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帅 王国锋 江俊达
摘 要:由于学校文化、观念、生活方式等的改变以及自我定位不清导致的强烈期望值背后的巨大心理反差,非本校生源的研究生往往难以形成对新学校、新生活,以至于新身份的认同,对其学习、生活等方面产生巨大负作用。文章在分析非“土著”研究生新生认同感危机的原因与危害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基于身份认同感培养的研究生新生思想政治工作模式,促使研究生新生更好的适应与融入新的环境,促进健康成长。
关键词:身份认同;研究生新生;德育;信息公开;适应与融入
高校扩招的不断推进使得高校研究生数量不断增长,尤其在一些研究型大学中研究生已基本与本科生数量持平,甚至超过本科生。近年来,重点高校本科就业形势好转,出国比例大幅提高。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造成当前高校研究生多数为非本校生源。大量非“土著”给高校注入了活力,也为研究生新生教育工作带来全新难题——研究生新生的身份认同感危机。
认同(identity)作为社会学研究的重要概念,起源于西方个人主体意识的崛起。哲学意义上认同问题的提出源自于作为社会主体的个人对自身生存状况及生命意义的深层次追问。而身份认同是其本身正在经历一个旧身份不断分裂、新身份不断形成的去中心过程。认同产生的过程有建构性和被建构性双重特征。
国内众多思想政治教育者已经认识到“认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资源发掘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提出正确认识大学生思想形成的认同机制,厘清大学生的内隐认同、认同危机、认同矛盾、认同与内化的关系,对于正确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变化规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然而,对于研究生新生对自我身份的认同的研究现阶段较少涉及。
一、研究生新生认同危机的原因及危害分析
(一)强烈期望与现实的巨大反差,形成心理落差
大部分研究生在本科期间是同学中的佼佼者,深受各方认可与好评,其考研成功后,自我的心理加剧膨胀,期待着在新的学校能同样脱颖而出。然而,每一个新生都是生源高校的精英,精英荟萃加剧了竞争。一如本科期间的努力却得不到期待的成绩,预期的生活被残酷的竞争现实击碎;设想的是新辉煌的开始,而到现实中却是一直找不到自己的闪光点,在不断的自我怀疑与自我否定中形成了巨大的心理包袱。
(二)母校情结严重,加剧对新环境的排斥
四年的本科生涯给研究生烙上了不同的印记,母校意味的不仅仅是一段珍贵的记忆,更是一种情感的凝结,短期内无法被超越。而研究生是一个高层次的特殊知识群体,具有成熟、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思维敏感等特性,具有强烈的成才意识、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在新入学适应阶段面临着两所高校文化、管理模式、人文环境等差异,新环境的不适应会加剧对新环境的排斥。
(三)新环境的过渡期引起的不适应,与本校学生的对比产生自卑感
调研发现,在参加学生社团组织与竞选学生干部方面,非“土著”研究生新生一般比本校生源新生积极,成功率却较低;在日常生活方面,本校生源新生容易产生“主人翁”的感觉,相对更自信,课余生活也更丰富;在学习方面,本校生源新生熟悉讲课风格与习惯,在选课等方面更为主动,而非“土著”则缺乏主见,较为被动。这些问题进一步加剧了研究生新生的身份认同危机,表现为对研究生生活的不适应,甚至自卑心理。
二、当前研究生新生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一)系统的有针对的研究生新生教育工作缺失
由于研究生培养是导师负责制,与本科生培养与管理有较大区别,且研究生相对本科生思维较为成熟、自我意识强烈、科研与就业压力较大,高校对研究生的管理需要“适度”。也因此,高校对研究生管理与教育的“度”很难把握。在大部分高校中,研究生的新生教育融合在本科生新生教育中进行,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独立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导致研究生的新生教育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缺失。因此,非“土著”研究生“母校情结”加剧,对新生活及新事物的抵触心理越发明显,加剧了身份认同感危机,增加了研究生了融入新环境的困难,给研究生工作带来了隐患。
(二)缺乏交流平台,形成了相互隔离的交际圈
感情的建立需要一定的时间,新环境的融入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磨合。往往在新环境下竞争处于劣势的非“土著”短时间内无法形成对新身份的认同,增强了“母校情结”,以此形成一个个小的交际圈,相互隔阂与排斥,难以产生集体的认同感,更难以形成自我身份的认同,进而产生对新环境的信任危机。调研发现,研究生新生在考研或保研期间,大多是联系目标院校读研的“校友”;当研究生新生进入新的高校时,更倾向与“校友”组成交际圈;在学习、生活等方面遇到问题后时,84%的同学选择先找自己的师兄师姐,而不是自己同班同学或辅导员。这些隔阂不利于研究生新生对新学校的熟悉以及同学之间的交流沟通,从而使得他们之间难以产生相互的信任与认同。
(三)研究生教育工作投入较少,思政力量不足,缺乏考核机制
目前多数高校都缺乏针对研究生教育的投入,资金投入与人员投入不足,尤其表现为思政力量极其匮乏,没有发挥应有的效应。即使是研究型的大学,大部分研究生辅导员工作也是与本科生合署,没有独立的研究生工作考核体系,没有独立的研究生思政工作机构。研究生院在日常工作中将大部分精力放在研究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上,“无暇”顾及研究生的思政教育;作为学生事务管理主阵地的学生处,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自然主抓本科生思想教育,而“忽略”了研究生;部分研究生思政工作者由于学历、学科等原因无法深入理解学生,难以有效开展工作。
三、研究生新生认同感培养模式构建
(一)制定系统的研究生新生教育工作方案
研究生新生德育工作在研究生生涯中具有重要作用,工作效应的好坏直接关系后续工作的开展。因此,须在思想上重视研究生新生的教育工作,制定系统工作方案并严格执行。成立独立的工作组,全面负责研究生思想教育及日常生活管理,下设心理咨询、就业咨询等部分,強化对研究生的服务意识。制定工作考核体系,强化对过程考核,增强研究生工作者的积极性。重视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加强学校文化宣传,增强文化认同感。前移研究生新生教育。重视入学教育,强化仪式教育,强化主人翁意识。组织对学生进行长效的心理辅导和就业指导,帮助研究生正确处理各种新问题,从而使研究生的人格系统得到良性发展,更好地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精英力量。
(二)以信息公开化解信任危机,以公平公正确保身份认同
研究生对学校的信任危机最直接的原因是对信息不流畅,对公平公正产生质疑。因此,须着力推行信息公开化建设,在新生入学时普及信息公布渠道及发布办法。对于“奖、助、勤、贷”信息及时公布,接受监督,并成立相应的工作委员会,受理学生的反馈信息。同时,在社团组织及学生干部的选举方面,提前公布信息,让学生公开竞争,逐渐形成对学校的信任与认同。再者,加强非“土著”学生的教育与指导,帮助其尽快适应学校的环境与学习工作方式。
(三)以交流沟通培养院校感情,以宣传教育增强文化认同
交流沟通是化解认同危机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感情凝聚的有效方法。高校須注重研究生辅导员的整体素质,选拔拥有相关专业背景的年轻辅导员充实队伍,配备在读优秀研究生作为兼职辅导员,协助开展各项工作。以学科平台为基地,联动教工党支书与学生党支书,联动辅导员与导师;以学生组织为媒介,联动生活园区与院系,搭建交流平台,增进院校感情,培养认同感。同时,应充分考虑非“土著”与本校生的融合问题,在分班、班干部选拔及寝室分配过程中注重合理搭配。注重研究生的素质拓展训练,在活动中促凝聚,在合作中促感情融合;加强朋辈教育的作用,树立先进典型,注重宣传,加强引导;发挥党员的旗帜效应,增强研究生对学校的认同。
参考文献
[1] 孙频捷.身份认同研究浅谈[J].前沿,2010(2).
[2] 李庆华,奚彦辉.试论“认同”在大学生思想形成中的作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10).
[3] 牟承碧.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9(12).
[4] 薛花. 柔性管理理念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探讨[J].湖北社会科学,2011(6).
[5] 郝明君. 多元合力管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建构[J].思想教育研究,2011(11).
作者简介:陈帅(1989.09- ),女,汉族,上海人,硕士研究生,上海交通大学学指委思政室副主任、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王国锋(1991.01- ),男,汉族,福建莆田人,硕士研究生,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团委书记、助教,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江俊达(1992.05- ),男,汉族,吉林吉林人,硕士研究生,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思政教师、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