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政策的探索与反思

2018-12-06 15:32:55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24期
关键词:退休年龄失业养老金

张 尹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 210044)

国际上把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的国家和地区称为“老龄化社会”[1]。而根据中国人口信息研究中心的预测来看,其实上我国早在1998年便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庞大的老年人群体使得国家每年不得不支出一笔巨大的财政来给他们养老,这越来越大的养老金缺口让国家尤为头疼。由此提出制定的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在社会上引起热议,不少专家、学者对中央的这一决定拍手叫好,认为延迟退休或可解决目前存在的部分社会矛盾,促进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当然,也有相当多的民众对此表示怀疑和不理解,甚至抱着不支持的态度,在他们看来,延迟退休政策一旦施行可能会损害他们自身的利益,给家庭和生活带来一定的困扰和麻烦。面对如此争议,对于延迟退休政策是否可行以及如何实施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延迟退休政策的有利之处

1.减轻国家养老金负担。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85亿人,占总人口的13.7%。预计到2013年底,中国老年人口总数将超过2亿,到2025年,老年人口总数将超过3亿,2033年超过4亿,平均每年增加1 000万老年人口。如此庞大的老年人群体,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国家每年要为他们支出大量的养老金供其养老,致使我国财政不堪重负。所以面对如此尖锐的问题,对于延迟退休政策的顶层设计或可解决这一难题。因为人们法定的退休年龄提高了,民众在岗位上工作的时间就会延长,那么国家在养老金的发放上也可以延缓几年,缓解国家财政的负担。在另一方面,通过延迟退休,民众领取养老金的时间延后并且缩短了,同时,他们还需要多缴纳几年社会保障基金,“这样‘开源节流’,社保基金的缺口可以慢慢地弥补,这也是长期探索得出的最好方式。”[2]根据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的预算,我国退休年龄每延迟一年,养老统筹基金便可增长40亿元,减支160亿元,减缓基金缺口200亿元,可谓大有裨益。

2.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我国在经过社会经济、医疗、卫生事业等的大力发展后,人均预期寿命大大提高,而且人们的身体健康状况也明显改善。从我国目前的退休年龄来看,许多人在其仍有大量人力资本剩余或者事业处于上升期时不得不离开岗位,这对于国家、企业和个人来说都是对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现行退休年龄对人力资源的浪费,更多体现在个人的教育投资上。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是人力资本链上最为关键的一环,而个人技能的获得是要通过长期的教育和培训的,“因此推迟退休年龄增加工作年限,使劳动者教育投资的回收期延长,将促进劳动者增加教育年限,提高平均教育水平,有利于全社会人力资本存量的提升。”[3]随着教育年限的增长,人力资源的耗尽期会逐渐后移,在人力资源存量依旧很多的情况下退出劳动力市场,无疑会造成全体社会人力资源的浪费。在延迟了法定退休年龄后,个人可以更多地回收以往投入的教育资本,企业也是保留了大量有经验的老员工,充分发掘他们的人力资源,为企业创造财富,“尤其是技术工人、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面临退休时正是知识储备和工作经验最丰富的年龄,在这种状况下退休,其实是一种人才浪费。若在劳动者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延迟退休,能够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4]。

3.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根据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规定来看,我国退休职工获得的养老金是低于工作时的工资的,而且基础养老金只相当于本地区上一年度在职职工平均月工资的20%。所以,很多老年人在退休后靠着一点微薄的养老金,生活上难以为继,他们不得不再去寻找其他工作来提高家庭收入,改善生活质量。可是由于年龄的问题,大部分老年人再就业的愿景往往是落空的,再加上我国长期推行的计划生育政策,许多家庭都是一对夫妻要赡养两对老人,过高的家庭养老金的支出让许多家庭苦不堪言。国家通过适当地提高退休年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这种家庭矛盾。一方面,老年人在职工作的时间延长了,他们所获得的收入自然就增加了,家庭的生活状况也会好转,还减轻了子女抚养老人的压力。另一方面,老年人晚几年退休,那他们无所事事的时间也会缩短,在工作中他们有了追求和动力,精神世界也不会显得空虚,人就容易变得乐观,可以有效地改善老年人抑郁的病态状况,恢复其健康的心态,给家庭重新带来快乐和温馨。

二、延迟退休政策的不利之处

1.短期内加大就业压力。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我国因为长期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在不远未来的某段时间里,我国会出现市场劳动力短缺的尴尬境地。所以延迟退休政策无疑可以缓解那时的矛盾,但是就目前来看,此政策或许会损害多数当下人的利益。据统计,2017年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795万,而2018年,中国将有820万名大学生毕业。逐年增加的毕业生数量以及社会上累积下来的待业和失业人口,让我国的就业问题一直被人民所诟病。一旦提高退休年龄,势必导致更多的人无法就业,因为岗位上原本要退休的老员工被保留了下来,那么企业上就空缺不出职位,自然也就无法再招进新人。我国目前的就业岗位数和待就业人口数是不匹配的,待就业人数远多于岗位数,而且我国多数民众不认为自主创业是一种自谋出路的好方法,尽管国家近几年大力支持自主创业,但是风险也是极大的,毕竟民众所能得到的资金和资源极其有限,在经营管理、法律保障等方面的经验也是欠缺。在这样的情况下,大部分人自然选择国家或者企业提供的工作岗位,一来无风险,二来收入也稳定。这样看来,在我国目前就业形势严峻和待就业人群观念未转化的局面下,延迟退休带来的可能会是更尖锐的社会矛盾。

2.危害老年人身心健康。在上文中我们提到过我国的人均预期寿命大大延长,男性预期寿命平均达到74岁,女性预期寿命更是高达77岁。这项数据甚是喜人,因为人均寿命的提高表明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建设颇有建树,也意味着我国人均可以付出的劳动时间和劳动力的大大增加,能够更好地进行生产工作,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但需要注意的是,长寿不代表着健康,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许多老人随着年岁的增加,自身的各种疾病也是日渐严重,虽然活得时间久了,可是能够劳动的时间却并未变多。单从人均寿命来看,延迟退休是可行的,但是仔细比较下来,这一方案还有待商榷。我们所熟知的老年疾病如“三高”、心脏病、糖尿病等一直困扰着老年人健康问题,它们缓慢地摧残着老年人的身体,最终拖垮他们。我们在延迟退休的同时,也在危害着老年人的健康,由于身体机能的下降,老年人对于曾经得心应手的工作也会感到心力疲惫,繁重的工作会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导致各种疾病的加重、复发甚至猝死,此类事件屡见不鲜。无论是体力劳动者还是脑力劳动者,在健康状况大不如前的条件下继续进行工作显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所以国家在利用延迟退休政策解决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3.带来了新的财政负担。我国制定延迟退休政策除了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不足问题,还有一部分原因是为了缓解我国财政在发放养老金上的困难。国家通过延长人们缴纳养老保险的周期,缩短养老金的领取时间,利用时间间隔来逐渐填补当前的养老金缺口。所以,延迟退休政策可以稍微地缓解当下的养老金发放困难,但是最后这笔资金还是会返还到劳动者手中的。由于人们领取养老金的时间缩短,人们对养老金的待遇会有更高的要求,国家甚至会比原先需要更多的养老金来发放。“而且,由于当期退休年龄的推迟会造成失业者的相对增加,养老金当期支出少了,但是取而代之,失业金和救济金的支出则增加了。”[5]本来我国社会上就存在很多处于边缘化的失业者,再加上一部分毕业即失业的研究生、大学生,退休年龄的提高无疑在一段时期里会给他们深深地打上“失业者”的烙印。这么看来,领取养老金的人是少了,但是需要领取失业救济金的人却大大增加了,又给国家造成了新的财政负担,可以说是得不偿失。长期下来,不仅养老金的发放量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失业救济金等社会保障补助,国家自然不愿意看到这种现象发生,这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是违背了延迟退休政策制定的初衷。

三、基于延迟退休政策的建议

1.完善医疗、卫生事业,保障人民健康。随着人口预期寿命的提高,人力资源殆尽的时间也相应地后移,人们可以提供社会财富创造的时间随之增加,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各种各样的老年病。我国多数老年人因为年轻时不重视健康规律,晚年不注重运动,所以身体状况多是每况愈下。即使可以继续进行工作,由于身体状况的影响,工作质量会大打折扣,同时增加了老年人疾病迸发的几率,极其危害老年人身体健康。那么,国家在需要老龄群体为国家建设付出的同时,必须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为老年人继续工作提供基础保障。国家可以在老年人疾病领域多投入人力、物力,尽快解决老年病这一难题,让老年人在工作时不再受心脏病、高血压等的影响,降低老年人猝死几率。同时,多组织各地医院医生在各个地方科普健康生活的常识,免费为老年人进行体检,及时告知老年人身体状况,让他们了解自己平时需要注意什么,向他们传达健康生活理念,防患于未然。在这样的条件下,有了健康身体作为保障,那么“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口号又何愁其不实现。

2.增加劳动、就业岗位,避免社会矛盾。延迟退休政策最让人担忧的地方莫过于对工作岗位的挤压,我国庞大的失业群体已然形成,再加上每年新增的大学毕业生、研究生人口,对于工作岗位的需求量不可谓不大。但是,延迟退休就意味着老员工在原岗位的工作时间更长,在一段时间内会有更多的人处于待业状态。这样的情况不仅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而且也会增加失业保险金等社会保障补助的支出,同样是给财政带来了负担,得不偿失。所以,国家应该考虑从产业结构、企业性质、民间资本等入手来解决问题,因为目前的岗位数基本是固定的,要缓解就业困难的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增加劳动岗位。我们国家目前的产业结构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来说仍属落后,第一、二产业比重较大,第三产业比重略小,要是扩大第三产业的比重,缩小第一、二产业规模,将会有许多岗位被创造出来。不仅如此,我国还可以大力扶持民间产业,鼓励自主创业,通过民营企业的扩大生产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我国之所以就业形势严峻,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我国就业者的择业观念依旧停留在选择国企、事业单位等观念上,对于民营企业和自主创业的兴趣不大,这导致他们的待业和民营企业的后续力不足。既然我国的民营企业和自主创业市场有巨大的空间,那么国家可以大力扶持其生长,提供更好的待遇,把工作岗位创造出来,让更多的人有业可就,有业愿就。

3.健全失业保险等制度,维护社会公平。从长远角度来看,延迟退休政策是一项有利于国家民生的政策,在解决国家尴尬的同时,也能给个人提供利益之处。“从事脑力劳动的劳动者由于身体劳累程度低,并且退休后对工作绩效的影响较小,因此愿意延迟退休。而对于那些身体素质要求高的体力劳动者来说,年纪越大体质越弱,延迟退休严重影响工作绩效,因此不愿延迟退休。”[6]既然不愿意延迟退休,而且身体也不允许他们继续工作,对于他们来说,唯一的出路便是选择失业。失业之后由于年龄等原因让他们很难再找到工作,而距离领取退休金的年限也变长了,那么在这段职业空白期,国家若不调整社会保障制度,他们的生活必然会困苦不堪。除他们之外,社会上本来还有一大群失业人群,他们由于主观或者客观的原因不愿就业或者无法就业,他们所期待的便是早日到达退休年龄,领取稳定的退休金来安家度日。不考虑国家、社会等因素,单从这一点来看,延迟退休政策无疑是给他们雪上加霜。虽然他们多数人处于社会的边缘,但是国家是不能将他们遗忘掉的,在用延迟退休政策保障了国家和部分人的利益的同时,也应当完善我国失业保险等社会救助制度,延长失业救济金的领取时间,让更多的人不至于生活无以为继,保证整个社会的公平与稳定。

猜你喜欢
退休年龄失业养老金
失业保险金领取使用指南
工会博览(2024年5期)2024-03-04 06:36:08
世界主要经济体 退休年龄都定在了65岁及以上
自我保健(2021年4期)2021-12-04 04:10:44
Four-day working week trial in Iceland
失业预警
当代工人(2018年9期)2018-07-21 08:14:22
浅谈退休年龄和养老保险相关问题的思考
商情(2012年48期)2017-11-08 16:37:38
无人机 会有时——飞行员的失业时代
延迟退休年龄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基于确定缴费型养老金最优投资的随机微分博弈
养老金也可“弹性”领取
福利中国(2015年1期)2015-01-03 08:40:56
养老金并轨之门缓缓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