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困境的几点措施

2018-12-06 03:45:19
金融经济 2018年20期
关键词:社会保险社会保障农民

勿容置疑,农村、农业和农民的问题是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是我国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又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实现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因而,建立和完善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内在需要,也是统筹中国农村和城市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发展与稳定的现实必要。

面对经济、社会、文化迥异的各地环境,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响应党中央号召,推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工作的全面落实,笔者认为,应对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困境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经济方面:发展农村经济,夯实农村社会保障基础

加强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最根本的是发展农村经济,这也是实现农村现代化,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从某种意义上说,农村经济搞不上去,农村的社会保障问题就难以根本解决,农村美好小康生活也不可能完全实现。因此,要从战略高度关注农村经济发展,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这里要注意几点:其一,要注意农业经济脆弱性。农业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受土地和气候条件制约较强,如遇到水灾旱灾,农业收成就会受到很大影响,这不仅会影响到生产,还会影响到农民生产生活以及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等[1]。其二,要合理规划农业发展战略,从各地农村实情出发,合理地制定农业发展计划,加大农业生产投资的力度,极力做好服务工作(如信息咨询、病虫害防治等),沿着农村城镇化、农民非农化和农业产业化方向,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实实在在打造农村经济增长点,真正使农业经济发展起来,使农民、农村富裕起来。其三,多方面减轻农民负担,使农村农民富裕起来。因地制宜,考虑本地发展实际和照顾到农民、企业和国家等方面利益,根据农村中的各个阶层状况,对于农民返乡创业、涉农企业给予适当扶持,可以适当减免税费。如安徽省怀宁县社保局认真贯彻中央、省出台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的政策,认真开展降费率政策落实,专门制发降费率文件到参保单位,制定了服务企业工作手册,严格减负操作程序,切实帮助企业解决了当前实际困难和问题,截止年底分别为企业减负988万元(其中养老、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费分别为280万元、479万元、137万元、92万元)。与此同时,稳健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征缴,激发企业活力,支持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有力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其四,加强培训,引导农村返乡创业,开展农民职业培训,提高农民素质,促进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转变,同时,把提升农民素质与积极引进和普及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结合,实现农业生产向集约化、高效益转变。

二、管理方面:深化作风改革,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保证

通过管理强化社会保障管理,通过深化作风改革,让农村社会保障成为农村农民和管理者看得着、认得清、得真惠的事件,从而能够让社会保障真正惠及全体农民,为农村农民构筑一套社会发展的底线。当然,这其中有许多工作方法是可以去探索的。但是有几项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一是要确保数据准确,让管理者看得清。管理者心中要有真实的数据,数据采集审核工作做到“统一培训、统一收集、统一送审、统一调度、统一答复”五统一,要把全体农民参保登记工作看成是一项重要工作,要加大力度完成全体农民参保登记,确保数据入库率。在具体行为、理念上要高度重视,在宣传上要造势,在行动上要实在。如成立专门小组,加强对乡镇经办人员、所属村(社区)相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要大力宣传,营造氛围等等,唯有如此,可以让社保深入民心,只有取得准确数据基础上,管理者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哪儿弱了,哪儿少了,数据准确能够让我们工作做到有的放矢。二是要分析数据基础上,探索原因,有步骤分步推进深化社保领域改革,推进工作部署,哪儿差哪儿补,做到“机构到位、人员到位、办公场所到位、设备到位、经费到位”五到位,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人员分步实施,确保社会保障成效。三是强化精准宣传,力促社保征缴。为扎实推动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增强企业社保责任意识,提高自由职业者对社会保险政策的认识,营造良好社会保险扩面征缴氛围,如在观念上,投入一定资金在全县乡镇、社区主要路口开展社保政策宣传牌;在时间上,充分利用节假日及春节大多数农户在家的时间,走村串户和散发传单进行宣传;在地点上,加大力度在工业园园区及人口密集的场所滚动社会保险宣传标语;在媒体上,充分利用新媒体,如积极通过微信群、QQ群、社保信息网等新兴媒体宣传社会保险政策法规,形成浓厚参保氛围。如安徽省怀宁县通过多种手段宣传社会保险政策,使自由职业者和企业意识到了社会保险重要性,也取得了积极的成效。截止2017年年底全县基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比去年底分别净增350人、1509人、2285人、7162人、814人。

三、服务方面:创新服务管理,提高农村社会保障实效

目前,农村农民受收入影响,对于参保工作意愿还是比较低,如何促进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发展壮大,最重要的一点是通过创新服务管理,让农民看到实惠,从而可以很好促进农村社会保障的工作的进行。至于如何让农民看到实惠,有三点必须要做的:

第一,织好社保安全网,切实保障农村参保人晚年生活。养老金是否按时足额发放,直接关系到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关系到党和政府形象。因而相关部门尤其是地方社保部门一定要将养老金发放作为每月重要事情来抓,要积极主动与财政、邮政银行等相关部门衔接,月初按时制定计划,月中及时测算拨付,无论财政如何困难,一定要要做到政策、措施、基金拨付三到位,目前在中央及省市连续对退休人员养老金进行了调整,提高了退休人员养老金人待遇时,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地方财政压力,但是若农村农民退休人员养老金没有做到按时足额发放,就会影响农村农民的参保积极性,也会影响农村的社会稳定。

第二,创新退管服务,创造条件丰富参保人员晚年生活。要把工作落实到实处,切实关爱广大离退休人员身体健康,提高离退休人员晚年生活质量,让农民得到看得着的实惠,就会有力促进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开展。如积极筹措资金举办各类农民养老场所,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同时并不是办了养老场所就不管了,要通过制度化加强管理,努力提升服务,如定时联合地方医疗部门定时对农村退休人员健康进行义诊、宣传疾病防控知识,提出合理膳食及治疗建议;定时组织人员到部分敬老院和患病退休人员家慰问;开展麻将、扑克、象棋、乒乓球、台球、图书、报纸阅览等一些活动;常年老年人继续教育学习基地常年开设诗书画、老年人保健、黄梅戏等课程等通过提升服务水平,让农村退休人员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愉悦了身心。通过示范效应,带动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发展。

第三,强化培训监管,提升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工作能力。这需要从三个方面来做工作,其一打造一支过硬的队伍。要提高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水平,一支高水平的队伍是必不可少的,因此相关部门要树立人才理念,下大力气建设一支农村社会保障优秀队伍[2],一方面要强化相关培训确保规范,另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外部专业人才,以适应当前农村社会发展的需要。其二要建立强大的监督机制。监督和管理目的在于效率,努力通过提高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效率来增强群众对社保制度的信任度,促进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一方面要有专人监督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尤其是社保基金的收入、发放和运营情况,要杜绝弄虚作假、以权谋私等现象。另一方面要让一些农民加入到监督队伍中来,这样既可以提高了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发挥其主人翁精神,又可以提升社会保障工作的效率。其三是创新监管手段,充分发挥多种媒体、多种渠道、多方面人才参与监管工作,确保社会保障工作实效、高效。

猜你喜欢
社会保险社会保障农民
社会保障
社会保险
社会保障
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今日农业(2021年2期)2021-03-19 08:36:46
饸饹面“贷”富农民
今日农业(2020年17期)2020-12-15 12:34:28
坚持就业优先 推进社会保障全覆盖
学习月刊(2016年2期)2016-07-11 01:52:40
媒体募捐永远成不了社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