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

2018-12-06 23:40:49董世晓
商品与质量 2018年52期
关键词:试件裂缝强度

董世晓

大元建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沧州 061000

当前,混凝土建材在建筑行业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施工材料,有效的提高了建筑结构稳定性,然而,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为了保证施工质量能够得到提升,需要严格把控其基础操作,在工程施工时经常会产生混凝土裂缝现象,在一些基础设施或是高层建筑中同样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因此,需要管理部门以及施工加强重视,保证施工质量。

1 混凝土结构的不足之处

1.1 混凝土缺少足够强度

建筑工程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初始材料比值以及后续保养工作都会对建筑工程质量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对施工当地原材料可能发生的变化进行分析,并根据变化情况调整混凝土材料分配比值,比如,沙石与水,在施工时需要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在浇筑时需要对建材进行充分搅拌,对于混凝土凝固期,需要对水分添加进行严格控制,进而保证混凝土养护质量,同时在混凝土强度没有达到相关标准的情况下,开展施工工作,会增加建筑工程风险系数。

1.2 混凝土结构的自缩性

众所周知,混凝土一种混合物,并且不同混合材料的性质有所差异,其对混凝土造成的影响不尽相同。比如,在其他制剂的影响下,会使水泥中水分发生蒸发现象,在多种矿物材料的作用下,会对其自缩性产生影响。水泥中水分在温度以及风速的影响下,发生蒸发现象,在其水分流失量较大超出自缩值时,会导致混凝土自缩值增大,进而使其结构产生裂缝,同时在自缩值额外收缩的作用下,会致使裂缝加剧。

2 混凝土结构技能分析

2.1 混凝土结构设计参数分析

混凝土由于自身特性,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会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造成其结构裂缝,因此,在进行施工设计工作时,需要根据工程项目科学设计施工方案,并且对混凝土施工需要满足的自缩性以及温度应力要求进行充分考虑,保证其结构质量,防止出现结构裂缝问题。同时,混凝土建材需要满足相关质量标准,为了能够促使施工质量提升,需要合理添入Y膨胀剂,在与混凝土进行均匀混合后,能够提升混凝土的物理性能。

2.2 控制温度应力

在混凝土浇筑时会受到温度影响,在温度变化较大时,会导致混凝土内部与外部形成较大的温度差,进而形成温度应力,在应力影响下会造成混凝土结构裂缝。在混凝土水化阶段,会散发一定热量,主要由于其表层物理特点,水泥内部热量无法得到有效处理,进而导致温度应力增大。因此,相关技术人员需要考虑水泥配合比以及高效减水剂,适当的调整,进而使温度应力降低。当前,市场上出现的大坝水泥等低热水泥,能够实现对温度应力的有效控制。温度应力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混凝土内部温度的影响,为了控制这种现象,在施工时需要避免在温度高的环境下进行作业。另外,可以借助冷却方式达到降低温度的目的,进而防止出现裂缝现象。

2.3 控制地基约束力

在混凝土结构规模较大时,地基会对其产生一定影响,随着浇筑结构质量的增大,地基对混凝土结构产生制约就越大,对裂缝影就越严重,因此,需要降低混凝土受地基的影响程度。在大规模浇筑施工完成后,地基对其结构会形成约束力,可以借助滑动层方式改变混凝土侯府,达到降低约束力的目的。

2.4 控制抗裂性

对于建筑工程来讲,最重要的是保证质量,因此需要增强混凝土机构的抗裂性能。借助将制剂添入混凝土的方式,能够提升其自缩性,然而,需要按照相关技术要求、标准开展工作。另外,可以在混凝土适当添加一些纤维,能够进一步提升其抗裂性能,在搅拌混凝土时,有很多控制点需要注意,尤其在混凝土比例配置与物理特性方面需要加强控制。因此,相关技术人员应该借助专业配置技术,对其进行验证,保证混凝土结构质量。

3 混凝土结构中的质量把控

3.1 强度试验

当前,我国混凝土强度的检测方法,主要在浇筑点寻找代表性试样,并按照现行规定对立方体试件进行确定,对于周期养护来讲,需要保证室温为20℃左右,保证湿度在95%以上,时间为28天,在之后的强度实验中能够得到其抗压强度数据。对于大试件,其内部缺陷率较大,并且有着显著的平整度差异,随着试件强度的增大,试件可塑性逐渐降低,变形量也会逐渐降低,因此,表层平整度对于强度的影响程度会逐渐增大。一般,与小试件相比,大试件外观平整度更小,为了保证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在对试件进行磨平处理之后进行实验。

3.2 无损监管技术

为了保证内结构完成应借助测试仪器,对混凝土强度进行测试,并得到相关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对混凝土品质进行判断,并且确定物理参数为其无损监管的主要依据。当前,行业标准中有很多方法能够保证混凝土结构满足要求,比如,回弹法以及钻芯法等,并且检测技术使用便捷、成本适宜,同时对混凝土结构不会造成影响,因此,在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3.3 施工质量监测工艺

强化质量检测,可以有效防止在混泥土结构施工时,由于技术性纰漏造成其质量不达标的问题,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施工环境等对监测工艺进行完善,对施工过程中进行实时监测,对差异较大部分加强控制,为混凝土结构质量提供保障。比如,通过合理运用预警设备以及电子监测技术等,可以提高监测质量,进而提升混凝土施工质量,促进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对混凝土搅拌工作应该加强控制,根据作业图纸与搅拌规定对施工人员进行指导,防止由于振捣失误而影响混凝土质量。

4 结语

在科技水平以及施工技术不断发展的推动下,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也得到提升和发展。通过对该技术的有效运用,能够提高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在进行施工时,需要对混凝土结构、混凝土裂缝、施工工艺等影响因素进行充分分析,这样才能制定解决措施,提高施工质量。

猜你喜欢
试件裂缝强度
复材管纤维缠绕角度对约束混凝土轴压性能的影响研究
广东建材(2022年5期)2022-06-10 08:48:20
低强度自密实混凝土在房建中的应用
碳酸盐岩裂缝描述七大难点
裂缝(组诗)
鸭绿江(2021年35期)2021-04-19 12:23:56
不同参数对开圆洞钢板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影响
地球的裂缝
Vortex Rossby Waves in Asymmetric Basic Flow of Typhoons
地埋管绝热措施下的换热强度
国际标准攻坚克难“S试件”美玉渐成
基于DEFORM-3D的300M超高强度钢切削性能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