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章玉
从邮差、电话、电报,到今天的手机、QQ、微信,我亲历的几个小故事,正好反映了改革开放四十年间通讯方式的飞速转变。
改革开放前的遵义,很多农村还处在相对原始的生活状态。人力挖土、黄牛犁土、水牛犁田;没见过电、没用过电、没坐过汽车;收音机、缝纫机、自行车、手表,这“三转一响”,农村几乎没有……在我的记忆里,一切都是原始的。至于通讯,基本靠吼和走。
“山娃,出门没得?快点过来一起去上学哦。”我站在院子外朝着河对面的山娃喊。“社员同志们,吃了晌午饭,到大队的坝坝头开会哟!”生产队长站在半山的水沟上朝着村子声嘶力竭地喊着。
记得1978年3月的一天,邻居一个婆婆因病去世。她的一个儿子在息烽工作,四个女儿分别嫁到绥阳、湄潭和遵义县农村。那时没有电话,发电报当天也不能送到。怎么办?当时农村采用的唯一办法就是派人步行赶路去通知。寨上几个人和我爸爸都被请去送信。为了帮忙,爸爸爽快地答应了。要去绥阳县辅乐村,父亲怕天黑前走不到,就叫我陪他一起去。我们带上手电筒,还新买了一对电池。在黑夜中,我们靠着手电筒微弱的光在山里行走,耳边时常传来野兽的嚎叫,让人不寒而栗。经过几个小时的跋涉,终于在晚上10时左右到达目的地。
1996年,我所在矿山经总厂同意第一次用公款买了一个“大哥大”,一万多块钱,但是通讯信号也特别差。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国家的通讯事业飞速发展。遵义的座机电话由四位号码升为七位号码,又由七位升至八位。我家在1996年安装了座机电话,不久我们有了BB机。再后来,我们经历了手机的几次换代升级,家里也有了宽带。现在,人人有手机、家家有宽带、个个有微信了。
四十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一瞬间。没想到,短短四十年,遵义由“赶信”一步跨进了现代化;更沒想到,以前几千上万元一部的座机和手机,是人们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如今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以前看一张报纸都不容易,现在人人可以手机上浏览新闻,人人都成了新闻发布者,甚至还成了新媒体的一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