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十四局集团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00
企业文化能够激发和凝聚员工的归属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堪称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实践表明,如果企业文化能渗透于企业的组织结构、规章制度和员工行为之中,企业就有灵魂,企业的发展就会有爆发力和持久力。可见,新时代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至少有以下几点:
导向作用。企业的文化建设能引导员工的行为取向,能把企业员工的行为动机引导到企业目标上来,为解决企业目标与个人目标、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矛盾等,开辟了一条现实可行的道路。
约束作用。当企业中个别员工的行为与企业中约定俗成的东西不一致时,这种氛围的感染力便会对他造成一种压力,使他不得不与大多数人趋同,进而调整自己的思想行为,以达到与企业整体环境的协调一致。
激励作用。企业文化的核心是确立共同的价值观念,员工满足物质需要的同时,也渴望得到精神需要的满足。通过树立榜样,立典型、评先进、营造良好的企业风气,有利于对广大员工形成深刻而持久的激励作用。
辐射作用。企业文化不仅在本企业发挥作用,而且还不断向社会发散和辐射各种企业信息,使人们对企业的名称、标识、产品、服务等有一个较为完整的认识,有助于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的美誉度和消费者对其的信任度。
国有企业经过四十年改革开放的发展壮大,企业文化建设也进入新阶段,即由过去简单的模仿借鉴到形成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转变,由追求和实现企业文化外在的表象到文化铸魂的转变。对于文化筑魂以前存在一种错误认识,总感觉筑魂是看不见、摸不到的虚化的术语,其实际也是有规律可循,通过对十四局隧道公司文化筑魂的研究,文化筑魂具有可操作性。二十多年来,隧道公司持续深入、一以贯之地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于细微处提炼精神、于繁琐中汲取精华,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
隧道公司队伍是从铁道兵而来,“铁兵”文化是企业攻坚克难、闯荡市场、迎接挑战的利器和法宝。多年来,隧道公司一直秉承铁兵文化,成立之初即提出的“24字”企业风气既有浓厚的经济管理行为,更带有强烈的部队管理理念,是对“铁兵文化”的良好继承和弘扬。随着企业的发展,公司在不同时期相继提出了抗震援建“四不精神”、“锦屏精神”、“盾构精神”等,都是对“铁兵精神”的时代阐释和解读,注入了新的理解和内涵。
倡导人文关怀理念。隧道公司始终将提升职工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实现企业改革发展成果由职工共享作为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由此形成了“以人为本”的人本文化。关注职工收入增长。公司实行绩效工资制,与成本管理挂钩,“公开、公平、公正”成为收入分配的主导思想。“以实绩论英雄”,体现了“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这一分配机制也赢得了广大干部员工的广泛支持和拥护。尊重关爱企业功臣。组织劳模参加健康休养活动。今年开始评选“十大金牌工匠”活动,把那些在一线默默奉献的劳动者推选出来,大力表彰,唱响“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时代强音。长期在一线工作中成长起来的全国优秀典型——李传营,成为我们关注职工群体,注重典型引领的优秀代表。致力于为职工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公司以建家建线推进人性化管理,树立良好形象,打造企业品牌。工地驿站、节能空气源设备、农民工夜校、小花园、户外运动场等亮点频出,各项目致力于建设经济实用、美观大方、温馨和谐之家。
(1)文化与管理相融合,塑企业品牌。一是紧密围绕施工生产安全这个永恒主题,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理念,在项目安全管理中,隧道公司创新引入“网格化管理”理念方法,通过“定格、定人、定责”,着力构建责任到人、职能到位、全面覆盖的“一网四格”项目安全管理体系。该工作法先后在北京市地铁在建项目和我们全系统推广应用,并于2014年被铁路总工会评为全国铁路基层工会特色工作品牌。二是大力实施“科技兴企”战略。近年来,累计投入资金约4.6亿元。“十二五”期间,共荣获国家级工法2项,山东省优秀工法11项,总公司级优秀工法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10项,总公司科技进步奖5项,现有有效专利37项,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36项。(2)规范标准创新制度机制,塑企业品牌。为了使制度标准化,使标准规范化,使规范人性化,公司突出了“四大标准”。突出以“本质安全”为主的生命工程标准。把本质安全责任体系建立到每一个工序上。突出以“科技创新”为主的创优标准。把每一项工程的质量标准都定在“优质品牌”上,在优化施工方案、完善监控体系、细化质量标准、夯实过程管理的基础上,大胆尝识“四新”技术,用科技创新来铸造精品。突出了“效益优先”为主的成本管理标准。隧道公司把创效增收,归纳为“三次经营”。第一次经营是在工程项目投标前,在预算单价的基础上再加百分之三的报价点,确保第一次经营的原头创效。把成本管理作为第二次经营,坚持项目工程全过程索赔机制。把做好工程款回收作为第三次经营,坚持工程款回收的刚化责任机制。为此,制订了《公司收尾工程核算管理办法》,建立了工程款回收管理的责任体系和项目经理为主体的回收工程款考核激励机制。(3)突出以“四个同步”为主的党建工作标准。公司党委在工程项目党群工作标准上,坚持“四个同步”,做到“四个注重”。把开展“转作风、树形象、强素质、提效率”的活动常态化,目标化。“四个同步”即,一是在确定项目经理、配备项目总工等人员时,同步确定项目党组织书记;二是在与项目经理签订项目工程目标责任状时,同步签订项目书记目标责任合同;三是在研究项目部工作机构时,同步研究项目党组织日常工作分管单位职责;四是在项目经理、项目书记,项目总工任职前,由公司党政领导同步谈话,进行工作交底。“四个注重”即,一是注重把党务工作融入中心,用企业的改革发展形象提升作为检验标准;二是注重整体创新,用扎实的工作推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良性发展;三是注重理论学习,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员工,用创新理念指导活动,用科学的方法开展工作;四是注重典型引导,用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激励大家,用正确的导向引领职工,用纯正的风气净化环境。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坚定不移地走企业文化铸魂之路,用国有企业文化的魅力助推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1)认真学习和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发展创新践行企业文化。企业文化铸魂,必须以党的十九大报告为指引,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文化建设的精神。积极发展创新企业文化,立足企业实际,符合企业发展,贴近员工利益,让员工认同。(2)营造企业文化建设浓厚氛围,大力弘扬正能量。企业文化铸魂需要浓厚的氛围。营造企业文化氛围是一项涉及面很广、持续时间很长、业务量很大的工作,在实践中需要认真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主题鲜明集中,切合自身实际,明确部门职能,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群众广泛参与,注重实践效果,不断创新改进等。只要认真把握其内涵和原则,以创新求实的精神,深入实践,改进方法,就一定能够营造出充满感染力、吸引力、凝聚力的企业文化氛围,为推进企业文化铸魂发挥积极作用。(3)创新机制,激发企业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要通过企业文化管理体制等各方面改革创新,激活企业文化的继承、创作、传播,推进企业文化与地域文化融合发展,形成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精神动力。进一步创新企业文化资产监管机制,推动企业文化实现育人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推进、双丰收”。(4)加强文化载体建设,助推企业健康发展。优秀的企业文化必有很好的企业文化载体,它们会给企业带来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譬如企业的文化室、俱乐部、图书馆、企业刊物、企业网站、企业制服、企业宣传栏、企业宣传标语等内部载体,以及文体活动、文艺晚会、培训、表彰会、员工沙龙、企业内部组织的各种协会和研究会等外部载体。充分利用文化载体加强文化建设,增强企业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职工生产积极性,使员工快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