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性视角下的朝鲜族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探析

2018-12-06 02:06
关键词:朝鲜族村落民族

(1.吉林建筑大学 建筑与规划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8;2.天津大学 建筑学院,天津 300072)

一、引 言

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我国传统村落在保护和发展的过程中正面临着“乡土性”、“民族性”特色丧失的严重危机,诸如经济发展滞后、居住环境质量下降、村落形态破坏、文化传承受阻、风貌构造雷同等问题日益凸显。朝鲜族传统村落是朝鲜族农耕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凝结着朝鲜族人民的传统智慧、民族信仰和风俗习惯,是朝鲜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民众的精神家园,深刻肇示出其所具有的“人民性”本质特征。

因此,在当前朝鲜族传统村落保护的过程中,应重视“人民性”理念的启迪,进一步阐释“人民性”理念内涵,揭示传统村落所具有的自然人文价值和潜在经济价值,切实提高村落居民的民族文化自信心、认同感和归属感,满足其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各种现实需求,充分体认到自身主体价值及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过程中所能发挥的决定性作用,从而增强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当前我国朝鲜族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传统村落保护的人民性理念

“传统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传统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1]传统村落中传统建筑、格局与空间环境及其承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一旦遭受破坏将产生不可逆转的后果。就目前学界比较流行的“生态博物馆式”、“风貌统合式”和“文脉延续式”三种既有方式而言,虽均以完整的历史文化遗产为保护核心,强调延续传统村落的完整性、真实性,但对原住民生活方式与文化传统的延续考虑有所欠缺[2]。因此需进一步寻求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传统村落保护理念和方法是当务之急。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战略的本质和核心是强调文化发展的“人民性”。人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深厚的力量源泉。同时,文化发展要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3]。这为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念和思路。朝鲜族传统村落由农耕文明孕育而生,是朝鲜族悠久民族文化传承和延续的坚实物质载体。当下,朝鲜族传统村落保护处于攻坚克难阶段。在朝鲜族传统村落保护过程中,坚持以“人民性”为理念核心,坚定回答“为谁保护”和“靠谁保护”的问题,形成朝鲜族“传统村落活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坚定传承、村民生活条件改善提高”三位一体的整体性保护发展新格局,是建设和发展富有朝鲜族民族文化魅力和特色传统村落的充分必要条件。

三、传统村落的人民性内涵解析

我国的朝鲜族是一个“跨境民族”,自明末开始,基于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原因,以间歇性方式从朝鲜半岛向我国东北地区迁移,具有长达三百余年的民族迁移史。朝鲜族在朝鲜半岛已形成的价值理念和宗教信仰等与我国东北地区盛行的主流社会意识形态从不可避免地发生碰撞冲突,到相互融合,形成区别于朝鲜半岛居民的,并与其生存环境、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性相辅相依的民俗文化传统,最终发展成为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之一。其传统文化在朝鲜族人民的世代相传过程中,内涵不断丰富,并滋养着与人民生产生活休戚与共的村落空间、建筑文化、风土人情与民族性格。

1.传统村落因人民的生态智慧而生成

基于长期的生产和生活经验积累,使朝鲜族先民在传统村落环境营造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与特定自然环境相适应的、并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文化理念。移居中国东北地区之后,朝鲜族依然保留着从朝鲜半岛迁入时固有的文化习俗——以风水思想作为村落选址、宅基地布置及民居布局的理论指导[4],缜密地思考和构建了村落人工建筑与其周围包括地形、地势、山势、水势等自然环境要素之间的共生性生态关系,确定背山面水、负阴抱阳的村落空间格局(图1、图2)。同时,作为传统意义上从事水稻种植的农耕民族之一,土地肥沃平旷与水资源丰富是朝鲜族村落选址时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基于从事农耕生产便利的考量,村落位置通常紧邻耕地,保证了农田用地的地势平坦、生产与生活用水的便捷和日常田间管理的方便。村落道路布置随意、参差不齐、阡陌交错、可达性好。整体布局与民居相得益彰,形成舒缓悠然的空间形态,体现了朝鲜族人民趋吉避凶、追求安居乐业的风水观与自然观。

图1 负阴抱阳的朝鲜族传统村落风水格局

图2 理想村落风水模式

2.传统村落因人民的农耕开发而充裕

早在朝鲜半岛聚居时,朝鲜族先民就以擅长种植水稻而著称,并且积累了比较丰富的耕作经验。朝鲜族移民开始迁徙至我国东北地区后不久,就大胆尝试水稻种植。但由于中国东北地区无霜期短、昼夜温差大且缺乏水利设施等不利条件,致使水稻产量极低。而充满智慧的朝鲜族先民通过充分利用曾经在朝鲜半岛种植水稻时所积累的先进种植技术和丰富耕作经验,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汉族农民弃耕已久的草甸地、苇塘地、涝洼地等稍具水利资源和条件的肥沃土地上,采取修建一些小型引水工程,战胜了东北地区不利的地理条件和气候因素的制约,并砥砺前行,在村落周围的耕地上探索出了与现实环境高度适应的水稻种植新技术,为寒地水稻在我国东北地区的成功种植和大面积推广做出了巨大贡献。既有效解决了移民之初饥寒交迫的生活境遇,又历经岁月洗礼,不断进行技术改良,最终创造了享誉国内的优质寒地水稻品牌(图3)。

图3 朝鲜族民众的水稻种植场景

3.传统村落因人民的信仰习俗而多彩

朝鲜族素有“白衣民族”的美称。朝鲜族人民在每逢传统节日来临时,都会穿上洁白素净的民族服饰举行庆祝活动,载歌载舞,热闹非凡。由打糕、八珍菜、冷面、泡菜、大酱汤等菜品组成的丰盛筵席精致考究,尽显独特民俗文化风情。此外,朝鲜族特别注重民族传统礼仪文化的传承,家人一起聚餐时,晚辈须在长辈用餐后方可用餐,向长辈敬酒时须双手推举酒杯,饮酒时,头须稍微偏向身体右侧,并用衣袖遮挡酒杯,这些民族礼仪行为诠释了朝鲜族谦恭端庄、尊卑有序、长幼有序的伦理文化内涵,是朝鲜族人民信仰的见证。朝鲜族人民的居住环境也独具民族特色。传统民居低矮的墙壁与敦厚的屋顶基本接近1∶2的比例。而窗与门的比例纤细,线条富于变化,虽与建筑轮廓产生了对立的视觉效果,但却在无形之中打破了建筑本身的笨拙之态,呈现出独特的审美特征[5]。屋顶坡度柔和,屋脊形如飞鹤,台阶矮小敦实,整体建筑造型具有舒展之气和均衡稳定之感,白墙灰瓦的建筑外观,体现出朝鲜族“尚白”的色彩哲学和对道家“见素抱朴”哲学思想的艺术表达(图4)。这种独特的建筑艺术风格成为朝鲜族独一无二的民族文化印记,也造就了朝鲜族传统村落别具一格的独特建筑文化内涵,成为朝鲜族人民独有的文化名片。此外,至今广为流传的“长白金达莱”、“阿里郎”等朝鲜族传奇故事融入每一位朝鲜族人民的血脉之中,生生不息,为族人所固守和绵延至今。

图4 典型的朝鲜族瓦屋顶传统民居

四、传统村落发展中有悖人民性的表现

伴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社会交往乃至生产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急剧性变化。一味追求现代化生产生活模式的现象从城市向广大乡村地区逐渐蔓延开来,致使与传统农耕生产生活方式相适应、承载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危机,与“人民性”理念本质相悖的一些现象也随之表现出来。

1.文化观念的变迁冲击着人民的沿袭之路

村落居民是村落传统文化传承的主力军[6]。近些年,随着国家对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日益重视,朝鲜族聚居地区相关政府部门已开始采取相关举措,保护村落文化遗产,但受现代网络“快餐文化”和城市“潮流文化”的巨大冲击,人们的文化观念和思维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村内的年轻人突然发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村内的生活很无奈”,十分乐于接触和接受外部社会的娱乐方式及生活模式,因而逐渐失去了对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的浓厚兴趣,不愿学习和继承。比如,平常在村落中很少能看到年轻人穿戴民族服饰,他们对参加本民族的传统节庆和民俗活动的积极性不够,甚至会说本民族语言的也越来越少,却极力推崇穿西服、过洋节等,以至于达到了盲目崇拜的境地,致使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正在被逐渐淡忘甚至遗忘,固守和绵延朝鲜族传统文化之路正面临被中断的深刻危机。

2.风貌特色的破坏消解了人民的文化记忆

所谓民族文化记忆,是指“一个民族在与自然界长期的生存斗争中,在与外来民族的交往过程中形成,并铭刻在该民族每位成员的潜意识中,成为他/她‘日用而不知’的应付生存的惯常模式,并以之影响其后代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之总合。”[7]作为中国56个民族大家庭的重要一员,朝鲜族得以存在的显著标志就在于其具有与其他民族完全不同的、鲜明而独特的民族文化记忆。朝鲜族的民族文化记忆链把整个民族的成员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使他们普遍意识到彼此之间的血脉相连和休戚与共。就朝鲜族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而言,朝鲜族村落居民的文化记忆和情感归属依赖于传统村落空间环境的承载、唤醒和容纳。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由于缺乏对朝鲜族传统村落综合价值的评估与认知,盲目推进新农居建设,大力实施农村泥草房改造工程,以砖混屋身、彩钢屋顶等现代化建筑材料改建或新建起与传统民居外观截然不同的新型民居,虽在短时间内使朝鲜族传统村落居民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村落整体风貌特色的破坏(图5),致使村落居民对村落的文化记忆链条被严重割裂,难以找到曾经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朝鲜民族文化记忆链的断裂,也就意味着作为一个整体的朝鲜民族自我意识的丧失。这与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的“人民性”理念初衷背道而驰,也是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中最为隐性而深切的问题。

图5 多样化的“新农居”对村落风貌造成破坏

3.经济活力的缺乏制约了人民的现代需求

与城镇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相比,朝鲜族传统村落多数由于地理位置相对偏远、交通不便、产业结构单一,致使村落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经济活力严重缺乏。再加上受现代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的影响,传统村落当中原本超级稳定的生产力结构发生了颠覆性改变。曾经祖祖辈辈以农耕生产为主要生计方式的朝鲜族村落居民也有了更多谋生方式的选择,大量年轻人选择进城务工或迁入城市定居生活,村内仅留下一些年迈的老人守望乡土田园,空壳化现象严重(图6),呈现出一番衰败萧条的景象。然而村落居民却对更加舒适方便的居住环境的要求日益迫切,由于传统村落空间环境改善严重滞后、基础设施老旧不全、民居条件简陋、空间功能不太完善,难以更好地满足村落居民的居住要求,如不及时解决这些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将愈演愈烈,终将导致传统村落难以满足对人民现代化生活的适应性与包容性,从而影响到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图6 “空壳化”的朝鲜族传统村落

五、传统村落保护的人民性思路

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之下,人们的文化和审美观念也日趋多元。对多元文化的强烈追求不可避免地与传统村落的历史文脉和传统风貌产生冲突。势必使历经百余年历史变迁、承载着独特民族文化的朝鲜族传统村落因掺杂了外来因素而变得不再纯粹。当常年在外奔波谋生的村落居民再次踏进曾朝夕相伴的故土家园时,是否还能再触碰到熟悉的草木砖石,脑海中曾遮风挡雨的大树之下,是否还能见到和蔼慈祥的朝鲜族老人在纳凉谈笑呢?看似简单淳朴的生活场景却包含了几代人的情感归属与文化记忆。一旦这些古建筑、传统村落被推倒重建,那么以它们作为“土壤”的朝鲜族传统文化也必将随之消失殆尽。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需要付诸实际行动来保护朝鲜族传统村落的历史气韵,保护民族记忆的根与魂。知来路方能识归途,代代相传的朝鲜族传统风土人情仍需延续,融洽和睦的邻里关系更不能被冰冷的钢筋混凝土所阻隔。因此,笔者认为朝鲜族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与民族文化的传承延续需要以“人民性”为标准和尺度来加以把握和操作。

1.增强人民的民族自信,建立文化传承纽带

近年来,我国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的传统村落旅游蓬勃发展,依托传统村落所承载的丰富文化资源开展的旅游活动是乡村旅游的一种重要形式,其凭借独特的古遗迹、古建筑文化、传统民俗民艺等吸引广大旅游者来此进行旅游观光、科学考察、写生等旅游活动[7]。朝鲜族传统村落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适当地挖掘和利用其独特而丰裕的传统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民俗旅游,可将民族文化产品的收益转化为支撑村落文脉延续和人居环境改善的经济基础。

深入挖掘朝鲜族传统文化资源的独特魅力,引导游客摒弃走马观花式的旅游方式,让更多的人能够体验朝鲜族原生态的民俗文化风情,进而领悟朝鲜族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此外,游客在观赏朝鲜族聚居地区“碧水青山”般自然景观的同时,还能精心品味正宗的朝鲜族传统风味佳肴,也能切身参与到诸如打糕等简单菜品的制作过程当中,并加以悉心地体验与品味(图7)。伴随着宛转悠扬的民族传统音乐,欣赏着能歌善舞的朝鲜族人民带来的民俗舞蹈,并融入其中交流互动。通过精心打造海内外游客流连忘返的朝鲜族民俗风情体验区,不仅能够促进本民族文化的深层贯通传承,极大地增强民族自信心,而且还成为村落居民宣扬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舞台。在这方面积累成功经验并引领风潮的是有着“朝鲜族农耕文化第一村”美誉的百年部落——图们市月晴镇白龙村,村内的民俗展览馆被誉为中国唯一的朝鲜族历史展馆,馆藏展品万余件,惟妙惟肖地诉说着朝鲜民族的迁移史。另外,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遗产也是白龙村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农乐舞”(图8),通过提高表演队伍的整体素质,借助本村发展民俗旅游的平台形成了领略民俗风情的核心旅游产品,为白龙村民俗旅游业发展发挥了“锦上添花”的积极作用,其显著成效的取得是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吉林省“金城旅游”政策的引导和推动下完成的,在村民的悉心经营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引导下,积极发挥不同保护主体主观能动性,逐步带动了朝鲜族聚居地区的魅力乡村建设。

图7 朝鲜族打糕过程演示

图8 朝鲜族农乐舞表演场景

传统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作为朝鲜族聚居地新兴产业方兴未艾,较好地调和了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生态关系。同时,合理适度地开发朝鲜族传统村落民俗旅游项目,在打破传统农耕经济体制下人民收入来源单一的现状、增加人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村落基础设施和延续村落传统风貌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形成一个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良性循环机制的同时,又为村落居民子孙后代保存了弥足珍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2.提高人民保护自觉性,杜绝消极更新方式

少数民族传统村落保护首先需要加强民族民众的文化自觉,使其从思想上认识到自身的文化责任[8]。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信息高速发展的新时代,科技手段在不断进步,各种所谓引领潮流的建筑时尚元素充斥着人们的眼球,但在修复、保护和更新传统村落时盲目推崇时尚元素则终将导致民族文化被吞并。2014年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图们市石岘镇水南村,与高速公路入口的距离仅为1公里、与图们经济开发区相距0.5公里,交通十分便利,村落东侧有风景优美的梧桐水库,村落内还广泛分布着抗日英雄纪念碑、抗联会议旧址、凤梧洞抗日斗争战迹地遗址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化遗址。这是一笔巨大的文化财富,但由于当地政府和村民对其文化价值的认知不到位或者严重缺失,导致对村落保护没有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在村落的保护更新和修缮方面,我们应清晰地认识到朝鲜族传统村落及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脆弱和不可再生的特性。在对传统民居建筑修复的过程中,要切记被外来元素破坏其原真性与可读性,应修旧如旧,而非大面积推倒重建,以求迅速达到旧貌换新颜的新村建设目标。这是一种极其消极和错误的保护和更新方式,其结果只能将朝鲜族传统风俗文化破坏殆尽。可见对科技人员与人民群众的教育和宣传都是不可或缺的。因此,传统村落的保护和更新需要将民俗生活的原真性放在首位,去伪存真,还原其最真实的民族风貌并加以保存,成为留得住的乡愁与后人对传统村落空间环境觅迹寻踪的文化记忆线索。

3.以人民需求为依归,激发传统村落的活力

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9]。保护朝鲜族传统村落不等于冻结其原始样貌,村落基础设施的完善与更新应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及时修缮破损毁坏的民居,努力寻求传统村落市政管线、厨卫设施、宽带网络铺设等现代化生活必备条件的完善与村落居民日常生活条件切实改善需要的对接,与时俱进保护更新与朝鲜族传统风土民情相匹配又舒适宜居的人居环境。只有更好地满足村落居民日常生活的基本诉求,才能从根本上真正留住居民,留住传统村落的活力之源。一方面,合理运用朝鲜族传统村落现存环境和文化遗产资源,并发挥其区位优势,建设和完善便利的村落交通系统,并借助网络传播,扶持传统村落民俗产业通过利用互联网远销海内外,大力发展村落生态农业、民俗生态旅游业、农副产品采摘业等,促进朝鲜族传统村落的全面有序发展。如图们市月晴镇白龙村近几年通过大力发展民俗文化旅游业,在提高村民经济收入、改善生活条件的同时,又能够很好地发挥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积极作用。随着白龙村民俗旅游业与种植专业农场的建设与发展,该村经济总收入、村集体资产与人均纯收入均表现出蒸蒸日上的可喜形势。当前,白龙村的危房已不复存在,人居环境有了较大改善;电视与广播等设施丰富了居民的日常生活的休闲娱乐;村内水管网铺设完毕,生活用水更加安全便捷;并且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普及,村民的健康得到了切实保障。这些举措使白龙村村民的幸福指数逐日上升。另一方面,持续贯彻民俗文化内涵的深层次探究,以朝鲜族传统村落为中心,联系外部大环境以追求更广泛的繁荣前景,通过对朝鲜族传统村落的保护及利用,建设民俗文化弘扬、经济发达、宜居宜游、全面协调和可持续性发展的新型传统村落(图9)。

图9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朝鲜族新型传统村落

六、结 语

朝鲜族传统村落承载的民族文化是传统的、今朝的、更是将来的。保护朝鲜族传统村落,不仅仅是停留在发展乡村民俗旅游业的经济振兴层面,更多的是要保护好这段波澜壮阔的迁移历史,以进一步彰显朝鲜族民族文化特色和内涵。持续增强朝鲜族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最根本的目地就是要留住回家的路,留住乡愁,留住后人得以置身其中的精神家园,在此基础上不断增强传统村落的综合实力。朝鲜族传统村落的民俗旅游开发作为乡村振兴发展的新业态,应当进一步挖掘其潜力,成为再创传统村落保护—激活—创新之路的坚实经济基础。至为重要的是在当今朝鲜族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过程中,需要突出“人民性”理念和思维,以惠及人民、对人民的诉求作出应答,作为出发点和根本立场,来构建保护对策和把握实际操作的应有尺度。对担负乡村振兴使命的建设者和决策者而言,都需要戒骄戒躁,悉心钻研民族文化传统,不盲目追求流行元素,不被世俗功利思维所诱导,要有主人翁的担当和责任感,切实保护好朝鲜族传统村落的物质“土壤”和民族文化的精神“养分”。尊崇它,就是尊崇我们先人的文化和智慧;饱览它,就是顺应悠久历史沉淀下来的风貌;延续它,就是夯实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根基。

猜你喜欢
朝鲜族村落民族
我们的民族
朝鲜族初中生阅读动机的构成研究
跨界朝鲜族农乐的早期传入、分布及发展研究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KORE A TOWN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