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引领和培育

2018-12-06 02:49:40北京景忠玉
汽车维修与保养 2018年2期
关键词:精益求精工匠精神大国

◆文/北京 景忠玉

(作者景忠玉工作单位: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

近几年,借势全国职业教育发展利好的东风,职业学院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办学规模、专业集群建设、业界影响力、社会知名度、品牌优势日益显现。职业院校的办学核心就是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以非凡的国际视野,在“一带一路”战略蓝图及国际合作中,打造大国工匠、培育新时期的工匠精神,在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全面跨越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及精神实质

毋庸置疑,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之一,被誉为“世界工厂”。但在知名品牌占有率、制造精度、技术工艺等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中国是制造业大国,还不是制造业强国。众所周知,职业教育是打造大国工匠、塑造工匠精神的主阵地,必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强化“工匠精神”的培育,在全社会营造争创“工匠精神”、践行“工匠精神”的良好社会氛围。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我国制造业水平,提升创新创造能力,增强制造业技术含量,使我们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

高等职业教育培育工匠精神的实质是塑造卓越的制造精神、创造精神,核心是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我们倡导的工匠精神是工匠在高超职业技能和良好人文修养结合下形成的一种精神理念。工匠精神包括高超的技艺和精湛的技能,严谨细致、专注负责的工作态度,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以及对职业的认同感、责任感。工匠精神应该既体现工匠的精神气质,又体现产品的卓越品质。就工匠精神价值内涵而言,包括工匠对职业的热爱与专注、工作中一丝不苟的态度与精益求精的精神、具有品牌意识、勇于创新以及对“德能一体”境界的追求。

二、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

目前,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越走越宽,一带一路战略、金砖国家组织、上海合作组织、G20、APAC、东盟10+1、中非合作等,都显现出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巨大贡献以及中国的引领作用。在这种大背景下,向外输出已成趋势。随着中国装备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国际产能合作日益深化,技术输出、人力资源输出将有效拉动有关国家对技能人才的需求。而具有高端职教品牌、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职业人才将会成为对外输出的“香饽饽”,办学水平较高的职业教育院校将优先获得境外办学的重要机遇。

高等教育承载着技术输出、人力资源输出重担,实施走出去办学战略,充分发挥我国职业教育资源人才优势,输出我国优质职业教育资源,打造中国职业教育品牌是时代的必然。职业教育的发展与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密不可分、相辅相成,而“工匠精神”是装备制造业的灵魂,做大做强职教品牌,必须将“工匠精神”植入到教育教学当中。

培育“工匠精神”不仅仅是职业院校的事情,还要强化教育管理部门的顶层设计和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夯实产生工匠精神的制度基础,彻底摈弃“重装备、轻技工,重学历、轻能力,重理论、轻操作”的老观念,形成培育工匠精神的保障机制。同时,工匠精神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形态,是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中通过长期的价值激励逐渐形成,再通过文化再造、源头培育、社会滋养,发展先进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从而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风向标。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工匠精神为职业院校培养学生的职业目标指明了方向。职业院校要大张旗鼓地将知识与能力、素养相结合的工匠精神树为行动标杆,引领、引导职业院校的学生扛起工匠精神这面旗帜,在职业教育教学活动中,倡导敬业爱岗、一丝不苟、严谨细致、追求完美、卓越进取精神目标。纵观当今世界,德国、日本等制造业强国无一不是职业教育强国,也正是基于重视职教,重视对匠心、品质的打造,才造就了享誉全球的德国汽车、日本电器。

把小事做细做精,就能成大事。高等职业院校在塑造工匠精神中,应培养学生从小事做起,从日常行为规范做起。比如实训工位整理、拧紧汽车上的每一个螺丝、食堂餐具的摆放、教室宿舍卫生无死角等等。精益求精地做好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做好学习中的每一件事,既是工匠精神良好的开端,也是工匠精神具体的体现。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等二十六所高校被确定为北京市“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一带一路”沿线大部分国家职业教育普遍比较薄弱,教育基础设施落后,产教融合程度不足,学生就业困难,对高质量职业教育有着旺盛的需求。高等职业教育应结合实际,围绕国际市场的需求,大力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

在汽车行业,据不完全统计, 长城汽车已在海外建成并即将投产的工厂涵盖了一带一路沿线的很多国家:俄罗斯、印尼、伊朗、越南、埃及、乌克兰、保加利亚、塞内加尔、委内瑞拉、菲律宾、马来西亚、埃塞俄比亚等12个国家。在其海外发展势头猛增的情况下,长城还与意大利、马来西亚、斯里兰卡、苏丹、南非、巴西、泰国、土耳其等7国逐步达成合作建厂意向来开拓新兴市场,以达到年产能50万辆的目标。

奇瑞汽车陆续将汽车出口到东南亚、东欧(俄罗斯、乌克兰)、西欧(意大利)、非洲(埃及),并在上述国家和地区通过与当地合作伙伴合作的方式兴建工厂,实现本土化生产。奇瑞巴西工厂建厂后,该公司将在海外拥有16家生产基地。

汽车制造对工艺有十分严格的要求,需要工匠精神进行支撑。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最为称赞之处,具备工匠精神的人,对工艺品质有着不懈追求,能够以严谨的态度,规范地完成好每一道工艺,小到一个螺丝、大到一台整车,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次组装都会精心雕琢。将汽车类专业做大做强,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大国工匠,充分发扬工匠精神,才会借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在对外输出、境外办学方面获得发展的契机,确保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汽车走得出、站得住。

三、互联网时代的“工匠精神”

在互联网、信息化时代,大家都热衷于网上购物,忽视了工匠的概念,可是,反过来考虑,互联网上采购的东西也是由工匠进行制作的,为了确保网上采购物品的质量,更需要工匠去精雕细琢。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定制服务成为可能。这一变化不仅包含了工业化时代对标准和规范的遵循和坚守,同时也包含了为满足个性化需求而进行的创新和创造。

在互联网时代提倡工匠精神,是满足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的需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才能促使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不断满足不同消费者在线采购的需要。在信息化突飞猛进、铺天盖地的今天,中国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中国输出不断加大,工匠精神的价值及其社会影响、国际影响力不可估量。中国人历来视精益求精、至上完美为追求的目标。工匠精神在互联网时代历久弥新,在信息化时代倡导工匠精神是顺应历史发展前进的必然选择。

综上所述,工匠精神是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是一种职业态度,是从业人员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高等职业院校是培养大国工匠的主阵地,肩负培育工匠精神的历史使命。职业院校要在大国工匠和工匠精神的教育研究及教学实践上下功夫,要从大国工匠以及工匠精神涉及的政策背景、历史脉络、文化体系、技术标准、结构优化、平台建设、成果应用、服务社会等多环节、多方面进行全面、深入和系统的研究,为大国工匠和工匠精神的培育做出自己的贡献。

猜你喜欢
精益求精工匠精神大国
创新务实谋发展 精益求精铸辉煌
精益求精,“质”行全球
人民交通(2022年2期)2022-02-28 07:12:04
吐槽大国
趣味(语文)(2021年3期)2021-07-16 06:46:10
多想记住你的脸
歌海(2020年2期)2020-05-12 01:07:09
光影视界
当代工人(2018年10期)2018-07-21 08:16:56
从器官捐献大国到移植大国还有多远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环球时报(2016-03-10)2016-03-10 09:02:48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环球时报(2016-03-10)2016-03-10 09:00:10
推陈出新 精益求精
周边大国的海上挑战
世界知识(2009年8期)2009-06-10 12: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