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敏,南开大学
目前,中国超过65周岁老年人口已经高达8800万,加速迈入了老龄化社会。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不仅加剧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压力,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养老问题。为了缓解社会的养老问题,中国的养老基金制度也日益健全,但是和日渐庞大的老年人数量来说,中国的养老基金上存在巨大的缺口。
中国养老基金存在巨大的缺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缺乏有效的升值保值手段,无法让养老基金在投资市场上实现风险更低、收益更高的流通,是我国养老基金产业发展不足的核心原因。本文将深入探究我国养老基金入市的发展现状,并且探究其潜在的风险以及有效的控制手段,以推动我国养老基金的有效稳定的发展。
随着中国面临的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以及中国的养老资金的缺口的日益扩大,积极实现多元化的投资布局,有利于让我国的养老基金实现更大范围的收益,从而缓解我国的养老压力。但是,从我国的具体市场情况来看,目前我国养老资金的投资方式和收益都不尽如人意。
首先,从银行存款的形式来看,我国当下的银行存款利率已经远远低于国家货币的通货膨胀率。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养老基金放在银行中尚不足以实现保值,更遑论升值。
其次,从国债投资的形式来看,我国的国债收益率虽然比银行的存款为高,但是却缺乏二级市场,仅仅是对广大居民开放的,因而就把我国的养老基金排除在外,所以这一方式也非养老基金的投资选择。
再次,从证券投资的形式来看,目前西方发达国家主要是将养老基金投放在证券市场领域,其中收益率较高的是北欧国家,年收益在13%以上,已经足以抵御货币的通货膨胀风险。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证券市场的也逐渐成为稳定,因此养老基金要想实现抵御贬值风险、实现升值梦想,积极入市是一个较为可行的策略。
所谓的养老基金,是企业为退休职工支付固定生活费而设置的基金。养老基金一般由专人或专门组织管理,不属于设置该基金的企业的资产。不少国家,养老金在证券交易所或资本市场中有着不少交易活动,但对于我国这一发展中国家来说,养老基金是一种全新的产物,其存在的时间尚不长久,而且在投放运作过程之中存在着诸多不足,这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养老基金入市的目的就在于通过暂时搁置不使用的资本实现更多的利润,对抗国家的通货膨胀风险,并且由此提升养老水平。但是,从我国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的养老基金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2015年,中国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资金量达到约1,300亿美元,其排名保持在全球第14位。这一排名虽然靠前,但是从总体平均水平上来看,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巨大,而从2017年的数据来看,资金量虽然有所上涨,但依然难以弥补与其他国家的差距。
由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所以在当下广泛地存在空账现象。在空账的状态下,养老金的正常发放都已经成为问题,何谈上市盈利。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也是多个层面的,除了有个别性的贪腐因素之外,更关键的是我国尚未建构更加完善合理的税收制度,由此造成了我国的养老金的不足现象。
从我国的社会制度层面上来看,为了切实保障广大居民的养老问题,我国一直以来都严格现状养老基金的投资渠道。这虽然在很大成功上降低了我国养老基金入市的风险,但是却也无法实现更大的盈利空间,从而造成我国本身就数额不多的养老基金的盈利问题。
当下,政府对于养老金的流向有着严密的监视和把控,并且形成了叠床架屋的监督机构,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较低了我国养老金的入市风险,但是却也削弱了其投资的灵活性,从而极大地降低了我国养老金入市投资的收益率。
我国的养老基金制度尚属于有一种全新的产物,而且在养老金的上市管理方面,也缺乏德才兼备的专业性人才。养老金的上市往往会被某些不法分子利用特殊的制度漏洞,采用不透明、不公开的运作机制展开。这就进一步加强了市场的运作风险。而从另一方面来说,我国养老金的上市制度缺乏作为基本的风险担保机制,从而加剧了运作的风险程度。
我国的养老基金要想实现更大的盈利,除了要看自身的规模和运作管理之外,还受制于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现状。但是,我国由于改革开放的时间较短,股票市场不规范、不统一, 风险过大。国有股和法人股不能上市交易,股市规模有限;庄家操作,投机过度,股票市盈率过高,隐含较大的风险等等。股票市场的诸多不稳定因素,直接限制了我国养老基金的盈利水平,甚至直接加强了我国养老金的上市风险。
通过上文的概括性分析不难看出,我国养老基金入市不仅有着较大的重要性,同时还存在很多可提升空间。仅仅进行查缺补漏,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是实现我国养老基金抵御风险、实现盈利收益最大化的前提。针对当前养老基金入市的不足,本文认为应该从下述几个方面进行优化提升:
养老基金要想实现更多的收益,就需要不断加大自身的投入。但是,当下我国养老基金存在很多的空账现象,这就从根本上制约了我国的养老基金的收益率。为了应对这一状况,就需要我国政府积极探索,进行税制改革,消灭空账现象,提升养老基金入市的基础。目前我国的养老金是由企业代缴和社会补助的形式,建议合理优化比例,以确保资金的实际到位。同时,还应该采取因地制宜的税制政策,减轻我国的养老压力。养老基金的自身规模不断扩大,除了能够提升收益之外,还可以起到对冲风险的作用。
目前,为了积极防范养老金入市的投资风险,我国设立了诸多的监管机构。这些机构的存在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风险,但是也会造成投资决策的臃肿。针对这一现状,建议简化我国的养老基金入市投资流程,政府行政机构尤其要做到合理地放权,将更多的投资权力交给更为专业的人士。这样的决策方式一方面可以降低风险,另一方面也能够提升收益效率。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老龄化的日趋严重,养老成为我国政府的一个巨大问题。养老基金作为社会养老的稳定器,在构建社会和谐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我国也面临着通货膨胀的压力,养老基金要想实现持久保值,进行上市投资是较为明智的选择。本文分析了我国养老基金入市的运作不足和风险所在,并且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策略。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国的养老基金在上市投资的过程之中一定会更加灵活自由、稳健发展,在实现保值的同时,缓解更多的养老压力,以给我国的广大老年人带来更加优质的养老生活,为构建更为和谐、更为幸福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尽管我国养老基金在上市运行的过程之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流程体制,但是总体来看从制度上还是存在较多的缺陷的。尤其是内部成员不受监管,形成了金融腐败等多种现象。因此,建议国家要加强内部防腐,对于贪腐养老基金的行为要加大惩处力度。同时,还应该建立完善的担保机制,一方面要加强实物担保,另一方面还需要健全保人制度,从而最终实现责任到人。
要想降低我国养老基金上市的风险,并且实现收益的最大化,单纯从养老基金一方面进行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政府积极触手,优化我国的股票市场。笔者认为,针对我国股票市场当前所表现出来的混乱无序状态,政府要打击虚假炒作行为,防止金融泡沫现象的出现,同时还要积极着手更为稳健的投资秩序,以此来尽量降低我国养老基金的投资风险。通过多种的手段的合理调控,可以尽最大限度降低风险,实现投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