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兴华 向东梅 张伟军 俞家海
(六盘水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贵州 六盘水 553000)
灿烂的中华文明,孕育了影响人们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丧礼习俗和很多习俗一样,都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出现的。最初人们并不安葬死者,后因古人迷信“鬼”是灵魂变的,相信独立存在的“鬼魂”具有超人的能力,对它产生了无比恐惧的心理,进而演变为鬼魂崇拜。为避灾求福,古人改变了对逝者的轻视,并根据他们对“鬼魂”在“阴间”生活的种种幻想,妥善处理死者的遗体,并举行相应的宗教仪式,丧葬习俗就应运而生了。
丧葬的仪礼是人的一生中较为隆重的仪礼之一,而丧礼习俗是这个节日的曲目。纵观传统葬礼的整个过程,可以看得出,丧葬礼仪在习惯上被认为具有两方面的功能:一是斩断已故者与生人的联系,使已故者的“灵魂”得以安息,免受磨难;二是生者在主观上设想一个美妙的世界,这种美妙的幻想可以把已故者的“灵魂”吸引过去的同时也带来生者精神上对未来生活的珍惜和向往。在当今经济腾飞的时代,在农村一些地区,人们的精神文化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之间的不平衡、不充分性显现,传统丧礼文化一定程度的异化就是这一状况的体现之一。所以针对当下许多地方出现的对传统丧礼的异化现象,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丧礼文化价值观、精神家园的建构促进传统丧礼文化在正确的轨道上前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受空间的地理限制,苗族各地各支系的在形式上可能有所不同,但就其哲学上有关生死观的含义来说,都是一致的。丧葬礼仪不仅是历史生活的沉淀,还是现实生活的象征。大南山苗族传统丧葬礼仪具有以下形式:
(1)临终:在亲人将逝世时,如果其有子女的由子女在旁伺候,如果尚无子女或子女不在的由亲友在旁代行。须注意的是,此时将逝者身旁一刻不能无人,一是为了随时端茶倒水让其尽量舒适,二是为了了解其逝去时的时间。
(2)鸣枪报丧:病人一“咽气”家人就要在门前连发三枪(只装火药,没放弹丸的火药枪)向村人报丧。村人一听便知是谁家某某有人离世,需要去帮忙。之后就有人去请巫师,如实报告病人的死亡时间,巫师就可以根据时间推演是否吉利。此外,因为在民间传说中“妖魔鬼怪”多怕巨响,鸣枪也有驱除妖魔让死者去往“阴司”之路更顺畅的意思。
(3)沐浴更衣:鸣枪报丧之后,为了表示死者去得干净,要立刻脱去死者衣裤,由同性的亲人用一块新的白棉布用温水沾湿之后擦拭亡者的身体,之后再换上新衣新裤(裙)、新袜新鞋。衣服都要在此前准备好,不能有铜质纽扣而且必须是单数。包头巾或裹脚布须反向包裹即逆时针,洗尸水不能现在倒。
(4)停尸:尸体停放的位置各地略有不同,有的地方,将尸体横放置于香火之前,有的地方让尸体脚朝大门停放在堂屋的左右两侧的中柱边上。停尸床由两个粗制的三角凳子之间横放三块木板组成。按亲友的远近关系,由近亲到远亲的次序铺上亲友送来的兜单,在移尸的过程中,尸体必须从中柱的旁边移到堂屋,到堂屋后由巫师进行仪式将洗尸水倒掉。死者头下枕着纸钱,头部方向放一盏意为引导死者到阴间去的日夜不灭的长明灯(灯油为菜油或茶油)。在旁边还要有一只大红公鸡,目的是为了给死者报晓。在死者的脚部方位还要放一只香斗,香斗其实是在一只古斗里盛满谷子,插上香,如此称为香斗。由死者的儿子或女婿坐在香斗旁边,不时添插香柱,保证烟火不断。此时在逝者的旁边放置一条长凳,由其女儿或其他亲人站在长凳上。他们现在需要拿着用米心草扎成的拇指粗细的草把,在死者的脸部,胸部来回虚扫。这是给死者驱蚊的意思,也是表示女儿对父母放孝敬和哀悼。
(5)买水:买水,是指拿一块长六七十厘米宽三四厘米的杉木的一头削尖,另一头划破,在剖口上夹一些麻。还有事先准备好的一个用一块长二十三四厘米宽六七厘米厚三四厘米的杉木快制成的前底木槽和一根留有竹节的新鲜竹筒。买水是在停尸之后请巫师立刻执行的。巫师在所需东西准备好之后剪下亡者的一些指甲和裹尸布上的一小块布,将一起它们夹在堂屋的中柱上。表示逝者如果此后路上不顺可以通过中柱回家,不至于“流落”在外。接下来,巫师拿着准备好的杉木快插在河边或者井边,在下面放一点银子,表示买水。巫师一边念买水的巫词,一边撒下几粒米,之后将水放在水槽和竹筒里,将由一个中年男子带回家中,这个人就是“掌水”。掌水与巫师回到家中后把水放在灵床下面,这水是不可以被踢翻的,巫师将买水的银子交还给主人。
(6)杀生: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作为一个农耕民族,猪牛自然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在丧葬中杀猪杀牛毫无疑问是一个重要的部分。杀猪杀牛有两个目的,首先,人们认为猪牛有魂,逝者可以把猪牛的魂带到另一个世界去饲养,其次,也是为了款待亲友。因为是要给逝者带去“阴间”的,所以对牛的要求自然是十分重要的。牛要长相威武,个子高,角门宽,善于角斗。对于猪,首先要排除五爪猪,其次要膘肥体壮。在苗族中存在牛崇拜文化,所以在各地区,苗族杀牛时其形式尽管多样,但都是十分庄重的。
(7)吊丧:确定亲人死亡之后需要通告四方亲友。首先是女婿家将兜单布送到,这是入殓必须的,之后就是邀请家族叔伯兄弟一起去吊唁。女婿家还要准备一只小猪和10千克左右的白酒以及香、纸、蜡烛和鞭炮。如果家庭比较富裕的可以请一些人吹着唢呐。以前因交通不便,吊唁的人都是提前一两天出发的,去的妇女还需各带一张自织的宽二十厘米左右长三十三四厘米左右的花布,送给死者殉葬。死者家还有一个“布肉”的过程,就是送给女婿一肘肉;其他亲戚则是五六节的猪或牛肉;关系较远的则是二三两的生肉。如果死者长寿有福的,子孙较多的,客人可以自取一个壶或碗拿回家,希望可以像亡者一样子孙满堂,福寿安康。
(8)闹丧:这与苗族的尚巫及鬼神崇拜有关。闹丧的形式较多,包括:歌舞闹丧、唢呐闹丧、芦笙闹丧、笙鼓闹丧。在歌舞闹丧中,《焚巾曲》的地位最为重要版本也较多。歌唱《焚巾曲》还要有其他的背景布置。《焚巾曲》总共有1370余行,分为九个部分。
(9)挖墓穴:一般苗族家庭都有公共墓地,在挖墓之前由巫师向山神买地。买地所用的贡品有一碗糯米饭,一壶酒,一块猪肉,一些银子及香,蜡烛和纸钱。仪式举行之后众人分食烤肉。
(10)送丧:在送丧队伍前后依次是掌水、巫师、吹鼓手、灵床、背腰萝者、亲朋好友。
(11)入殓及葬仪:棺材放入墓坑后将兜单铺好,将亡者衣物及身体整理好。
(12)后续仪式:入殓安葬之后,还有送魂、招魂、复山、满月、走客等仪式。
我国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一向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对任何文化传承来说都是适用的,每一种文化的诞生与发展都有着一定的历史经济背景及历史传承以及区域的地理地质因素等。正所谓时移世易,世间唯一不变的真理就是一切均在变化之中,这世界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丧礼文化要发展,就必须创新,但是,绝对不是消极的扭曲传统丧礼的积极本意。
2.1.1 丧礼活动流于形式
文化重在内涵而通过不同的形式进行表述,由于当前经济社会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的加快,使得在农村的丧礼活动中形式化过于严重。亲人逝去,无论多大的年龄,即使到了所谓的“百年”高龄,但总归是一件令人伤心的事情,办丧事本来就是为了表达悲痛之情,但在一些农村地区却变了味道。丧礼活动过多重视形式的隆重而忽视了其文化的本意。甚至在极个别农村丧礼活动中花钱举办“脱衣舞”的淫秽表演。
2.1.2 对鬼神过分崇拜明显
“对鬼神敬而远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这种在农村代代相传的思想并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得到进步性的改变。丧葬是生死的礼仪,是对生的祝福,也是对死的寄托,生避免死,死庇佑生。不管生死都是对鬼神的崇拜,有了崇拜,也就有了敬畏。近世对于传统习俗的破坏,受到现代文化的影响,更多的村民停留在功利崇拜层面,有问题解决不了要么就向鬼神求助,要么就怪祖宗坟墓风水不好,在调查过程中了解到,大多数村民对鬼神有着很高的崇拜感,说明鬼神崇拜的教化在农村还占有较大的作用,也影响着大多数村民的行为习惯。
2.1.3 传统丧礼本意逐渐流失
丧礼,是我国固有文化中最精密的瑰宝,自古以来,一直受到知识分子的重视。从《礼记》以下,历代有关礼学的著述中,都是以丧礼、丧服所占的篇卷为最多。近年来,由于经济繁荣,商品经济发展迅速,一般人的生活节奏变得紧张而快速,对于过去许多就礼俗,产生了不合时代的感觉。特别是丧礼,一是由于繁琐费时,二是许多人不了解这些仪式的意义,完全由专业人士布置,进而对那些似乎不必要的形式感到无奈。在这样的情形下,很容易产生排斥心理,进而想要简化相关程序。总的来说,是现代人对“礼”的形式不了解。所谓‘礼’并不是指那些礼仪的形式,而是寄托于这些形式之上最初设计的用意——“孝道”。任何一种礼制的形成,一定有其设计的合理构想,而这种礼制得以流传保存,也有其适合生活的方面。
2.2.1 物质追求与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
经济人类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的各种经济生活、经济制度及其演化规律的人类学分支学科,它以人类的经济行为为研究对象,但又不等同于经济学。
经济决定文化的同时文化又反作用于经济,不同特色的文化对经济有着不同的影响,对一个民族的发展的起着不同作用。个体、群体对经济利益的盲目追求,过度向往物质享受和经济富足,使现代人身处于过度追求经济发展的深渊,这从一方面导致一个民族在精神扭曲、文化根基薄弱和道德情感缺失等方面的危机,也就造成了文化异化。从这样的意义上说,经济与文化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不同程度的经济发展是文化异化产生的直接原因。
2.2.2 亚文化对人的观念的异化
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的价值在于通过塑造特定形态的人来影响社会的发展,而一旦发生异化,它塑造出来的人就是畸形发展的人,进而构成畸形发展的社会。大众的思想意识受到亚文化影响,在追求消费的过程中不自觉地丧失独立思考、判断和选择的能力,进而导致原本价值的流失。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更注重感官受到的强烈冲击感,而不去深究其背后的意义。近年来,在个别农村举办丧礼活动的过程中,邀请歌舞团以“艳舞”的形式闹丧,注重扩大丧礼规模,老人在世时人文关怀淡薄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对丧礼的认识逐渐失去了现实的基础,剩下更多的是攀比的表意性。
2.2.3 农村“空心化”
农村的“空心化”是当前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象,主要表现在农业生产没有吸引力、农村生活活力的缺乏、村庄格局协调性不足以及农村传统文化无法延续,而导致农村劳动力、资金和土地的非农化。本文侧重于的影响。在交通体系改善、人员互动增多和信息网络覆盖面扩大等因素影响下,外部文化渗透农村的速度加快,乡土文化趋于边缘化,家庭意识趋于淡化,恋土情结趋于弱化,延续几千年的乡土文化有逐渐消失的危险。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和外来思想的进入,越来越多的年轻劳动力搬离原有住址,老一辈的传统手艺、当地的一些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着无人继承、边缘化的危险。农村“空心化”成为传统丧礼文化异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2.2.4 民俗异化
中华民族一向注重孝道传承,“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举行祭奠仪式无可厚非,但奢靡的丧葬仪式,是一种追求面子的炫耀性消费,究其本源还是攀比心理在作祟,不仅浪费社会资源,而且败坏社会风气。另外,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脚步的加快,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商业味越来越重。同时,丧礼活动中的礼尚往来成为部分人送礼拉关系的有力借口,本是悼念逝者的场所也因此成为了滋生腐败现象的温床,也成为民俗异化的原因之一。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传统丧葬礼仪的变革是势在必行的,但不是对传统丧葬礼仪的全盘否定。从上文的介绍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传统的苗族丧葬礼仪是十分庞杂的,但其中表达的对亡者的思念以及对生人的祝福是十分浓厚的。在新时代丧葬礼仪中我们首先要抛弃其中的封建迷信部分,比如关于鬼神的过分崇拜等。新时代的丧葬礼仪中有以下准则是应该遵守的。
深入学习宣传和广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传递“以勤俭节约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价值理念。推动核心价值观在落后农村地区的落地生根,大力建设核心价值观传播的主要阵地,切实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明素质,大力倡导婚丧嫁娶等一律简办,要打造一批远离陋习、勤俭节约的特色文化试点。各级领导机关要加强监管力度,强化人民的教育领导,引领群众树立正确的消费心理,积极投身建设美丽家园,大力弘扬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推动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我国在传统思想文化中,有着在世世代代的生产生活中所形成和传承的三观,最核心的一部分已经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这些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伫立世界之林,而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标识。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精神文明建设跟不上物质文明建设脚步,所以,要促进物质与精神的同步发展就必须唤起全民族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农村丧礼文化中充分体现出我国传统孝道文化,孝道文化是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对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积极引导作用。
这意味着,人不应该只满足于以自发的方式处于一种文化之中,而应该自觉对它进行反思,对其积极方面进行维护和宣扬,对其消极方面要清楚甄别并加以抛弃。农村传统丧礼文化由来已久,举行丧礼也不是中国一家所有,对于其中表达对逝者的缅怀之情和积极的文化部分我们应该予以保留,也应该对丧礼文化积极探索,这不仅可以增强地方文化的自豪感,也可以为中华文化的创新发展注入活力。
对于传统丧礼文化,不能简单地完全革除抛弃。不然,今天我们使之变异消失容易,明天要让它从博物馆里活起来就难了。死亡是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对于死亡,我们不能逃避,要正视它。传统丧礼文化存在了几千年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对于传统丧葬礼仪重要的是继承其中的正确生死观、哲学观及对“孝道”的教育作用。但是,关于传统丧葬礼仪中的“鬼魂”,“阴间”等观点,我们必须批判。如果现在我们还相信这些,那就是不智,是愚昧,是历史的倒退。我们要考虑的就是关于丧葬礼仪形式上的继承问题。如上文所提到的,我们可以看出来,苗族的传统丧葬礼仪中还是有许多冗杂的,封建迷信的,以及较危险的,对环境有害的环节。在丧葬礼仪中的“临终”、“沐浴更衣”、“停尸”、“闹丧”等环节可以批判性继承。在“整容”、“杀生”环节中存在对死者身体及对动物的杀害,这是我们要抛弃,或改变的。“买水”、“买地”、“招魂”等环节中存在的消极因素较多,这些也是我们需要放弃的。
在传统丧葬过程中,需要在形式上重点注意的有关死者葬地的选择和其可利用性和占用时间以及在丧葬和祭祀过程中存在的火灾隐患。其中第一个是国家推行火葬的重要原因。的确土葬是存在占用可用耕地、建筑用地等。在修建道路过程中涉及到的关于坟墓的迁移问题,处理不好往往会造成极大的冲突。但我们也要正视在推进火葬过程中存在的不人道的行为。比如,有人将别人已经下葬的亲人挖出来焚烧,有的老人为了能够土葬而在政策未下达之前自杀,相信没有人希望这种事发生,具体可参考福清龙田镇建立了生命公园。
丧葬礼仪对精神家园建构的作用十分明显。首先,合理的丧葬礼仪流程、形式,有助于人们对健康生死观的塑造,进而影响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复杂的,每一个人都活在一个巨大的社交网络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网是环环相扣的。人死之后与生者的关系并没有完全隔断,人们希望通过丧葬的形式来加强这一联系,在丧葬过程中家族成员的互相帮助也是加强家族成员团结的一个过程,婚丧嫁娶也有出于加强家族成员团结的考虑,因为只有大家团结在一起才能渡过以后生活中的各种难关。其次,在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依赖性不再局限于家族,所以有时听到一些“人情味淡了”之类的话,就是由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的转变。人民在各种活动中建立的各种关系,对个人而言是更重要的。所以,出于现实的考虑,丧葬礼仪中家族成员的相互联系的作用也开始淡化。出于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在丧葬礼仪的改革中,也要删减一些不必要的仪式、活动,这样也可以节约一些资源,同时在丧葬礼仪中同事、好友、师生的相关仪式也有必要增加,在平时与死者接触较多,较为亲密的人也需要一些仪式寄托自己的哀思。
[1] 罗义群. 苗族丧葬文化论[M].北京:华龄出版社, 2006,06.
[2] 吴一文,覃东平. 苗族古歌与苗族历史文化研究[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 2000,06.
[3] 田蓉.关于文化异化问题的思考——从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到文化异化[D].大连:东北师范大学,2007,05.
[4] 罗康隆,田广.论经济人类学在中国本土化实践及理论贡献[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3).
[5] 许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阐释 《路德维希 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解读[M].北京:现代出版社, 2016.
[6] 石莉芸,李云兵. 苗族[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 2014.
[7] 史宏拯. 云贵地区的苗族迁徙及丧葬文化初探[A].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少数民族史及史料研究(三)——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19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