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宝柱
丹东港集团有限公司 辽宁丹东 118300
近年来,随着我国港口码头建设的不断增多,高桩码头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其施工质量问题直接影响到码头以后的正常运营,质量通病是施工中经常发生的、普遍存在的,对工程质量影响较大,必须引起质量管理者足够重视。
海港码头混凝土因其特殊海洋环境和冬季抗冻要求,普遍采用抗冻的高性能混凝土,含气量较普通混凝土高,采用泵送工艺,塌落度较大,施工时振捣移动的间距、振捣时间、离模板的有效距离不到位和浇筑后振捣不及时或振捣手不认真使侧面气泡较多。气泡影响观感质量和单位工程评定,且影响混凝土密实,影响工程质量[1]。
消除气泡过多主要注意四个方面,一优化配合比,严格控制含气量,二加大粗细骨料含水率的测定频率,适当调整水灰比,使塌落度在满足具有一定和易性、可泵送前提下,充分考虑浇筑工艺,三增加振捣器和振捣手,形成轮流作业,加强对振捣手的技术交底和专业培训,四注意浇筑时的混凝土振捣工艺:(1)每点振动时间须足够长以保证混凝土完全捣实(振至表面呈现水泥且不再沉落,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2)插入振捣器不得触及模板,振捣须靠近模板处开始,先外后内,移运间距离不应大于有效半径的1.5倍,应避免触及模板、芯、管、预埋件;(3)插入振捣器应快速插入混凝土中,并慢慢拔出,反复插入拔出以保证混凝土均匀振实结成整体,振捣器插入已有的混凝土中深度至少要50mm。
现行技术标准对钢筋保护层垫块的材料、形式和规格等无统一标准,造成施工过程中控制的随意性,施工时钢筋保护层垫块的布置、固定位置不合理,钢筋骨架绑扎不稳,混凝土浇筑时造成垫块脱落,钢筋变位,检查验收规定不健全,很少对构件钢筋保护层进行检测,不能及时发现和暴露问题,未引起高度重视。钢筋保护层过大,结构承载能力将会降低,保护层过小将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垫块强度和密实性达不到要求时,海水中的氯离子渗透加速,影响结构的使用寿命,绑扎钢筋的铅丝头外露,极易造成构件表面返锈,不仅影响构件的外观质量,而且会加速氯离子的渗透,影响结构的使用寿命。
消除措施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保护层垫块的强度、密实性和外形尺寸必须符合要求,严禁使用不合格的垫块,二钢筋绑扎铁丝扣尽量设在钢筋的侧面,铁丝扣应向钢筋内侧按倒,严格控制钢筋的间距及排距,三保证垫块的布设位置合理,数量和绑扎牢固,防止垫块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发生脱落或偏位,四认真学习、理解和掌握水运工程技术标准、规范对钢筋保护层的有关规定[2]。
施工前未采用“先防腐、再安装、安装后、再补涂”的施工工序安排,而是采取了简单除锈,敷衍了事,铁件表面未进行除锈或除锈不彻底,就进行防腐涂料涂刷,导致很快脱落,对防腐涂料选择存在随意性,铁件加工、焊接变形较大,使用前未进行矫正,施工时测量定位不准确,安装定位不牢固,混凝土浇筑后表面标高或抹面控制不严,未与铁件表面找平。主要危害表现在:预埋铁件安装位置不准,与混凝土表面错牙较大的缺陷,影响铁件的使用功能和工程外观质量,预埋铁件锈蚀过早、锈蚀严重,不仅影响观感质量,而且影响工程的使用寿命和工程安全。
工程开工前,应认真组织技术人员学习图纸,掌握各预埋铁件的特点及技术要求;严格把握预埋铁件加工和验收质量关;在施工中,严格控制测量放线误差,坚持“先防腐、后安装”的施工工序;对施工中的预埋铁件应固定牢固,防止铁件表面扭转或歪斜,并逐个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校正;为防止螺栓锈蚀或被碰损,对所有螺栓采取涂黄油、包塑料布、铅丝捆绑或外加塑料套管等措施。
润管砂浆由于没有粗骨料,塌落度很大,导致混凝土的局部强度过低,没有完全排放干净,浇入模内,会影响混凝土的结构性能和使用寿命。
施工前,应对混凝土清晰识别,正确区分砂浆或混合物与混凝土的状态,延长砂浆和混合物排放时间,待其完全排空后再入模,使润管砂浆排放在模外。
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一缺少专门的施工缝处理方案,二老混凝土凿毛差,浇筑前未清理砼碎渣等杂物,未浸水湿润,三结合面未铺设砂浆,四模板支立不牢固。主要危害有:结合面强度不够,导致基础不牢,影响观感质量,增加修补量。
施工前编制专项处理方案并报批,严格按照方案内容对技术、施工人员进行交底,凿除老砼的松散层,清除碎渣,浇筑前用水充分湿润结合面,并铺设砂浆,增加模板刚度和强度,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模板支力牢固。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质量通病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方面,是制约结构工程质量的突出问题,高桩码头施工作业的特殊性,施工过程中应能结合具体的施工条件、环境因素做到周全考虑,并要求各组织单位能够密切配合,加强技术交流,同时要按施工图作业标准及要求动工,以此才能保全作业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