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士东
中建八局投资发展公司 上海 250021
所谓的PPP模式(英文全称,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直接翻译为中文就是公私合作,该种合作模式的出现在我国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建设领域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但是就我国的国情发展来说,一般将PPP模式看作是政企合作。而且对于PPP模式来说,能够根据实际使用方式的不同分为传统意义上的承包、开发经营模式以及合作开发三种类型。传统意义上的承包项目则指的是由政府部门承担大量的项目工作,后期再根据企业的部分分包合同开展相应的工作落实;而开发经营项目则是政府部门根据合同的要求将大部分的项目工作传递和转移给下面的企业,保证多层次的企业建设能够在合同要求的期限之内运营项目,最后一种是合作开发项目的模式应用,其主要的特点则是企业参与项目融资,实现最终的共享项目收益被有效地提升。
政府部门在PPP工程项目管理中,要尽量降低对微观事物的参与度,并加强发展战略的制定,提高民营资本企业的法制意识和服务意识,为PPP工程项目持续稳定的运行营造良好的环境。
为确保政府部门和民营资本企业的利润分配的均衡性,二者要在平等协商、依法合规、公开透明的基础上建立合作关系,以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最大限度上实现PPP工程项目的价值。
在PPP模型下的工程项目管理中,要把政府政策目标、社会发展目标、社会资本的管理效率、先进技术等有机结合到一起,从而促进最大限度上实现资本的竞争和创新,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我国对PPP工程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具体工程管理中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的管理经验和机制,因此,在具体管理中必须注重国内实际情况和国外成熟的经验。建立科学完善管理制度,逐步形成PPP可持续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并鼓励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探索与之相适的工程项目管理方法。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PPP项目有着比传统建设项目更为复杂的合同关系,不管是政府监管部门,还是直接建设单位,都亟需一个共同的建设标准加以有效约束与控制,这样一来,建立健全工程项目管理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由政府实施机构与社会资本共同组建的项目公司尚未落实总包合同前,就需要各利益相关方加强磋商,明确各自的管控策划职责、权限、内容等,进而形成各方一致认可的工程项目管理制度。
对于PPP工程项目而言,会涉及众多的项目参建单位,管理方式也更为复杂,这就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信息传递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在PPP模式下,要加强项目管理,必须采用先进的技术,建立一套信息管理系统,并将其划分为两级:一级平台用于项目决策层沟通项目决策,对项目实施进展进行实时监控;二级平台则主要是提供给各施工参与各方传递和分享工程实体资料或信息。依托信息管理系统的有力支持,PPP项目能够实现实时完整地传递工程规划、建设以及运营信息,而且利用这种信息管理系统的可追溯功能有助于项目运营与决策合理性的提升。
根据PPP模式下工程项目建设特点,为了做好项目质量控制工作,除了要加强投资控制管理工作外,还要在招标采购管理方面下功夫。在投控管理方面,PPP模式下的工程项目建设所需的材料及设备并不会实行公开招标,往往是由项目公司负责采购,在此过程中,设备型号、材料价格控制等都会面临一定的风险,加大了投资控制的难度,这就需要不断加强全过程跟踪审计。可通过实行三级管控的方式加强项目投控管理,具体来说就是项目公司内审、造价单位初审以及审计部门跟踪审计三级管控相互结合,互为补充,促进PPP项目管理质量提升。在招标采购管理方面,PPP模式下的工程项目必须要加强分包控制,政府部门也要扮演好监督者的角色。倘若项目公司确需针对某项目实行分包,则需梳理出分包商以及材料设备供应商清单,并制定出相应地招投标计划,按照轻重缓急组织各方共同参与对分包商进行全面考察(并非分包商以及材料设备供应商已入清单库,就一成不变,就一直变好;有许多走下坡路的。),共同参与招标,优中选优。
对于PPP模式的实际应用过程来说,有两方面主要的参与者,第一个是政府和相关部门、另一个就是工程项目总承包商。因此,积极转换政府与工程项目总承包商之间的角色,使得主导权和辅助权能够维持一个平衡的关系,才能促进双方更好地服务于实践建设项目的落实。
总之,PPP模式在我国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在不断的尝试和总结后,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PPP实践模式正在不断的形成和完善中,对于资本市场并不十分完善的中国而言,提升PPP模式下工程项目管理水平是提升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尝试。同时,我们应当清醒的认识到,根据地区及PPP项目建设内容的不同,PPP模式下工程项目管理方式也不同,如何结合地区及项目特点进行更加有针对性的工程项目管理需要我们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