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一带一路”沿线中国企业经营意识问题

2018-12-07 08:47傅梦孜
一带一路报道 2018年6期
关键词:吉布提安保一带一路

文/傅梦孜

中国企业呈规模性“走出去”,起步于中国入世,其进程发展十分迅速。据商务部统计,2017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1200.8亿美元。2017年,我国企业共对“一带一路”沿线的59个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43.6亿美元,主要投向新加坡、马来西亚、老挝、俄罗斯、阿联酋等国家。中企“走出去”主要从事道路、港口、能源、工程承包、产业园和其他基础设施建设。2017年,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的61个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合同7217份,新签合同额1443.2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54.4%。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企业“走出去”历史虽不长,但一些企业借此实现了规模扩大、经营方式转变、经营理念更新,华为等企业甚至成长为世界级大型企业,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树立了良好的范例。

对巴基斯坦、泰国、菲律宾、吉布提、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等一些国家的考察调研表明,在“一带一路”推动下,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正在加快。在更广阔的天地中经风雨见世面,有助于企业发展壮大。当然,“走出去”的企业存在风险、忧乐兼具,这均属正常现象,要全面看待,不能把商业性项目、政策性项目(包括援助项目)、战略性项目混为一谈。对存在的困难也需予以理解,并尽可能提出一些化解之道或建议,与企业沟通、为企业分忧解难。

“涓滴效应”问题

对外投资与合作,企业形象特别重要,这将有利于投资与合作项目得到各方支持。中国企业不乏投资与合作的大项目,但更需要有一些惠及民生的项目,使投资具有“涓滴效应”,让当地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埃塞俄比亚是东部非洲内陆大国,中国企业援建的亚吉铁路(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吉布提首都吉布提)的开通,打通了埃塞俄比亚的出海口。这条现代电气化铁路成为中国企业在东北非推进“一带一路”和新时期中非合作的里程碑,其惠及民生的作用,埃塞和吉布提两国人民均有切身体会。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如亚吉(亚的斯亚贝巴—吉布提)供水项目,它证明中国企业家的眼光是独特的。埃塞俄比亚海拔很高,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海拔2400多米,可谓“东非水塔”。吉布提是非洲东北部小国,地缘位置优越,但该国发展经济的自然条件不佳,沙丘覆盖、四季少雨、几无资源,一切皆靠进口。中地海外公司(中资混合制企业)想到了为这个国家解决供水问题。经多方协调,有关方确定建设埃塞—吉布提跨境供水项目。该项目设计从埃塞向吉布提供水,供水能力为10万吨/天,可覆盖吉布提80%的人口用水。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民生需求很大,找准需求投资合作就有市场。亚吉供水项目不只是惠及民生,甚至可以改变一个地区的生活形态。这个项目并非援助性的,但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政治影响都十分巨大。

中国有“推已及人”的文化传统。自己发展了,也会尽可能助人之需、解人之急。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不会只盯着项目赚钱,而是注意做一些惠及民生的项目。中企在非洲打水井就是常有的事。企业一进驻,第一件事可能就是在荒郊野外为当地老百姓打井。一口井就是一个友谊的符号,改变着一个地区千百年来提桶跑路打水、甚至就地取用不净之水饮用的传统。其他包括建学校、幼儿园、卫生院、小型诊所、小型水利设施、通电修路等援建性项目的例子还有很多。这种惠及民生的工程或工作会形成细密的“涓滴效应”,影响面大,易于得到当地政府支持,也会得到当地全国性民意的支持。在投资与社会文化建设方面,注意平衡和相向发展可以产生重大的社会效益,并在此基础上探寻更好的融资、建设方式,让企业充分发挥作用,并加以有效指导。

中国企业拓展的此类项目,可以通过电视、视频、微电影、展览、广告等各种方式反映出来,这不仅会扩大中国的影响,而且有可能使未来中国企业的经营进一步得到当地更多的支持。

运营效益问题

基础设施建设周期长、投资大、回收慢、维护成本高,如果没有运营效益,就可能背上包袱。因此,这种投资要对运营效益有充分评估。当然,有一些项目是援建性的,虽然经济效益可能有限,但政治与外交效益巨大也是值得肯定的。

上世纪70年代中国在非洲援建了坦赞铁路,现在仍在运营,但运营管理所费不少。美国公司曾想接管这条铁路的经营,但对这条国人尽知、体现中非友谊合作的铁路,我们没有放弃。现在正在考虑对这条铁路进行改造,目的在于提升路线质量、服务水平、乘车舒适度及常态化商业运行条件。亚吉铁路建好后,其铁路运输效益将优于坦赞铁路。亚吉铁路更充分地考虑了长远运营效益问题,就可能掌握主动。当然,这条铁路可能部分带有援建性质,中国还在吉布提建设后勤补给设施与新港口,陆海运输前景是不错的。

安全成本问题

把安全成本纳入投资成本之中是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中国企业“走出去”也要充分考虑安全成本问题。目前正在大力推进中的“中巴经济走廊”全长3000多公里,分东、中、西三条线,项目包括通道建设(铁路、公路、拉合尔轨道交通橙线项目和管线)、基础设施建设(如瓜达尔国际机场、瓜达尔港、发电厂等)、产能合作(海尔—鲁巴工业园)三大块。中方在巴工程建设人员约2万人,而巴方提供的安保人员就达1.5万人。这样的安全成本是巨大的。2017年2月巴基斯坦旁遮普省的拉合尔市发生恐怖袭击。极端恐怖势力对工程建设人员的心理压力是很大的。一旦发生针对重大工程项目的袭击与破坏,就将直接影响工程进展与运营,甚至影响“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前景。

“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周期较长,一直会持续到2030年。至于先行开通的通道运营安全问题,也宜尽早研究,以保证后续建设不会迟滞。海外利益保护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有总体设计研究,也要有个案、特殊性状况研究与对策。

安全保障问题

2月6日,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的建筑工地上,中企建设者与当地同事交流 (新华社 供图)

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在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日益彰显、传统与非传统安全挑战严峻的情况下,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安全考虑会越来越突出。中国海外利益不断扩大,海外利益保护日益重要。海外安保涉及面广、统合难度大,宜组建高级别机制来统筹领导。目前既有的研究及一些建议具有参考价值,如利用国外安保力量、加强情报研判与评估、设立安全运营官制度等。以安保公司为例,坦桑尼亚KK安保公司有3.5万名员工,素质、效率都不错,很多项目也可利用其保安力量。利用国外安保力量不只是雇用员工,还可以控股合作。中国安保公司甚至已入股美国安保公司。迄今已有3000多名中国民间保安力量进入外国,对维护企业发展与个人人身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进行安保合作可以采取参股、控股等合作等方式,但安保公司仍只是“看家护院”性质的。真有大问题时(如打砸抢烧等)还得靠警察、军队等执法力量来应对,需要与对方政府商建更多为企业保驾护航的安保合作。在签订双边投资贸易协定时,需要写入切实具体的安保合作条款。

当然,海外安保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双边关系、民心民意、法律规定等很多问题。如果缺乏强有力的领导,风险评估、统筹协调、风险预警、行动反应都可能是一个问题,这个过程很难一步到位,但对形势的研判和应急反应措施不待来时。

品牌效益问题

企业从数量扩张到质量提升是必然趋势,没有品牌就没有效益。世界百强企业中,中国品牌只占两席(华为和联想),尚有很大差距。中国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业务,与之相伴相随的应该是中国元素的嵌入。中国的技术条件、装备水平、员工素质都在提高,这些要素成本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性。2018年最新发布的《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中国企业达到了120家,其中不少是近几年挤进这个榜单的工程机械企业。中国公司承建的商业性项目——亚的斯亚贝巴至埃塞第二大城市阿达玛的亚阿高速公路,其设计、施工标准、运营保养与中国国内高速公路几乎一样,但对埃塞俄比亚来说却是一个全新的、也说得上是国际一流的公路。埃塞俄比亚领导人说,以后埃塞的高速公路就依此标准建设。这样的例子在中国企业“走出去”进程中有很多。这种工程标准就是中国元素的嵌入。

一些发达国家可以通过规则制胜,我们可以通过标准占先。埃塞俄比亚是东非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之一,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功十分感兴趣,甚至想复制中国模式,利用几十年时间实现其经济崛起。中国不强推中国模式,但别人有需求,有意愿向中国学习,我们当然乐见其成。

猜你喜欢
吉布提安保一带一路
物业安保检查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以DA 安保工作为例
跟踪导练(一)
“猴”安保
吉布提成为反海盗最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