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佟景洋
文化与学术交流合作是发展国与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巩固国家之间的社会基础具有重要意义。“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民心相通是中蒙俄经济建设的社会根基,中蒙俄三国在这方面交流合作日益活跃,并且不断向广度和深度推进,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
从2004年开始,中蒙两国每年举办的新春联谊会已成为两国文化交流的知名品牌,为两国人民提供了相互了解、加深友谊的平台;在中蒙建交60周年(2009年)和65周年(2014年)之际,举行了“友谊彩虹”等中蒙友好交流系列活动;为进一步架起两国文化和心灵沟通的桥梁,从2009年开始分别在呼和浩特市和乌兰巴托市举办两国文化周活动,旨在展示各自发展成就和增进相互了解和信任,迄今已各成功举办了4届。中俄两国互办“国家年”“语言年”“旅游年”和“青年友好交流年”等大型活动,促进了两国各领域友好合作的发展,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全面深化注入了新的动力。此外,总投资10亿多元、建筑面积达26.9万平方米的中蒙俄文化创意产业园于2014年9月在呼伦贝尔市正式开园,成为集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旅游集散、绿色食品展销、演艺会展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产业发展基地。
此外,为进一步加强中蒙俄三国及周边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中国地方相关部门积极拓宽渠道,不仅积极承办多种形式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而且引导和鼓励各级各类团体“走出去”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内蒙古自治区沿边区域和口岸城市凭借地缘优势、人文优势和政策优势,着力打造国际性和专业性的文化博览会,对蒙、俄两国的文化交流尤其活跃,如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举办的中蒙俄国际岩画展、锡林郭勒盟举办的“友谊彩虹·爱在草原”中蒙俄日韩5国演唱会、兴安盟和通辽市举办的中蒙俄国际美食文化节、二连浩特市举办的蒙古语国际歌曲大奖赛和国际民族时装节等丰富多彩又形式多样的主题文化交流活动,通过这些文化交流活动的成功举办,有力推动了中蒙俄文化艺术的共同繁荣与发展,成为中国北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满洲里充满异域风情的建筑 (视觉中国 供图)
现在世界共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研究蒙古学,1959年便在乌兰巴托市召开了第一届国际蒙古学学者大会,共有来自包括中蒙俄在内的14个国家的蒙古学学者参会,此后规定每5年举办1次,至2016年8月已举办了11届,期间于1987年成立了国际蒙古学学者协会,2011年创建了“蒙古学研究基金”并成立了“蒙古学研究国家委员会”。国际蒙古学学者大会的举办,不仅增进了国际研究蒙古学学者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而且促进了蒙古语言、文字、文化和历史 的研究,对蒙古历史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作为世界上蒙古族人口最多和蒙古族文化遗产最为丰富的国家,研究蒙古学历史悠久,但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则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蒙古学研究发展迅速,最具代表性的是系统反映蒙古学研究成果的大型工具书——20个学科卷的《蒙古学百科全书》的编撰完成(1998年),这是进入蒙古学各学科领域研究向纵深发展的桥梁和阶梯;中国蒙古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自2005年起已先后成功举办了五届。
此外,中蒙俄三国相关领域的学者还围绕“中亚游牧文明的变迁”“跨境草原文化比较”“茶叶之路”等课题进行了联合学术研究与交流,在蒙古族歌舞艺术、民族文艺理论研究方面也进行了务实深入的合作。中蒙双方有关科研机构和高校之间建立了密切的业务关系,在相关领域进行卓有成效的务实合作。从2005年开始的由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蒙古国相关单位联合实施的“蒙古国境内古代游牧民族文化遗存考古调查与发掘研究”项目,取得了重大的学术成果,中蒙两国考古队对蒙古国150多处遗址进行了调查,涵盖了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匈奴、突厥、回鹘、契丹、蒙元、清代等多个时期,考古总行程2.3万多公里,发掘面积约1.2万平方米,已初步掌握了蒙古国境内古代游牧民族文化遗存的分布情况,为研究蒙古高原游牧民族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积累了大量基础性资料。
中俄两国的学术交流在2001年《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订后开始呈现频繁态势,两国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开始经常性的走访、互动、交流和学习,通过举办各级各类学术活动、论坛和会议,互换、互译书籍著作,校际间互访、讲学、研讨等方式方法开展交流与合作。
近些年,中蒙俄三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跨境分布的文化形式——蒙古族长调民歌(蒙语译为“乌日图道”),特点是字少腔长、高亢悠远、舒缓自由,宜于叙事,又长于抒情,歌词一般为上下各两句,内容绝大多数是描写草原、牛羊、骏马、江河、湖泊、蓝天、白云等,题材主要是牧歌、思乡曲、赞歌、婚礼歌和酒歌等,被称为“草原音乐活化石”,主要分布在中国内蒙古和蒙古国,中蒙两国于2005年11月联合申报蒙古族长调民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宣布为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长调艺术得到了进一步关注和保护。申遗成功后,2006年5月长调被列为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中蒙两国于2006年12月召开了联席会议,成立了蒙古族长调民歌联合保护协调指导委员会和专家工作组,启动实质性抢救保护行动,通过2008年和2009年对蒙古国和中国境内内蒙古自治区的田野调查,共抢救了500多首蒙古族长调民歌,为两国联合保护工作付出了开拓性的努力。
“呼麦”也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象征,又名“浩林·潮尔”,是一种“喉音”艺术,是蒙古族复音唱法潮尔的高超演唱形式,与长调民歌和马头琴并列的蒙古族典型的文化表现形式,是中国、蒙古国和俄罗斯图瓦共和国共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5月被列为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中蒙俄三国联合推动“呼麦”申遗成功,继长调民歌后也入选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兴盛于17世纪至20世纪初,始于中国武夷山、经中国多个内陆省份通过内蒙古向北延伸、途经蒙古国最后到俄罗斯,全长1.3万公里的“万里茶道”是欧亚大陆的重要的经济文化交流古商道,在2013年9月举办第二届“万里茶道”与城市发展中蒙俄市长峰会上,中蒙俄三国达成了“万里茶道是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共识,共同发起将“万里茶道”申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倡议,并签署了《万里茶道共同申遗倡议书》;2016年12月在内蒙古和林县境内陆续发现了多处相关遗址,对中蒙俄三国“万里茶道”的联合申遗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当前,中蒙俄三国已经建立起了联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作机制,该机制的建立不仅有利于保护、传承、弘扬三国共同的文化传统,更有助于增进三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互信,为国际社会树立了联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范。
进入新世纪后,中蒙俄在体育赛事方面的交流合作日渐增多。自2006年开始举办的“中蒙俄国际汽车越野拉力赛”迄今已成功举办了十二届,该项赛事不仅包含沙漠、草原、戈壁、自然路、河道等各具特色的赛段,而且增设了挑战组,让更多热爱自驾的人体验汽车越野的独特魅力。从2009年开始倡议举办的“中蒙俄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术交流会”,计划每年在三国间轮流举办,项目设置主要包括田径、柔道、自由式摔跤、射箭、蒙古象棋等,至今已成功举办八届。从2010年开始已连续举办了三届的鄂尔多斯国际那达慕大会,其参与规模逐步扩大,影响力进一步扩展,内容和形式不断创新,已由单纯的体育赛事向体育、文化、旅游相融合的大型综合性活动转变,成为国际草原文化创意设计交流服务的重要平台。此外,中俄汽车自驾集结赛、中俄体育交流大会、2017年中蒙俄自行车邀请赛、中蒙俄国际青少年网球邀请赛等诸多赛事的成功举办,不仅促进了三国间体育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而且发现、培养和锻炼了本国优秀的运动员,进而促进了各自体育事业的发展。
中蒙俄三国档案馆、图书馆和博物馆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中蒙两国档案文化交流最早始于1989年,经过多年的发展,双方建立了互助友好关系。2004年11月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部门从蒙古国首次成功征集包括大盛魁商号商品册、清政府在外蒙古设置驻外蒙古大臣奏折以及内蒙古自治区成立10周年庆祝活动电影胶片等在内的820多件珍贵档案资料。2005年,蒙古国档案代表团又对内蒙古档案局进行了友好访问,并对双方进一步合作达成了一致意见。乌兰巴托档案工作代表团也曾于2016年4月与内蒙古呼和浩特档案局进行过业务交流学习活动。
中蒙俄三国图书馆也积极开展国际业务合作与交流。2016年5月,内蒙古图书馆代表团抵达俄罗斯参加第四届“品读中国”读书周开幕式,向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赠送了100册蒙汉文图书,并举办“馆藏草原精品图书展”,受到中俄两国学者和友好人士的欢迎;访问团还访问了蒙古国国家图书馆,中蒙双方就各自的服务模式、学术研究、文献交换、人才培养、国际交流与合作等业务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对两馆间互派馆员交流学习和数字共享等事宜达成了协议。
2016年11月,中蒙俄三国博物馆收藏武夷茶仪式在武夷山市举行,中国华宝斋书院、蒙古国家博物院和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博物馆分别收藏了有“茶中之王”美誉的福建武夷山茶,这一举动不仅续写了“万里茶道”的历史渊源,而且创新了三国文化贸易交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