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江苏南京 210000
2009年底,国家有关部门正式颁布了智能电能表标准,规范了电能表的相关要求,符合收集电能信息、发展智能电网的要求,促进了电能表的改进。提高电能表管理水平,完善计量管理系统,促进计量工作健康稳定发展,智能电能表的标准在中国智能电能表的应用和发展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国家电网公司首批智能电能表的招标工作基本完成,总额约13亿元。截至2015年底国家电网公司已完成电力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预计到2020智能电表的全面覆盖将得以实现。国家电网公司规范了智能电能表的形态和功能指标,开展了电力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充分利用三网融合进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使用户能够与供电企业紧密相连,从而促进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的实现。为了更好地促进智能电能表的应用,中国电网公司在“计量、抄表、收费标准化建设研究”项目的基础上,结合应用统计资料,编制了相应的技术规范。美国智能电度表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已经确定了我国智能电度表应用的相关标准[1]。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也在消耗,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为此,国家能源和环境部门大力强调节能,特别是节能,为了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电力部门必须使用电能表进行计量工作,计量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电力企业能否获得更高的收入,一旦发生错误企业和用户将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关系到用户能否正常用电。近年来,我国电力部门开始引进智能电度表,极大地提高了电度表的计量精度,为实现上述目标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进行电能计量工作之前,工作人员必须根据用电的实际情况,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合理选择电能表,以确保电能表满足实际工作需要;避免错误。这样才能提高计量工作的准确性,提高计量工作。效率,为电力企业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如图1所示)。
智能电能表在电力管理与用户用电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出现故障对企业和用户而言都会造成一定的损失。因此,对于智能电能表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可以在事前将损失控制到最低。电力企业在选择智能电能表时,从生产企业资质、产品质量标准、电能表品牌、电能表灵敏度等方面来考虑。用户对电能表的性能了解的不深,对其质量判断不准确,需要电力企业统一提供参考品牌,帮助用户选择合适、计量准确的电能表。智能电能表的质量过关,才能在日后使用过程中,尽可能少的出现计量失准的故障。此外,智能电能表安装时,要选择磁场影响小、湿度小、无阳光射、灰尘少、温度低的地方,减少环境因素对电能表计量准确度的影响,维护企业与用户的合法权益[2]。
智能电能表具有较多的功能模块,通信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电量计算模块等,它们集成在一块小的电路板上,需要精心设计和优化接线电路,使线路电容足够支撑停电时电池供电。在安装后,需要对电能表进行停电后通电计量检测,保证电能表在停电通电后准确计量。智能电能表运用于35kV以下的线路中时,纯供电线路,按照三相三线接电;变电站中性点应用,按照三相四线接电,需要在高压电上配套失压仪来保证电能表故障后供电;运用于35kV以上线路中时,必须在高压端配套熔断器来保护电能表。为了避免环境因素对电能表的影响,最好设置隔离装置,使电能表计量准确,使用寿命得以延长。
智能电能表在使用前、使用中需要循环对其进行计量准确性检测和修护,使电能表计量数据安全可靠、准确无误,保证数据真实反映用户的用电情况。通常情况下,智能电表需要定期进行维护,一旦出现检定误差超标问题,必须对其进行换新或维修,更换故障部件,直到符合使用标准才可重新上岗。当电能表因故障需要拆卸时,维护人员必须按照电能表标准的维护工作程序进行相关操作,尽可能的避免因维护、移动等产生电能表计量失准的问题。用户或供电企业怀疑电能表计量失准时,需要专业人员配备专业检测工具至现场进行现场检测,检测双方同时在场,检测方法、检测结果、检测程序等都要透明、公正,确定电能表可以正常计量后,需要按照标准程序重新安装并稳固,保证其计量可靠准确[3]。
电池问题引发的智能电能表失准故障非常常见,在故障分析时必须引起重视。在选择电池时,要从品牌、企业资质、企业口碑等多方面进行考核,判断电池的质量是否过关。同时,对电池进行抽样质量检测,确保电能表电池质量过关。在应用前,在电能表表记端子需要配套辅助电源来供电,使电能表在运行中有足够的电力供应,即使停电,电池和辅助电源共同作用于电能表上,能够保证电能表的正常计量。电池类型最好是锂电池,配套散热层。使用中发现电池电量不足时,要及时更新高质量的电池,保证电能表的计量准确性。此外,维护人员的专业性对电能表计量的影响也较高。因此,需要定期对专业维护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操作技能,减少不该有的移动、拆装和振动,保证电能表计量的准确性。可见,智能电能表的计量准确性是企业的第一发展要素,只有电能表计量准确,才能提高企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电力计量在电力企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如果测量中存在误差,将不可避免地影响测量工作的正常运行。因此,员工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测量电能,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