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预警机制探索

2018-12-06 15:32:55韩欣欣张庆芝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24期
关键词:中药学学业预警

翟 星,高 洁,韩欣欣,张庆芝

(云南中医学院,昆明 650500)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及健康促进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在数千年的传承和发展中,中药教育不断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和培养方式。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传统中医药产业大力扶持,建立了一批从事中药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高等教育机构。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专业设置逐渐拓宽,学科之间不断交叉、融合和渗透,初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中药学科课程体系和培养方式。

一、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和现状

中药产业的现代化发展,中药领域新学科、新行业涌现,需要一批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扎实的复合型人才推动中药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现阶段,大多数高等中医药院校设置的中药学本科专业,主要培养掌握系统的中药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从事制剂调配、生产技术、质量检验、行业管理、专业市场营销、药学服务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就业方向主要有三个,一是到医院药房从事中药调剂师的工作,二是到药厂、药检所等单位从事药物研发、检验工作,三是从事医药营销等工作。

“尽管中药高等教育作为中医药院校的核心专业之一,在中医药院校的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迄今仍没有得到社会以及各举办院校足够的重视与关注。对中药高等教育体系的构建,政策、法规的保障,学科、专业内涵与外延的界定,以及中药高等教育的知识传承、教育教学、人才成长规律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还远远落后于中医高等教育。”受历史条件、教育发展水平等多方面条件的限制,传统的中药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已不能够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需要,大学毕业生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中药类专业人才毕业生人数的剧增与医药行业就业市场的容纳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就业市场的变化,导致高等院校培养的中药人才已不能完全满足中药行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出现了人才就业与行业用人需求脱节的现象,中药学类专业毕业生存在就业困难,专业不对口,就业稳定性差,专业技能与就业岗位匹配度低使发展受限,医药营销成为最主要的就业方向等问题,甚至有的学生因为学习成绩差不符合学校教学管理要求导致留级、退学等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高等学校持续扩招,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学生人数增加使经费投入更加紧张,高校难以保证持续投入充足,使高等教育的总体资源配置,如教学科研设备、基础设施条件、生均教育经费、师资数量和质量、生均占有图书资料数量等不足。尤其对于中药学类专业来说,教学过程对于实验条件和实验设备要求较高,教育资源与学生人数不匹配使学生实际参与实验机会少,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不足,导致教学质量下滑。第二,部分承担中药学专业教育的院校和教学部门对于教学内部质量管理重视不足,管理方法和管理体制落后,不能适应新趋势,对于教学管理、教学改革的研究、投入不足,未能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内部管理,培养目标定位模糊,对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定位缺乏区分度和清晰度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第三,生源的质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由于高等教育发展规模过快,使生源的总体水平有所下降,表现在学生知识基础差、学习态度差、自学能力弱、学习主动性不强几个方面,教学质量的提高受到内在因素的限制。同时,高校相对较为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及家长对于学业要求有所放松,对于学业成绩的自我要求降低。第四,就专业本身的属性而言,医药学类专业承担着为人类生命健康保驾护航的重要使命,对于植根于中国传统医药文化的中药学类专业而言,要求熟练掌握和发扬传统医药文化的成果,引经据典熟练于心,同时又要结合专业发展趋势,具备基本的实践、科研和创新能力,学科门类庞杂,教学任务重,课时安排紧,导致学生疲于应付,对于专业学习的时间、精力难以集中。学校则普遍存在过于强调专业教育,忽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重科学素质而轻人文素质,导致学生综合表现能力不足。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既是承办高等教育的高校必须承担的使命,也是现代高等学校树立声誉、争创一流,保持长远、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因此,对于影响教育质量的各个因素都要进行有效的预警,防范教育质量出现危机,保证高校的教育质量。

二、人才培养预警机制

(一)预警机制释义

预警,即为预先告知可能发生的危险。预警机制是一种科学的监督管理方式,通过信息搜集、整理、分析,有效地评估可能影响质量的因素,避免产生不良的问题。

在高等教育领域,人才培养预警机制应主要从专业预警与学业预警两个方面进行区分。专业预警从人才培养的宏观角度出发,结合本专业的特色、优势和行业变化,通过对专业发展、行业信息、就业市场及所培养人才对于行业的适应情况等信息的收集整理,掌握人才培养质量的具体动态,针对当前的行业特色对培养情况做出预判。其目的在于对于教育方式起积极的提醒和督促作用,不断完善教育过程和监控体系,适时对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调整,起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适应行业发展的作用。学业预警则从微观层面出发,针对本专业学生个体的具体学习过程,在学生学业管理工作中,运用信息技术等手段,就学生的学习成绩、课堂表现、学习方法等具体内容进行收集整理,发现和识别学生的学业问题,并向其本人和家长告知,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业问题和学习困难进行紧急提示,告知学生本人及家长可能导致的如留级、退学等不良后果,同时通过帮扶措施,帮助学生深入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顺利完成学业。“教育质量预警机制,本质上是探讨如何将预警机制的构建理念运用到高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来的问题,这是运用教育管理控制理论对教育质量进行管理的有效途径。”

目前,国内对于预警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业预警方面,且研究起步较晚,近几年研究的成果逐渐增多,对于“学业预警”的作用和意义有了充分的认识。大部分高校对于学业预警有具体的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能够切实建立完善的、系统的预警制度的高校并不多。尤其是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采取不同的预警措施,以及“学业预警”服务于人才培养的机制,预警机制建设对于教学管理内涵式发展,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方面探讨较少。就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而言,专业预警与学业预警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于产业和行业发展的作用同样不容忽视。

由于对专业预警机制建设的研究涉及到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总体思路等宏观层面,学科主管部门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而作为教学和学生管理的学校主要从学业预警机制建设方面发挥作用。本研究主要着眼于学校层面,重点探讨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学业预警机制建设。

(二)学业预警机制建设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建立人才培养学业预警机制,能够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及时的检查与督促,便于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发现薄弱环节,针对实际情况调整学习状态,通过预警帮扶。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对于没有受到学业警示的学生,也能起到教育提示的作用。其次,学业预警机制建设也是对学科教学质量的评价,其目的在于对于教育方式起积极的提醒和督促作用,及时发现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适时对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调整,能够不断完善教育过程和监控体系,起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适应行业发展的作用。再次,建立学业预警机制还需要学校、学生、家长三方面建立密切联系,及时对学生的学业状况进行信息传递、意见交换,在帮扶过程中更需要三方面协同配合,对于建立家、校、生三方联动机制,共同发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协同作用具有积极意义。

三、中药学类专业人才培养预警机制建设的思考

“中药学学科的现代化、综合化,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及知识经济的兴起,对中药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目的不仅仅在于赋予学生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赋予学生综合知识和创新能力。”中医药院校不能盲目地依靠传统理念,培养单一化的技能型人才,而是要以新观念、新思维来审视未来高等中药学教育发展趋势。中药学类专业人才培养学业预警机制,以预警信息收集、整理、传递、反馈为手段,通过预警帮扶措施,以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状况的中医药人才为核心,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

第一,建立预警信息收集、管理和分析系统。建立畅通、完善的信息收集系统是预警机制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一个多层次、多渠道、持续性的预警信息收集系统是预警机制建设的关键。承担中药学专业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部门,要建立有效的信息收集机制,疏通信息渠道,及时收集、更新有效信息。建立学生学习情况信息收集机制,及时跟踪学生在校的出勤、选课、学习、成绩、学分、绩点等方面的情况,收集学生的学籍信息、考试信息、成绩信息、违纪信息,建立学生学业管理的指标和量化标准,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如学业成绩和情况不达标就要给予相应处理。

第二,建立预警信息沟通反馈系统。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学生个人及家庭三方的共同作用,信息的及时沟通与反馈是调动三方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的关键。当学生的学业情况出现问题需要进行预警时,学校要及时对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具体情况向家长进行充分沟通,将学业情况及依据教学管理规定可能产生的后果告知学生本人及家长,确保学生本人及家长了解具体情况,引起重视,同时获得学生及家长的反馈意见,以便于协同合作采取有效的帮扶措施。在与家长进行信息沟通的方式上,要确保行之有效,目前大部分高校所采用的电话告知和邮寄预警通知书的方式均存在不足。电话告知能与家长进行直接的沟通,但难以直观地呈现学生学习表现的具体情况及学校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家长对于预警的内容仅能从言语中获得一个模糊的认识,且语音交流对于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意见难以收集汇总。邮寄预警通知书直观、清晰、明了,信息便于收集,但部分学生家庭地处偏远山区,且通讯地址模糊不清导致预警通知书难以通过邮寄按时送达。因此,高校应建立预警信息沟通反馈的工作制度,采取电话告知、邮寄预警通知书相互配合,同时运用网络新媒体交流进行补充的方式,确保及时将预警信息准确、直观地告知家长。

第三,建立预警帮扶系统。帮扶措施的建立和完善是预警工作的重点和目标,中药学专业教育的教学部门应建立完善的预警帮扶机制。一方面,引导学生在专业学习中不断反思和总结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与学校的教学要求形成对照,及时发现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制订学业补修计划,适时调整学习方法。另一方面,与预警学生存在较大问题的科目的任课教师取得联系,对于学生普遍认为难度较高、知识点不易掌握、考试成绩普遍较差的科目,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重点讲解和强化训练,完善教学方法,适时跟踪学习情况。帮助和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督促学生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在学习上,进一步提高学习成绩。加强学校、学生、家长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帮助学生和家长了解学业情况和在校表现,共同发挥作用,扎实专业学习。同时,需为学生提供思想和心理辅导,避免学生产生过大的学业压力。

第四,建立预警跟踪与档案保存系统。学业预警机制要充分发挥作用需要对预警学生进行学业情况全过程监控及持续追踪。学业监控贯穿于被预警学生的学习全过程中,预警后每个学期的期初、期中和期末,对每门课程的成绩和出勤情况进行动态监控。建设学校—二级教学部门(二级学院、系部)—教研室三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二级教学部门—教研室—学生、家长三级教学质量反馈体系,在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教育质量标准所规定的知识点组织教学,实行教学全过程的质量监控。持续追踪是指在预警流程中,在教务管理系统中建立学生预警信息档案,有关人员在每次沟通后填写预警沟通记录表,持续追踪学生的学业变化情况,为改进沟通方法提供资料。同时,家长或学生的反馈意见也可通过网络上传并储存在文档记录中,以便于及时查阅了解情况。

中药学类人才培养预警机制,本质上是探讨如何通过预警机制的建设,来提高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推动中药学专业人才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问题,通过提升教育质量、优化结构来获得办学效益,从而获得长远的发展。预警机制的建设是运用教育管理控制理论对教育质量进行管理的有效途径,对于完善中医药院校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能够发挥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中药学学业预警
艰苦的学业
临床中药学学科简介
临床中药学学科简介
现代中医药(2021年5期)2021-09-28 07:01:04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中学语文(2019年34期)2019-12-27 08:03:46
法国发布高温预警 严阵以待备战“史上最热周”
今日农业(2019年12期)2019-08-13 00:50:02
园林有害生物预警与可持续控制
现代园艺(2017年22期)2018-01-19 05:07:01
机载预警雷达对IFF 的干扰分析
35
预警个啥
小说月刊(2014年11期)2014-04-18 14: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