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职业院校一般既包括高职院校也包括中职院校,很多中职院校还是以前的职高转变过来的,所以职业院校的学生相对来说比较复杂,既有初中毕业来上的中职生,也有高中毕业来上的高职生,也有中职毕业来上的高职生。这些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文化基础知识底子相对较弱,自律性较差。甚至有的学生就是抱着混日子的态度来上学,因此如何提高职业教育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对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师,应该认清教学对象的特点,同时结合自身的教学任务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当前我国的很多职业院校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即以教师为主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这对于本身自制力较差的职业院校学生来说,无疑是不合适的,导致很多学生出现了上课睡觉玩手机,甚至旷课等现象。因此,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对于提高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要提高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老师必须要精心设计所教课程。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文章以《电子商务概论》的课程教材为例,探讨如何通过课程设计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之所以选择《电子商务概论》为例,是因为它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科目,如果课程设计有问题,很有可能学生就会产生厌学心理。《电子商务概论》主要介绍电子商务的一些初级理论,里面的东西相对来说比较枯燥,所以要想设计好这门课,是有一定难度的。
老师要想上好自己的课程,首先要理清自己的教学思路,因为每一门可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所以教学方法又会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应该花费一些功夫,比如说设置了一些互动的环节,设计一些问题,或者设计一些情景,让学生参与到课堂里。如《电子商务概论》里面的电子商务常见的几种形式介绍。在设计课程的时候,就可以结合生活实际,以生活中的一些小产品为例,或者学生现有的一些学习用品为例进行讲解,也可以采取情景模拟,让学生参与到生活实例中。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2.1.1 课前准备
课前设计对于一节课是否能够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重要的作用,老师在课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不仅自己要设计一定的教学方法,同时也要学生在课前就了解这节课,比如采取一些微课的形式给学生提前看一下,从而让学生了解要讲的内容,或者给学生布置一定的任务,让学生分组讨论,不同的学习小组通过网络、书籍等工具,收集有关中电商的相关知识,内容可以是文字、图片和一些相关的视频。
2.1.2 教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教学方法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具有重要的作用,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取案例分析法,分组讨论法,如果条件允许,情景模拟法最好,《电子商务概论》很多都可以采取情景模拟法,比如让一个学生模拟个人卖家在网上卖东西,另一个同学模拟消费者在网上买东西,让其他学生分组进行分析,这种模式属于什么模式,对比网上的那个网站?从而引出本节所讲,其他科目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方法进行教学。
2.1.3 学法
学习方法是通过学习实践,总结出的快速掌握知识的方法。因其以学习掌握知识的效率有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学法设计中,老师应该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作为引导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他们思考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并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一个创新的课堂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具有重要的作用,老师在课堂中采用一些激励的措施或者一些其他的措施,只要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有效措施都可以运用于课堂,比如在讲授新课导入新课环节时,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让不同小组的学生通过多媒体设备来展示收集到的有关电商的资料。每组推荐1位同学,运用多媒体设备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收集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并加以分析说明,同时让教师对每位小组推荐上台展示的同学进行现场评分,得分最高的同学将代表此组获得胜利,同时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小奖励。比如:次小组的同学整体加5分,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可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改变以往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不参与、不互动的效果,而是用激励和鼓励的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对《电子商务概论》课程设计的分析可以看出,课程设计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以现代教学思维创新教学方法,教学中体现“学生为主体”,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要想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情境创设很重要,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进行情景模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中,可以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来创设情境,也可以用其他方式创设情境。从而使学生有被动接受引导为“互动”、学生主动学习。
课堂中大量案例的引入,也是培养学生在独立学习和思考的基础上,让学生就案例中的某个问题或观点发表个人见解,并同他人进行讨论、沟通。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案例教学同时设计互动环节,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进行表达和交流,从而提升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