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梅玲
摘 要:数学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培养起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新课程的导入是引起学生兴趣,促使学生参与的重要环节,也是关系到数学课程有效与否的重要因素。而精心设计课堂导入,可使学生尽快进入求知的兴奋状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初中数学的新课导入一定要讲究技巧,讲究趣味性,教师以其出人意料的导言,引发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促使其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去,达到出其不意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温故知新;创设情景;设计疑问;生活实例;制造悬念
新课程教学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新课的导入上下功夫。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设计的导入能否产生悬念,能否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能否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经常采用以下几种新课导入方法,从“导”到“入”精心设计,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温故知新导入法
以旧带新引入新课,是被大家经常和广泛应用的一种引入新课的方式。这种方式不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为学生学习新知识铺路搭桥。教师在引课当中应注意抓住新旧知识的某些联系,在提问旧知识时引导学生思考、联想、分析,使学生感受到新知识就是旧知识的引申和拓展。这样不但使学生复习巩固旧知识,而且消除学生对新知识的恐惧和陌生心理,及时准确地掌握新旧知识的联系,达到“温故而知新”效果。例如在讲菱形时,我先用四条木条做一个平行四边形在黑板上展示,让学生说出它的性质,然后把右边较短的边向左边平行移动,在较长的边上截取一段与其较短的边相等,从而引出菱形的定义。这样,既复习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又让菱形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联系起来。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也使所学知识逐渐地系统化、结构化。但这种引入新课的方法,必须精心选择复习内容,使已学的知识为新知识开辟道路。
二、创设情境导入法
学生喜欢在某种特定的气氛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情境的创设,把生硬的灌输变为生动有趣的探索。在教师的引导下,疑难学生议,规律学生找,结论学生得,这样课堂上就形成一种其乐融融的氛围,学生就更能积极地发言、探索。例如:在讲“轴对称”时,我用课件展示翩翩起舞的蝴蝶,并伴有悠扬的“梁祝”,学生心情愉悦进入了轴对称学习。在讲“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时,我用课件向学生展示海上日出,随着太阳的缓缓升起,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自然而然的引入。这样特定的情境激起了学生渴求新知识的欲望,让学生逐渐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就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设计疑问导入法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抓住关键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力。可采用布疑阵,设矛盾等方法,诱导学生由疑到思,由思到识,随着问题的解决,学生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比如在讲“圆周角定理推广的应用”时可这样设计:
(1)同学们知不知道“破镜重圆”这个成语?
(2)有一位老奶奶不慎把一个圆镜子掉在地上,打破了成了碎片,其中有一块碎片带着大半个边缘。老奶奶想重新买一个同样的镜子,你能想办法帮助她由这块碎片重新画出这个镜子的原型吗?
这样课堂内容就在学生的生活基础上鲜活地呈现出来。然后引发学生探究画出镜子的原型的方法,即已知圆弧的一部分如何确定圆心和圆的半径。这为最后利用圆周角的推广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并顺利地导入新课。在教学中,只要教师善于运用教学手段,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学生就会喜欢教师的课,认真听教师讲解,积极学习,从而轻松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四、生活实例导入法
日常生活中包含许多数学知识,采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引入新课,学生会觉得亲切具体,易于接受。尤其是对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如讲“解三角形”时可以提问学生“不过河,能否测出河面的宽?”再如,讲授“直角坐标系”时要求学生说出自己处在班级第几排第几列。或给他一张电影票,问他是如何找到自己的位置的?当学生从这些生活实例中领悟到“两个有序实数可以确定平面内点的位置”时,教师再讲“直角坐标系”已是水到渠成了。
五、制造悬念导入法
问题是开启科学大门的钥匙,问题是学习的根本动力,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求知欲。而设置悬念,就能使学生在迫切要求的心理状态下产生求知欲,进入学习状态。例如:在引入“相似”概念时,我在黑板上画了一只“巨人的手”,对学生说:“昨晚外星人访问我们学校,在黑板上留下了这个巨大的手印。今天晚上他还要来。请大家为巨人设计适合他所使用的书本大小和坐的桌椅。”一波激起三层浪,同学们个个跃跃欲试,画出了自己想象中的书本和桌椅,这样相似比的问题迎刃而解。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应用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引入新课,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数学教学中导入新课的方法是灵活多样的,没有固定的模式。平时在教学实践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选取恰当的方法,有时也可把几种方法结合在一起。一堂课的开场白是為了整个课堂教学服务的,是整个课堂教学的铺垫,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来的。因此,导入教学不是“孤立”的,整个课堂教学应该前后呼应。实践证明,教师以其出人意料的导言,引发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促使其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去,达到出其不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勇.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导入[J].中学教学参考,2014.
[2]金述龙.新课改下初中数学课堂导入方法的策略探究[J].读写算:教师版,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