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卫, 严 棉
(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上海 201306)
2017年2月5号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提出进一步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这是中央政府14年来接连颁布的强调“三农”问题的重要指示性文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已成为我国现阶段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措施。渔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渔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生产方式的转变有利于解决产业链水平低、产能过剩、资源衰退、渔民转产转业难等问题。
渔民收入问题关乎我国渔业经济发展、渔民生活水平改善和社会和谐稳定,实现渔民增收和缩小收入差距2个目标缺一不可。我国地区间渔业产业结构和渔民收入状况存在差异,经计算,2004—2015年渔业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在东部和中西部渔业发达地区的比例分别是 0.48 ∶0.27 ∶0.25、 0.64 ∶0.12 ∶0.24;渔民年收入在东部、中西部分别为 11 118、8 427元/人。显然,东部地区渔业第一产业相对于中西部地区占比较低,第二产业占比较高且渔民收入较高,这表明地区间渔业产业结构不协调,导致渔业发达省份间依然存在明显的收入差距。因此,研究区域间渔民收入与渔业产业结构的关系,分析影响渔民收入和收入差距的因素,不同地区采取相应的渔业结构调整措施显得尤为必要,对于合理布局渔业产业、促进渔民收入和缩小渔民收入差距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关产业结构变动影响收入的文献多集中在农业领域。赵晓锋等从微观层面剖析了农业产业结构变动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效应,认为粮食种植收入占比上升会导致农户整体收入减少,而工资收入的增加会提高农户收入水平[1]。王雅鹏认为农业结构与农民收入之间没有关系[2]。研究产业结构与收入差距的文献浩如烟海,著名经济学家Kuznets最先研究得出“倒U型”假说,即经济在初步发展阶段会造成收入差距的拉大,而经济完成转型时收入差距会趋于下降[3]。魏君英等经实证得到,产业结构变动虽然增加了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却拉大了两者的收入差距[4]。在测算收入差距方面,常见的测定指标有不平等指数、广义熵指数、基尼系数等[5]。其中,使用基尼系数测定收入不平等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认同[6]。
综合上述文献,国内外关于产业结构与收入的文献多集中在农业领域,而对于收入差距的研究多侧重于探讨城乡收入差距或收入分配。在渔业领域仅有少量文献分析了渔民的收入拉动力和收入差距,且缺乏关于渔业结构调整影响渔民收入及收入差距的研究,从而很难找到兼顾实现渔民增收并缩小收入差距的渔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本研究选取东部、中西部地区具有代表性的13个渔业较为发达的省份(历年渔业经济总产值超过全国其他省份),利用面板数据测算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对总体及各区域渔民收入的影响,并结合基尼系数考察渔业结构调整对各区域渔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旨在为调整渔业结构、解决渔民收入问题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证检验。
2003年Peneder提出在一个经济体中,资本、技术、劳动力等从生产率水平较低的产业流入生产率较高的或生产率提高迅速的产业,能提高整体的生产率,进而产生的结构红利能刺激经济的发展[7]。因此,产业结构的转变可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劳动力收入状况的改观。美国经济学家Lewis提出的二元经济模型也说明了落后的经济体可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利用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工业部门来引领经济的迅猛增长和人均福利水平的改善[8]。
在渔业结构调整进程中,劳动力、资本和技术要素从生产率水平较低的传统养殖捕捞业向高生产率的渔业、工业、建筑业转移,提高了整个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因此,渔业产业结构调整能激发经济的显著增长,而劳动力在流向资本密集型行业的过程中,渔民收入水平和福利状况也得到了较大改善。
经济增长有利于收入增加。一般而言,渔业经济增长取决于各种资源和要素的投入、配置。实际上,产业结构调整就是通过提高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的使用效率,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推动经济增长,进而提高渔民的收入水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常出现经济过冷或过热的现象,过热的部门,通常是产能过剩,造成资源浪费,然而生产的产品却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过冷的部门,则刚好相反,因为资源的缺乏导致发展不起来,这2种情况均不利于劳动力收入的增加。
我国渔业传统养殖业和捕捞业占绝大比例,会造成资源浪费、产能过剩、产业链水平低下等问题,而生产的产品都过多地注重量而忽视了质的提高,无法适应市场需求。如果资本、技术、劳动力等资源无法供给到第二、第三产业,就会造成产业发展缓慢的现象。低附加值的产业被过度开发,而高附加值的产业发展迟缓,则渔民收入水平难以提高。渔业产业结构调整恰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合理配置资源,转移第一产业过剩的劳动力,合理开发和利用渔业资源,深入发展水产品加工业、渔业、建筑业、服务业等,确保经济的新一轮增长。在经济的飞速运转下,渔民的收入状况势必改善。
著名学者Rostow在19世纪创立了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他认为一个经济体中,主导产业的发展壮大能带动该经济体经济的持续增长,同时拉动其他产业的经济增长[9]。从实际情况来看,经济的发展确实是先由一个部门壮大起来,形成强烈的扩散效应,进而拉动其他部门的发展,促进经济整体的增长,提高劳动力的收入水平。在我国渔业的演进中,先由传统养殖业和捕捞业占主导,促进渔业经济的发展,继而发展成渔业第二、第三产业逐渐壮大,成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渔民收入得到进一步增加。
渔业主导产业的选择与政府的政策密切相关,它的更替与产业结构的转换相符,也与经济发展程度相匹配。在转方式、调结构的过程中,政府制定合理的政策,改变传统产业的发展模式、推进转型升级。当经济发展水平到达较高的平台后,现有的主导产业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的高速增长或会减缓经济发展速度,因此新的主导产业应运而生,并继续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渔民收入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总而言之,渔业产业结构的转变推动了主导产业的更替,保障了渔业经济的持续增长,实现了渔民增收。
产业结构是经济体中各产业的分配比例和构成情况。学者们衡量产业结构调整的方法不一,包括用泰尔指数作为度量产业结构优化的指标、用非农业产值占比或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产值之比来衡量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用报告期与基期产值之差作为产业结构变动的指标等。上述指标虽能反映产业结构变化快慢或波动幅度等情况,却未涉及结构变化的偏向度和产业间的转换度。因此,本研究利用产业对比系数法测定渔业结构变化的方向和产业间的转换度,计算公式为
第a产业与第b产业对比系数=第a产业产值占比/第b产业产值占比。
(1)
当前我国渔业传统养殖业和捕捞业虽然占比较大,但渔业工业和建筑业以及渔业流通和服务业的占比有所增加。基于渔业产业结构演变规律,本研究采用渔业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对比系数(别称第二产业对比系数,用T12表示)以及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对比系数(别称第三产业对比系数,用T23表示)作为度量渔业产业结构变动的指标。第二产业对比系数和第三产业对比系数分别揭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偏向程度,系数值越大,表明偏向度和转换度越大。
关于收入差距指标,由于基尼系数的应用较为广泛,本研究选用基尼系数作为衡量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指标,参考田卫民的测算方法[10],计算公式为
(2)
式中:G是基尼系数;P是总人口;Pi是第i组的人口;W是总收入;Wi是累计到第i组的收入;n是组数。大多研究产业结构调整影响收入或收入差距的文献仅把产业结构调整指标作为唯一解释变量[11-12],而对外开放程度也是影响收入和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因此本研究除了考虑渔业结构调整的影响,还加入了对外开放程度的影响。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建立了如下函数关系式:
INit=A1(T12,it)α1(T23,it)β1(OPit)γ1。
(3)
Gi=A2(T12,i)α2(T23,i)β2(OPi)γ2。
(4)
公式(3)和公式(4)分别表示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对渔民收入和收入差距的影响,分别对公式(3)、公式(4)两边取对数,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如下:
lnINit=lnA1+α1lnT12,it+β1lnT23,it+γ1lnOPit。
(5)
lnGi=lnA2+α2lnT12,i+β2lnT23,i+γ2lnOPi。
(6)
式中:INit代表第i区域第t年的渔民收入;Gi代表第i区域渔民的收入差距;T12,i、T23,i分别是第i地区的第二产业对比系数、第三产业对比系数;T12,it、T23,it分别是第i地区第t年的第二产业对比系数、第三产业对比系数;OPit是第i地区第t年的对外开放程度;OPi是第i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α1、α2分别代表渔民收入和收入差距对第二产业对比系数的反应程度;β1、β2分别代表渔民收入和收入差距对第三产业对比系数的反应程度;γ1、γ2分别表示渔民收入和收入差距对对外开放程度的反应程度;A1、A2分别代表不变因素对渔民收入和收入差距的影响。
2004年以后,《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才开始整理各省的渔民收入情况,因此本研究借助2004—2015年东部、中西部地区共13个省的相关年度数据做实证研究,其中东部沿海渔业大省有7个,中西部渔业大省有6个。
渔民收入数据采用各省渔民人均纯收入来衡量,为了消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各省收入数据均以2004年为基期,按照居民价格指数进行处理,换算成2004年的不变价格;各省的对外开放程度可用水产品进出口总额与渔业总产值之比进行度量。数据均来源于《中国渔业统计年鉴》。
本研究采用2004—2015年13个省的面板数据研究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对渔民收入及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在作实证分析之前,先考察各截面数据的平稳性,4种检验方法的检验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各变量进行一阶差分后,检验统计量的P值远小于0.05,因此各指标的一阶差分序列是平稳的。
表1 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结果
注:LLC检验假设各截面成员有1个相同的单位根;IPS、ADF、PP检验假设各截面成员有1个不同的单位根;#表示原始数据单位根检验的P值;##表示对原始数据一阶差分后的单位根检验的P值。
关于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对渔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本研究选用2004—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同样先用ADF检验法验证各时间变量的平稳性。
由表2可知,变量lnT12的检验结果说明不存在单位根,而变量lnG、lnT23和lnOP在进行一阶差分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均通过了ADF平稳性检验。进一步对上述时间序列非平稳变量做协整检验,验证其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表2 时间序列数据的单位根检验结果
注:变量D(lnG,1)和D(lnT23,1)分别是收入差距和第三产业对比系数的一阶差分形式;D(lnOP,1)是对外开放程度的一阶差分形式。检验类型中的第1项c代表检验平稳性时估计方程中的截距项;第2项t代表时间趋势项,为0代表剔除时间趋势项;括号中第3项代表自回归滞后期。ADF方法假设被检验的变量有1个单位根。
表3检验结果表明,模型中的单整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各非平稳变量也可通过线性关系达到平稳。
表3 非平稳变量间的协整关系检验结果
注:该协整检验中的变量不包括模型中的lnT12变量,因为它们是平稳的,其单整阶数与其他变量不相等;原假设是协整关系的个数(R)为0或最多1个或最多2个;**表示在5%显著性水平上拒绝原假设。
为了观察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对渔民收入作用的区域差异,本研究将13个省分成7个东部省份和6个中西部省份,分别对全样本和2个子样本作面板数据回归。在作回归之前先进行Hausman检验,以判断模型的设定形式,最终检验的P值为0.00,基于此本研究将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同时,为比较固定效应模型和混合横截面模型哪个更有效,须要进一步采取F检验和LR检验,F统计量和LR统计量的P值均为 0.00,因此本研究选定固定效应模型。
由表4可知,在13个省份的样本总体中,第二产业对比系数和第三产业对比系数对渔民收入的作用在1%显著性水平上系数为正,表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偏向度和转换度越大,对渔民收入的增加作用越明显。对外开放程度在1%显著性水平上系数是0.188,说明渔业对外开放程度每加深1%,渔民收入就会增长0.188%。就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来看,第二产业对比系数和第三产业对比系数均显著为正,这说明渔业第一、第二产业的转换对东部、中西部地区渔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中西部地区第二、第三产业对比系数对渔民收入影响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369、0.234,数值均小于东部地区,这是由于中西部区域第二、第三产业的偏向程度均低于东部地区;增加对外开放程度同样有利于提高东部、中西部区域渔民的收入,但从回归系数值来看,东部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较中西部地区更深,对渔民收入的作用效应更大。
表4 渔业结构调整影响渔民收入的估计结果
注:**、***分别表示在5%、1%水平上影响显著,表5同。
综合以上实证结果,调整渔业的产业结构有助于实现渔民增收,当前渔业各产业间的转换程度在不同地区是不一致的,东部地区渔业第二、第三产业的偏向度均大于中西部区域;同时可以看出,第三产业对比系数对渔民收入的促进作用小于第二产业,尽管近年来渔业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增长速度甚至快于第二产业,但其对渔民收入的作用效应仍小于第二产业。应加大渔业技术创新力度,推进水产品加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继续发展渔业服务业、休闲渔业和旅游渔业等,深入推进渔业转方式、调结构,实现渔民增收。另外,东部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对渔民收入的作用更大,这是由于东部地区对外开放程度相对更高,领先全国其他地区。各地区应深化渔业对外开放程度,使对外开放更大地惠及渔民。
3.2.1 分区域渔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 本研究将13个渔业发达省份分成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分别测算出总体样本和2个分样本2004—2015年的基尼系数,用以表示地区间的渔民收入差距。
从图1可以看出,13个省份的基尼系数在2008年之后趋于下降,东部地区渔民收入差距的变化最为平缓,中西部地区的收入差距大致呈现为“M”形的变化特征,较东部地区而言波动较为剧烈。2008年各区域渔民收入的基尼系数陡增,可能的原因是2008年金融危机暴发,一些国家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限制进口,我国作为水产品进出口大国必然会受到影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渔民收入和收入差距。
3.2.2 渔业结构调整对渔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 为了分析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对渔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是否存在区域差异,分别对13个省份的样本总体、东部7个省和中西部6个省的数据进行时间序列回归分析。由表5可知,东部、中西部地区总体样本中,渔业第二产业对比系数对渔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在5%显著性水平上系数为-5.212,表明渔业第二产业转换度和偏向度每增加1%,会促进渔民收入差距缩小5.212%。渔业第三产业对比系数对渔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为负但不显著,对外开放程度变量在5%显著性水平上影响效应为1.726,说明总体样本中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显著扩大了地区间的渔民收入差距。在东部和中西部区域2个子样本中,东部地区渔业第一、第二产业之间的转换对渔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显著为负,第三产业对比系数的影响效应显著为正,这表明对于东部地区来说第二产业偏向度和转换度的增大缩小了渔民的收入差距,而渔业第二、第三产业间的转换却拉大了收入差距,这是由于东部地区渔业第二产业占比较高,而第三产业对比系数的影响相对较低,因此收入差距受第三产业的影响较大。中西部地区的实证结果与之相反,说明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第二产业偏向度增大会导致渔民收入差距扩大,而第三产业转换度和偏向度的增大有利于渔民收入差距的缩小,原因是中西部区域第二产业所占的例小,则第二产业对比系数相对就低了,因此收入差距受渔业第二产业的影响大。在东部地区样本区间内,对外开放程度变量在5%显著性水平上回归系数是 -6.911,说明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很大程度上缩小了渔民的收入差距;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程度的系数为负但不显著。
综上,渔业第一、第二产业的转换有利于13个省份整体以及东部地区渔民收入差距的缩小,但会造成中西部地区收入差距的扩大;渔业第二、第三产业的转换缩小了中西部地区渔民的收入差距,但拉大了东部地区渔民的收入差距;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能有效缩小东部地区渔民的收入差距, 但却导致13个渔业发达省份整体收入差距的增大。
表5 渔业结构调整影响渔民收入差距的估计结果
注:*表示在10%水平上影响显著。
本研究以2004—2015年我国13个渔业发达省份渔民收入和收入差距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渔业结构调整对渔民收入及收入差距的影响,同时进行区域差异的比较。研究结论如下:(1)从东部、中西部地区样本总体来看,实现渔业第一、第二产业间的转换有利于增加渔民收入和缩小收入差距,而渔业第二、第三产业间的转换能促进渔民增收,但在减小收入差距方面作用并不显著;加深对外开放程度有助于渔民增收但会导致收入差距进一步加大。(2)从东部地区样本来看,渔业第一、第二产业间的转换和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对于提高渔民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差距有积极作用,渔业第二、第三产业的转换在完成渔民增收目标的同时拉大了收入差距。(3)中西部地区渔业第二、第三产业结构转换能有效增收和缩小收入差距,而第一、第二产业结构的转换会扩大收入差距,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可以惠及渔民。
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研究认为要实现渔民增收和缩小收入差距的目标,应当针对不同地区采取特定的渔业结构调整措施,确保我国渔业产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从整体上来说,现阶段我国渔业要改变发展缓慢的现状,必须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实现渔业产业化经营。要从传统的养殖捕捞业向冷链物流业、水产品加工业等转换,提高渔业产业链水平;同时也要注意在调整和升级渔业结构的进程中,避免产业结构升级过快的现象。应当培育和壮大渔业龙头企业,以主导产业拉动渔业产业化的建立,实现渔业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的一体化,避免渔业劳动力过多集中于渔业生产环节,减少产能过剩和渔业资源的过度开发,从而实现我国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障渔民增收。
由于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发达程度和政策环境不尽相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较中西部地区而言,渔业第二产业的发展水平更高,对外开放程度更深,第二产业和对外贸易对渔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在逐渐减弱,但由于第三产业回归系数较低,收入差距受渔业第三产业的影响较大。因此,东部地区在保持第二产业稳定增长的基础上,继续发展渔业第三产业;中西部地区应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发展有地区特色的渔家乐等休闲渔业,增大渔业第二、第三产业的转换度。各区域应根据具体的现实条件和资源禀赋状况等选择当地的渔业优势产业,实现渔民增收,缩小收入差距。
对于各地区来说,渔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离不开科技创新水平的支持,随着沿海地区部分产业向内陆迁移,中西部地区要做好产业承接工作,政府要鼓励渔业企业将自主创新和引进外部技术相结合,同时加强渔业企业与政府、高校、科研单位的交流合作,提高科技创新水平;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程度,鼓励渔业企业“走出去”,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水产品贸易、沟通交流和技术合作等,推动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型,提高渔民收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