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论》的现实意义

2018-12-06 07:40张怀启
青年与社会 2018年31期
关键词:矛盾论基本原理

张怀启

摘 要:《矛盾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经典文献,对于指导我们正在进行的事业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它所包含的基本原理、原则和科学方法,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我们要学习和运用它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关键词:基本原理;制度自;掌握思想武器

《矛盾论》所包含的基本原理、原则和科学方法,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我们要学习和运用它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指导我们正在进行的事业,这就是革命经典文献的现实意义。

一、坚持基本原理,开辟崭新境界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

毛泽东同志说:“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对于中国共产党说来,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矛盾论》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推进到新阶段新水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创新成果。《矛盾论》启示我们,马克思主义不是僵死的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对于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用发展的眼光对待,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准确抓住时代命题,抓住时代的重大问题、主要矛盾,作深入分析和系统回答,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新境界。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有生命力。

(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看,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深刻回答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以农民为主体的古老而落后的东方大国,如何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时代课题,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主义,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指引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我国今后一切进步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深刻分析中国社会的矛盾,深刻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课题,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我们要在迅速变化的时代中赢得主动,要在新的伟大斗争中赢得胜利,就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我们要在迅速变化的时代中赢得主动,要在新的伟大斗争中赢得胜利,就要学习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维方式,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深化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引领我们不断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

二、提高理论水平,坚定制度自信

(一)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和武装全党

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是统一全党思想、凝聚力量,坚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中说:“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我们党历来重视抓学习教育,自成立起就高度重视在思想上建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和武装全党。学哲学、用哲学,坚持哲学的真理性,是我们党的传统和政治优势。

从延安整风到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整党整风,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广泛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可以说,在每一个重大转折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总是号召全党同志加強学习,特别是学习马克思主义,提高思想理论水平;而每次这样的学习热潮,都能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实现大发展大进步。

(二)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

当今世界发展变化很快,当代中国发展变化更加迅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些问题中,有些是老问题,但大量是新出现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哲学理论学习,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性把握,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这就要加强理论学习,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滋养我们的头脑,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是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符合中国实际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不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行不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通不通,只能由我们自己来体会,由实践来证明。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真正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三、掌握思想武器,落实路线方针

《矛盾论》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光辉典范,从这些著作中,我们不仅可以学到观察和解决问题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而且可以学到如何运用这些原理来解决实际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谋划和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必须深入分析和准确判断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分析国际国内形势,既要看到成绩和机遇,更要看到短板和不足、困难和挑战,看到形势发展变化给我们带来的风险,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的准备,朝好的方向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这为我们运用《矛盾论》的哲学思想指明了方向。

我们要把《矛盾论》的哲学思想运用于学习贯彻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立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总方略。这一战略布局,创造性地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奋斗目标、全面深化改革这一发展动力、全面依法治国这一重要保障、全面从严治党这一根本保证有机联系、科学统筹起来,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体现了全面、联系的观点,体现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体现了统筹兼顾的要求。落实好这一战略布局,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增强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能力,既要在每一个“全面”上下功夫,又要在科学统筹、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整体上下功夫,使之共融共通、相互促进,共同推进新形势下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J].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2017.

[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J].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

[3]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J].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4] 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J].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5] 矛盾论[J].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猜你喜欢
矛盾论基本原理
发展经济学基本原理
人脸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时代内涵与哲学路径——纪念《实践论》和《矛盾论》创作80周年
江西省“十二五”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哲学分析
浅谈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矛盾论的运用
UPS电源的基本原理与维护
论阿尔都塞对毛泽东《矛盾论》的结构主义解读
论韵律文体学的基本原理
必须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