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原/丛君
车型:配置CFB 1.4T发动机、0AM 7速DSG变速器。
VIN:LFV2A23C2B3××××××。
行驶里程:70000km。
故障现象:车辆向前起步,变速杆移到D位置时有较大冲击。行驶过程中换挡也有冲击,驾驶舒适性差。
故障诊断:检查各电控系统,无故障代码存储。变速器控制单元自诊断信息如图1所示。
该车最初因起步抖动,更换了双离合器总成。在此之后无法完成变速器的基本设置,试车就出现上述故障现象。维修人员反复三次更换、调整离合器总成,均无法排除故障。
接手该车后,首先对比检查双离合器的特性曲线,图2为匹配该款 1.4T 发 动 机(96kW/5000r/min、220N·m/1750~3500r/min)的车型双离合器特性曲线。
采集故障车辆的自诊断数据,绘制两个离合器的工作特性曲线如图3所示。
K1离合器与K2离合器的匹配点P4均未达到220N·m的标准扭矩值,K2离合器的匹配点P3位置也不在正常范围之内。初步分析故障原因是:变速器控制单元中存储的“离合器接合位置-传递扭矩”关系不正常。换挡时,K1与K2交替“接合”及“分离”过程中,发动机与变速器不能协调配合,引起换挡“冲击”,驾驶舒适性下降。
变速器基本设置程序如不能完成,控制单元会将程序中止原因以“中止代码”的形式提供给维修人员。本车的基本设置中止代码信息如图4所示。
查询相关维修资料,得知“中止代码:58”的含义原文:“挂挡 G6,挂入位置失真,超时”。中止代码58设定条件原文:“测量挂挡行程: 挡位调节器行程 G6不稳定或者未处于 1.5mm<挡位调节器行程<20mm之间 (到默认空挡的距离等于0mm)”。
┃图1 自诊断信息
┃图2 正常车辆的离合器特性曲线
┃图3 故障车特性曲线
进行基本设置时,主要有两个步骤,首先是打开点火开关时发动机不运转,变速器控制单元指令各换挡拨叉进行动作,学习、记录各换挡拨叉的工作位置。其次是在发动机怠速运转的情况下,指令两个离合器操纵杆动作,学习、记录其位置及离合器传递的扭矩。本车执行基本设置过程中,变速器控制单元发现“6挡同步器”在接合过程中出现异常,拨叉的行程位置不正确或同步器接合的过程超时。变速器控制单元为确保机械部件的安全,中断了基本设置过程,因此变速器控制单元没有机会正确存储两个离合器的特性曲线。
┃图4 中止代码信息
0AM变速器的换挡拨叉结构如图5所示。
故障点指向:6/R挡换挡拨叉及6挡同步器等部件。试车过程中采集各换挡拨叉数据,对比6/R换挡拨叉及5/7挡换挡拨叉在行驶中的数据变化曲线,如图6所示。
图中红色曲线为6/R换挡拨叉行程数据,6挡同步器接合时的行程为-10mm,而其他换挡拨叉的行程数据在 -8.5~+8.5mm 范围之内。图中的蓝色曲线为5/7换挡拨叉的行程数据。对比可知:6/R换挡拨叉挂接6挡同步器时行程过大,而且同步器挂接过程不平顺。由此,进一步验证了基本设置中止代码58的指向是正确的,即6挡同步器接合过程异常。
拆下机电控制单元,检查换挡拨叉,如图7所示。
对比其他各换挡拨叉,检查6/R换挡拨叉时发现两点异常:
① 用手搬动6/R换挡拨叉挂6挡时,有明显的卡滞,不顺畅;
②径向推拉拨叉,比较松旷,间隙明显大于其他拨叉,可达到3mm左右。
进一步检查发现,换挡拨叉轴的滚珠轴承有较大磨损,索赔更换了变速器总成。
故障总结:本案例中换挡拨叉轴与双离合器总成,看似没有什么关联的两个部件,却在特定的条件下产生了相互影响。只有了解这款变速器的结构及控制原理,才能避免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反复更换同一部件的思维困境。
┃图5 换挡拨叉结构
┃图6 6/R、5/7挡换挡拨叉位置数据
┃图7 检查换挡拨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