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来,我国的工程预算和成本控制在制度建设方面通过不断补充与完善,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制度方面仍然需要进一步健全。尤其在市场竞争的建筑市场,技术、工艺、材料等更新速度较快,由于目前工程预算实行为定额换算,在现行制度和计算方法方面无法与市场变化相适应,存在明显的滞后性,严重影响了预算目标和结果的准确性。
国内大多数的工程项目,在前期很少对项目成本计划进行系统编制,成本管理制度存在着一定的漏洞、缺陷,而且在对项目成本进行控制管理的过程中,企业各部门之间对于施工成本的控制管理,缺乏有效的职责分工。虽然各工程项目的管理部,都有相关的预算、结算人员,但责任、分工不明确,导致一些部门的工作与社会企业管理实际脱节,有预算无核算,缺乏对项目经济的比较分析,对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缺少具体的建议和措施,不能从结算上反映出盈亏的原因。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大部分施工单位并没有建立负责成本控制的专职部分,很多都是一个部门、一位领导兼任多项职务。这样分管建设成本的领导,很多对于成本控制的专业知识积累不足。国内外有很多优秀的建筑工程经济成本管理案例,但是很多建设单位的分管领导对于当下先进的成本管理理念认识不到位,不及时。而且由于公司对于项目成本管理的考核监督意识不强,导致负责人员对于成本管理知识的积累重视度不高,导致其专业知识不足。
建筑施工企业在组织开展项目成本管理工作时,需要树立项目成本意识,转变传统的经营理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建筑施工企业的全体员工一方面树立良好的市场观念,另一方面强化成本意识,无论是领导层,还是一线作业员工,必须把降低成本作为重点考虑的问题。对于任何一项工程项目,在制定成本控制目标时,需要参考中标价,以及自身的内部定额,同时细化、分解具体的实施过程,然后借助相应的管理制度,确保顺利实现成本控制目标。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建立明确的权责制能够使得工程经济预算和成本控制工作更加规范、科学。把建筑工程各项目予以分项划分,在工程施工的各阶段指定相应的责任人予以负责,责任人要全权负责这一阶段经济预算和成本控制的相关工作。若出现问题,就对其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采取明确的权责制,必然要对相关工作确定相应的责任人,并把管理的效率和责任人的绩效挂钩。通过这样的举措能够有效调动责任人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除此之外,建立权责制度时一定要结合建筑企业的经营策略与文化氛围。如果不结合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盲目的应用权责制只能起到相反的效果。权责制和相应的激励制相结合,能够有效激发出工作人员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使得建筑企业的成本管理建设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建筑企业想要做好成本控制并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把成本控制落实并贯彻到具体的经营活动中,以下就三个环节进行了具体的成本控制分析:①对人工成本的控制。一方面,可根据项目工程实际情况来实行包干制,把项目工程分解成不同模块,并把每个模块合理分配到各个劳务小组,包干制的控制方式来简化人工劳动的管理程序,并提高成本核算的效率。②建筑企业工程项目中,原材料的购买成本占据总体成本的半数以上,所以以这个比例来看,进行原材料的购买成本控制工作极为重要。原材料的购买一定要遵循买少不买多的原则,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降低成本。③加强对机械的成本控制工作。一方面,统计好企业现有的机械设备数量,在工程项目施工开展后,合理分配好设备机械的使用。另一方面,充分利用闲置机械,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机械设备租赁成本。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维修维护,提高机械的使用寿命。大力引入新型机械,提高建筑企业的生产力,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
工程预算审核时,涉及到诸多部门,要保证内外调查同步,并且进行实地调取材料作为审查依据,这有利于确保审查说服力。作为造价管理人员,应当不怕吃苦,深入施工现场进行严格审查,对工程量等内容详细了解,及时发现问题。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管理工作的重点在造价预算管理人员身上,同时也对审计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工作人员不但要掌握工程预算的专业知识及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还要了解设计、材料设备采购、施工工艺、工程结构、投资控制等相关的基础知识。
通过加强对建筑工程的审核和监督,以此来保障建筑工程预算的科学性、合理性和规范性。同时,要想真正发挥出建筑工程预算的重要作用,就必须严格审核建筑工程、加强对相关单位和相关管理人员的监管。
综上所述,对项目工程预算的把握决定着能否管理和建设好一个建筑施工项目。要想把建筑施工项目中的预算工作做好,就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加以规范和提升,首先要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其次工程项目的管理者要认清预算工作的重要性,管理者要从项目的前期准备到项目实施的结束期,统一同一个预算标准,严格管理并规范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建设施工的项目,保证团队的建筑质量,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