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陈亚
(哈尔滨商业大学,哈尔滨150028)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多渠道就业创业。”这是党中央对就业问题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体现了党对就业问题的重视,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民意的呼唤。长期以来,大学生就业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并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高校作为大学生的培养者,理应从自身出发对大学生的教育培养工作进行调整和转变。
自21世纪初,由于高校逐年进行扩招,我国的高等教育正逐渐普及。跟据相关统计,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114万,2016年毕业生增长到765万,到2017年达到795万。可见,全国各高校毕业生的人数正逐年增加,再加上中职毕业生以及回国的海外留学生,就业竞争压力可见一斑。大学生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
我国高等教育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方式进行,更偏向于理论学习。这种教学模式过于注重知识体系的系统和完整,忽视了与实践的结合,造成了理论和实践脱节,导致大学生因缺少职业技能训练而不能很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不能在毕业后迅速适应工作岗位。高校的教育模式过于单一、缺乏创新使得很多大学毕业生不能满足社会的实际劳动力需求,取得的专业学历与实际职业技能和工作能力并不匹配,并不能成为胜任社会岗位的凭证。大学毕业生普遍存在的高学历、低能力的现象致使其就业更加困难。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1],经济发达和产业成规模地区集中在东部沿海,而高校的扩招规模在全国各地却是大致程度相同的,这使经济欠发达的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从众多高校公布的就业质量报告可以看出,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本科生总体就业率较经济欠发达地区明显高出一截。具体来说,经济发达地区及城市对毕业生的总体需求较大,中西部地区为顺应经济发展对毕业生的需求量稍有增加,但还有一些地区对毕业生的需求量仍然不足,如边远省区及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于是,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选择到经济发展较好的东部大城市求职。这就是就业需求的失衡,从而导致人才分布的失衡。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就业问题也随之而来。社会的劳动力需求与高校毕业生数量相比存在严重不足甚至短缺的现象。另外,从高校毕业生整体的就业情况来看,我国已经进入“大众化就业”时代。然而由于长期受到精英教育的影响,大学毕业生的择业观念不能很好适应中国社会的发展,与社会实际需求存在偏差。很多大学毕业生就业期望过高,不愿意从事基层、艰苦岗位的工作。
在过去的五年里,中国经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通过深化改革使经济发展大跨步前进[2],形成了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局面,导致国内企业之间的人力资本竞争日趋激烈。这就要求大学毕业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这种能力不仅包括过硬的专业知识、良好的心理素质,还包括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对职业的高度忠诚等。而目前一些大学毕业生尚不具备这些能力。具体表现为实际操作能力较差、交流沟通缺乏技巧、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较弱、团队精神职业道德有所欠缺,心理素质不强等。企业在招录大学毕业生后还需要对其进行系统地再培训,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用人成本,使得企业更愿意选择已有工作经验的应聘者,应届毕业生难以得到工作机会。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高新技术的日新月异,企业的用人制度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表现为对人才需求的进一步提升。例如,一些本科或是专科就可以胜任的招聘岗位,企业为了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一定要聘用研究生或更高学历的毕业生。另外,某些企业为体现其在形式上对人才的严格筛选和要求,在对企业基层人员的招聘也纷纷打出了诸如“要求重点大学硕士生以上学历”等招聘信息[3],更有部分单位和企业在招聘中出现“唯名校”、“唯文凭”、“唯学历”论,这严重浪费了国家有限的教育资源,其结果是过于注重学历的高低,致使专业不对口,不能做到学以致用,极大地影响了单位对人才资源的利用以及社会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为加强毕业生适应工作的能力,高校要加强自身建设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如对课程的设置要做到全面、科学、合理。另外,要注意就业指导课、形势教育课、心理健康课等专业课程的形式及内容的设置。同时,要注重相关课程教材编写内容与大学生的需求是否符合,相关课程的师资力量是否雄厚,考试考查的制度是否与时俱进等。高校要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人才培养形式,加大对新增专业的关注程度和建设程度,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针对社会的人才需求状况大力扶持和发展社会各行业缺口较大或是未来就业前景较好的专业,加大对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
高校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基础是加强就业指导机构的建设。各高校应对毕业生就业问题予以高度关注,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强化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对毕业生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第一,高校要保证经费投入力度,另外对人力、场地等外在条件也应给予关注,重点抓好高校就业指导机构的建设,确保就业指导工作顺利进行。第二,高校要与用人单位建立广泛的联络网络,并取得政府的支持和关注,最终形成高校、用人单位、政府有关部门高效协作,提升就业指导机构的指导能力,从而促进高效毕业生的就业。第三,指导机构要根据每个毕业生的具体情况为其制定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书,做到“对症下药”,加强全程就业辅导。
毕业生就业的关键还是毕业生自身,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和择业观的教育至关重要。这就需要学校及有关部门共同努力,从根本上帮助毕业生解决择业思想矛盾,从而切实转变其传统的就业观念,避免过于追求稳定、舒适、高薪的岗位,而不愿从事技术性较强与环境艰苦工作的情况。另外,还要改变毕业生只想去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就业的地域择业观念,鼓励、支持和引导广大毕业生到基层和偏远地区就业。这不仅可以很好地解决毕业生求职竞争激烈的问题,同时也可以提升中小城市的就业率,还有助于改善偏远地区人口素质较低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地区经济发展。此外,高校还要加强对毕业生创业方面的教育,鼓励有能力的学生进行自主创业,有针对性的开设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另外还要开展相关实践活动,如勤工俭学、网络创业、加盟创业等,让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创业能力,增强创业意识。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但我国现行的就业制度还未完全适应这一情况。因此,国家应该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范毕业生个人、用人单位、学校与政府有关部门之间的责任与义务,进而形成与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社会人才需求规律相符合的就业政策,使毕业生就业时能够有法可依、有序进行。坚持公开公平的就业原则和竞争择优的就业方针,使毕业生凭个人能力应聘就业。为使毕业生能够平等就业、自由流动,应统一开放毕业生就业市场,打破地区、部门、行业的壁垒,消除生源地的户籍限制以及性别歧视,确保贫困生就业无压力、无障碍。
参考文献:
[1]施敏锋.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J].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66-69.
[2]何一萍.解读大学生就业现状——由贵州工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引发的思考[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104-106.
[3]徐惠红,施敏锋.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J].高校教育管理,2006,(4):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