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肇圻
上世纪50年代,为开展沿海运输,我国在波兰订造了四艘1600吨级的货船。按照常规做法,造船厂把船建成后,船东要去船厂进行验收。而在这四艘船的造船合同中有一个特别的条款,就是船舶建成后,由船厂负责将船开到订船方所在地,即广州港。船到广州后,由广东省航运厅组织验收并经营,编入南海系列。《中国船检》杂志刊发过的“往事拾遗之三”中提到的“南海136”轮就是其中第一艘。另外一艘是“南海147”轮。遵照支援越南解放战争的指示,另两艘送给越南。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越南人民革命尚未取得完全胜利,越南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由北往南推进。我国支持越南共产党的物资,通过胡志明小道运输,面临重重困难。如果通过海运,既可缩短路程,还可以增大运输量。当时,有两种方式可供选择,一是用拖轮拖带驳船,这种方式有一定安全风险,因为海上不仅有风浪,而且被拖带的驳船或几艘驳船捆绑成船队左右摆动。另一种方式就是用小吨位、浅吃水的货船,靠近岸边行驶。
送交之前,安排进船厂进行了简单修理,主要在生活设施方面作了点调整,以适应越南人民的生活习惯。同时,定了船名“和平”和“友谊”,和平寓意是“希望越南解放战争早日取得胜利,人民过上和平幸福生活”。友谊则是“表达同志加兄弟的情谊”。由船舶检验局广州办事处签发了船舶适航证书。
由于事件距离现在年代久远,加之当时条件所限,很少记录,很多细节都被历史的尘埃所淹没。一位耄耋老船检人偶然看到一段文字记载,大意是1960年(大约是4月),越南政府委托为他们“和平”和“友谊”进行法定检验,发给各项证书。这是船舶检验局第一次接受外国政府委托,签发检验证书。看了以后,觉得很诧异,问了几个在北京的老船检,都说没有印象。
那个年代,全国人民意气风发,正在努力恢复国民经济。1958年毛泽东主席发出建立海上铁路的号召,对造船和航运从业人员是极大的鼓舞。交通部关于成立中国远洋运输公司的报告,1959年3月24日得到国务院批准。4月4日,国务院又批准交通部关于悬挂我国国旗船只航行国外的请示。这意味着美国对我国的封锁即将打破。我国远洋船舶只能悬挂外旗的时代行将结束。我国自营船队即将起航。
我国远洋船舶悬挂五星红旗走向世界,船舶持有的证书怎么办?继续委托苏联、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代发国际航行船舶证书?谢中峯局长在局务会上指出,挂中国国旗,自然应用中国船舶证书,这是国家航权,也是船舶检验局的职责。养兵千日用于一时,正是我们发挥作用的时候,我们努力工作了那么多年,应该拿出合格的成绩单来展示自己。海船检验处开了几次专题会,都认为这是必须完成的任务。
那个时候,国际上生效的两个公约,一个是1930年国际船舶载重线公约,二是1948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
1930年国际船舶载重线公约。新中国成立后,中央的政策是:凡是归中国参加的国际公约,都要逐个审查,逐个决定是否追认。
1957年时任船舶登记局(1958年更名为船舶检验局)局长的张致远主持了上报工作,1957年10月23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根据国务院周恩来总理的提议,审议了交通部上报的这个公约,决定予以承认,船舶检验局根据此决议制定了海船载重线规范,报经交通部批准,自1959年1月1日起生效。同时,还根据公约规定印制了带有国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船舶载重线证书。正式的证书,有效期四年,由船舶检验局局长签发。如有需要,船舶检验局各办事处主任可以签发临时证书,有效期最长半年。办事处应将签发的临时证书副本报船舶检验局换发正式证书。
我国是这个公约的缔约国,签发这个公约规定的国际船舶载重线证书,自然应该得到承认。
由于美国的阻挠,我国未能参加1948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但世界上多数国家已经缔约并执行,查验公约规定的船舶安全证书,并已成为各国查对进出港口的惯例。海船检验处讨论中,认为船舶检验局公布的验船规范已采纳了这个公约的全部技术要求,可以考虑采用这个公约规定的证书格式,包含所有规定信息,只是因为不是缔约国不能在船舶安全证书中写符合公约要求,可以改为符合船舶检验局验船规范要求。不是缔约国不能享受多次互认证书的权利,可否用双边互认证书的办法来替代。只是要增加外交部的工作,与相关国家协商解决。为此,1960年我们多边去外交部汇报情况,提出建议。最后,外交部同意我们的设想和建议,并且采取外交行动,加以配合。
在谈到这件事时,老船检人梁善庆多次严肃地指出,这种办法我国远洋船舶采用的可能性还在反复商量,怎么可能接受越南政府委托为他们的船舶签发这种船舶证书呢?
在回忆中,梁善庆又谈起一件事。1961年4月,我国“光华”轮去印尼接桥,这是我国第一艘挂五星红旗出国航行的船舶,船上自然持有船舶检验局签发的国际航行船舶证书。在准备船舶证书时,遇到证书编号的问题。
按照我国文书管理规定,在文件的右上角应有文件编号,通常是X字第X号,而在“字”前加上年份。例如交船(60)第XX号。如果是部文件,有的时候还在年份前加上批文部领导的姓氏。对编号的问题,当时负责船舶载重线相关事宜的工程师潘积安提出,我们的业务刚刚开展,一年也就发有数的几艘船舶的证书,按年份一排可能是单数,显得很寒酸,如不用年份,只编总数,显得好看一点。大家同意这个意见,“光华”轮的船舶证书编号是001。如果是在这以前,即1960年已为越南船发过船舶证书,那“光华”轮的船舶证书编号便不应该是001号了。
印象中,还记得有一件事。海船检验处曾经按照谢中峯局长的指示整理过一份国际业务开展情况的报告,谢局长签署后于1964年1月4日,报给主管副部长于眉。在这份报告中提到1962年船舶检验局接受外国政府阿尔巴尼亚的委托代他们签发国际航行船舶证书,却没有说到曾经接受越南政府的委托。手头没有报告文件,只有个提纲。
关于“和平”轮和“友谊”轮,记得中国远洋运输公司有这两艘船,5000吨级分别由大连造船厂和上海江南造船厂建造。在“光华”轮挂五星红旗去印尼后,他们也随着挂五星红旗航行在东南亚,最远到过非洲。老船检人梁善庆印象非常清楚。在波兰订造的四艘货船是1600吨级。在工作中,见到广东省航运厅经营的船舶只有两艘,“南海136”轮和“南海147”轮,另外两艘去哪里了?
还想起一件事,1960年,我常去外交部,隐隐约约记起一次曾偶然听到外交部条约法规部门的干部谈起按照中央援助越南共产党争取解放战争胜利的指示,准备送两艘沿海货船给他们。但那时越南还在打仗,外交部未出面,而是由广东省航运厅安排,将两艘1600吨级货船赠送给越南。由于是战争时期,此时未做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