成套装备、轨道交通装备、石油装备等领域为重点,支持了中国一重、中车齐轨公司、哈电集团和天河石油等企业,促进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核电、轨道交通等重大装备和产能“走出去”的综合竞争力。制定了《中国进出口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业务发展方案》指导相关业务发展。同时,组织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企业召开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企业圆桌会议,为省内企业今后抱团出海、集群式“走出去”,构建全产业链战略联盟搭建了桥梁。
重点支持了黑龙江省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电力装备制造业、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业等行业。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方面,重点支持了中国中车齐齐哈尔轨道交通公司、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埃塞米埃索-达瓦利铁路工程项目、同江中俄铁路大桥等项目推动周边铁路互联互通,推动铁路工程企业“走出去”,提升企业国际经营能力和综合实力。电力装备制造业方面,对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一重”)发放政策性出口类贷款支持其生产的连轧、连铸等钢铁类制造装备走向国际市场,带动产能和装备输出,扩大境外合作领域。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业方面,通过政策性优惠贷款支持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哈飞集团”)、哈尔滨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哈航集团”)、哈尔滨东安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安发动机”)等重点企业“走出去”,主攻东南亚、中亚、中东等国家和地区,稳步向南美、南非等新兴市场及欧美等发达国家拓展,推动通用飞机出口。
在进出口银行政策性金融扶持下,以哈电、一重、哈飞、齐轨、光宇等为代表的一批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对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振兴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带动作用。从哈电的电站装备出口和对外承包工程到哈飞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飞机出口,从一重的重型机械装备出口到齐轨的轨道交通运输设备走出去,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产生质的飞跃,产品在国际市场得到充分认可,这些具有“中国制造”品牌优势的重大“走出去”项目,无处不显现着政策性金融的推动力量。
近几年,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已成为黑龙江省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产业,具备了“走出去”的优势和实力。省内装备制造业基础雄厚,已形成基础比较稳固的制造体系,具有自己优势和特色的系列产品,电站成套设备、冶金成套设备、重型数控机床、铁路货车车辆、精密刀具量具、精密高速轴承、发动机及飞机等产品的技术水平已处于国内前列,还有一部分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品。但是,受国际经济形势及地区发展环境等因素影响,自2011年起,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发展速度开始出现回落,从银行支持制备制造业发展的角度看,无论是企业自身还是相关金融政策,都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产业集中度低、地方配套能力差。黑龙江省重大技术装备产业资源整合不够,尚未形成分工协作良性发展的格局。以哈电集团为例,其零部件加工在哈市为其配套的企业数量不到200家,占其配套企业数量的比重低于30%,大量的产品配套无法在本地实现,“肥水外流”的现象较为严重,装备制造骨干企业的整体带动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二是装备制造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高。装备制造企业“大而不强”,在科技创新方面投入不足,在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上乏力,产品多数处于产业分工价值链的中低端,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我国当前正处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过渡期,受投资拉动减少、内需不足、外需不旺等多重因素影响,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普遍呈现订单减少、收入下降、利润降低、出口下滑等问题,随着经营财务状况的下滑,将对信用等级评定、授信额度核定产生直接影响,导致装备制造企业在银行的融资能力和融资条件等都产生重大制约,对扭转经营困境形成重大不利影响。
进出口银行在支持“走出去”方面的政策性业务产品,都是以相关企业的出口业务为导向和先决条件,必须要有出口业绩和出口订单才能获取出口信贷支持,在出口的产品范围上也有较严格的限定,在此业务原则下,进出口银行对现有的装备制造业企业基本上做到了应贷尽贷,特别是对于装备制造重点骨干企业,对于其“走出去”的资金需求,都是敞开供应。由于装备制造业企业当前普遍出现出口形势下滑的局面,为此,进出口银行就面临着两难的尴尬境地,一方面要求加大对装备制造企业“走出去”的支持,另一方面企业又没有进出口银行能够支持的“走出去”业务。
进出口银行要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作用,围绕“一带一路”建设、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加、减、乘、除”并举,促进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提质增效。“加”是指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减”是指降低先进制造企业融资成本;“乘”是指通过银企座谈会、银政企合作等多种形式,打造装备制造业产业链的沟通平台,促进装备制造业企业抱团出海;“除”是指降低对淘汰落后产能的信贷支持,借助金融之力出清装备制造业的低档、无效产能。
依据 《黑龙江省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工作实施方案》,瞄准装备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发展方向,通过实施产品智能化提升、工业软件等重点工程,重点支持高档数控机床、电站成套装备、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航天装备、石油石化装备、新型农机装备等等先进装备制造业领域。围绕重点支持领域,积极做好项目营销,建立装备制造业项目库,项目库中的项目按照期限分为近期(1年内)、中期(1-3年)、远期(3-5年)三类项目,项目信息主要包括项目名称、主要内容、主体名称、项目金额、项目国别、项目进展、项目跟踪时限及结论等要素,做到每个项目有跟踪、有反馈、有结论。
在继续发挥进出口银行境外投资贷款、对外承包工程贷款和出口买方信贷等传统政策性产品的同时,综合运用进出口银行近年来新推出的转型升级贷款、服务贸易贷款、出口买方信贷配套资金贷款等创新产品,构建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体系。针对地方政府主导的重点建设项目,积极利用公私合营、项目融资等方式予以支持,针对不同企业制定不同的支持方案和争取相关优惠政策,为企业排忧解难。支持企业“抱团出海”,通过与国外政府和企业合作共建境外经贸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经济特区等各类园区,实现上下游配套协同发展,逐渐形成产业集群。支持有实力的企业通过跨国并购、建立海外研发中心等方式提高跨国经营能力。将支持装备制造业与支持区域经济发展有效对接,加大对主要产能省份的支持力度,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各自优势,推动相关产业走出去。
发挥银团贷款、投资基金的合力,做好装备制造业有关业务统计分析、信息共享等工作。要积极参与、配合政府部门进行顶层设计和政策制定等相关工作,加强与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人民银行、能源局等政府部门的沟通联系。加强与地方政府合作,发挥产业政策与金融资源的协同效应。深化银企合作,帮助企业向海外转移产能,解决东道国发展瓶颈,实现互利双赢。推动与多、双边金融机构、银行同业、担保公司、租赁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和投资机构等金融机构在重大项目上的融资合作,撬动社会资金,形成金融支持装备制造业的合力。
当前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正面临转型升级阵痛期,其走出经营困境亟须加大金融支持,如果此时因企业经营财务状况不佳而下调评级授信,就会致使相关客户信贷资金收紧、融资环境恶化,与政策导向背道而驰。因此,要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企业,特别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型央企,制订特殊评级授信政策,降低相关业务的准入门槛,适当放宽评级授信和免担保标准,为东北老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企业雪中送炭。
要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在资源、人才、信息、经验等方面的优势,根据客户需求,为客户开展装备制造业提供咨询顾问服务。包括为客户提供日常的投融资、财务运营等方面的咨询和答疑,以及介绍有关金融产品信息等。定期或不定期向客户提供信息咨询报告,包括宏观经济、重点行业和区域、金融市场、国际经济合作、金融服务与产品创新等方面的整体运行状况、重要事件、相关政策及数据分析,提供经济、金融、国别、行业、区域、法律、政策等领域具有一定专业性和深度的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