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胡利娟
亚健康影响全民健康,是科研领域、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然而目前,对于亚健康的研究,仍然面临着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就评价方面来看,还未在世界范围内形成统一标准,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亚健康人群的发现、评价和干预。
那么,该如何积极响应“健康中国”国家战略,实现国家卫生健康工作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重大转变?
“营养必不可少。尤其是系统营养与亚健康评价,它们是在营养学与医学两大学科的基础上衍生出的新兴学科。”9月12日,在北京召开的首届中国系统营养大会上,科技部原副部长吴忠泽指出,这些学科和新兴产业在近年来不断进步、快速发展,显示出蓬勃的朝气。系统营养和亚健康评价学现已得到了各相关单位、大学、科研院所、医院等领导、专家的广泛认可。
本次大会由人民日报社健康时报主办,北京东方倍力营养科技有限公司协办、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大力支持。会上,来自国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各大医院的众多营养领域的专家们,齐聚一堂,共话国民营养与健康。同期,亚健康评价学全国数据采集正式启动。
自然界一切生物的“成分”都有各自独特、稳定的“营养模型”,构成与维持生命的营养成分是系统性的,即系统营养。这是认识生命的基础。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总工程师、人体健康预警测评与营养干预研究中心主任蒋峰在《系统营养的研究应用与发展》专题报告中讲到,“系统营养并不是我们自己造出来的产物,而是生物稳定与进化的必然结果,是从古至今人类生命和饮食习惯的传承。”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就是最朴素的系统营养观点。
作为一个生命的基本法则,系统营养概念来源于系统论,最初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为战争服务的。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体的营养需求越来越复杂,由此就产生了系统营养。
上世纪50年代以来,有关营养的研究在否定之否定中前进,让我们知道单一营养素只是生命要素之一,而不是全部。自然界中的一切生物都有各自系统独特、系统稳定的营养模型,营养模型的保证是生命代谢维持的条件。
近二十年来,系统营养又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已经完成和即将完成的著作包括由营养与生命研究而诞生的《系统营养论》,由促进营养代谢研究而诞生的《健康节律运动学》,由营养代谢与生理研究延伸出的《亚健康评价学》,由系统营养应用延伸的《营养品评价标准》,由代谢调节研究延伸的《健康干预》,这些理论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对不同年龄阶段的营养模型、不同组织器官的营养模型、不同功能调节目的的营养模型进行设计。
蒋峰介绍说,系统营养将在营养代谢研究、营养评价准则、营养强化剂的设计、营养干预运用、营养健康教育等方面开展应用。并将和各科研院所、医院、行业协会加强交流与合作。
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戴小枫则表示,未来30年,将会是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黄金期、战略机遇期、关键期,旨在提供个性化服务的精准营养将成为营养业未来发展方向之一。
以慢性肝病治疗与系统营养支持为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病
重症科主任医师、教授孟庆华介绍说,肝脏对人体非常重要,其位于右上腹,正常我们摸不到它,但如果因为喝酒或者肝癌造成肝脏肿大,可能就摸到了。如果肝功能减退,会看到黄疸、消瘦、乏力、肝病面容、男性乳房发育、腹水,以及脾大等。
在日常对肝病病人的临床治疗中,比如肝硬化的病人会极度乏力,若进行了肠外的营养补充后,病人就有可能坐起来,站起来,也可以聊天说话;而直肠癌肝转移的病人,初见障碍时是感染加营养不良,体重不足30公斤,经过营养支持后,病人有所好转,出院时的体重达到38公斤。
不仅如此,乙肝疫苗、卡介疫苗等,这类大家小时候都接种过的各种各样的疫苗,在激活的过程中,也是需要系统营养支持的。
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温铭杰在《免疫系统营养》专题报告中,向大家讲述了人类的免疫系统是不断进化的结果,各个物种之间免疫系统的组成不完全一样。而作为生物进化的结果,人类的免疫系统相对是比较完善的。
所谓免疫系统营养,可以理解为免疫系统的营养,也可以理解为免疫与系统营养,它们密不可分,息息相关。
总的来讲,免疫系统的调节就是调、养、防、修、炼,平衡心态、积极预防、充足的睡眠、适度锻炼、系统营养。
“这其中,系统营养的补充尤其重要。”温铭杰强调,如果免疫功能某一方面比较低下,则需要一些特殊的营养补充,如牛磺酸、赖氨酸、磷脂等。同时,还需要一些调节性的营养,比如灰树花多糖、香菇多糖等,可以促使免疫系统的提高和完善。
如今,营养已经告别了营养素、一个营养组方而越来越多的体现在营养和代谢的关联上,它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点,系统的概念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蒋峰说,目前,系统营养研究主要是营养代谢指南、营养方案评价的准则、营养产品的科学设计思想、应用和健康教育。特别是在广泛应用上,主要包括了消化道系统营养、心血管系统营养、肝系统营养、肺系统营养、免疫系统营养、骨骼系统营养、关节系统营养和皮肤肌肉组织系统营养等,临床中大器官主要代谢的各个方面,这些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蒋峰透露,为推动系统营养的发展,启动了长程计划,着重开展以下工作。第一,制定系统营养健康标准,加入国际知识产权保护行动,目前已开始做准备工作了。
第二,开展科研的合作,加深与研究院所、医院、大学的合作,加深与协会和企业的合作,同时发挥大数据和互联网的作用,推进产学研合作。
第三,培育新一代科研工作者。举行大学生系统营养知识竞赛,设立系统营养奖学金,支持系统营养的科技创新活动。
第四,提升从业人员系统营养专业水平。建立系统营养与专业培训,包括考试评级和竞赛。
第五,鼓励和支持系统营养健康科普志愿者工作,建立科普志愿者队伍,设立奖励机制,组织志愿者的科普知识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