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习作教学中的“兵法”

2018-12-05 07:58高静
速读·下旬 2018年12期
关键词:兵法自然段想象力

高静

进入中年级,学生和老师最头疼的问题莫过于作文怎么写,怎么把作文写好。我想,作文之所以让人头痛,无非是几个原因:①没有思路,不知道写什么;②没有积累,写不出东西;③没有兴趣,不想写。针对以上情况,我从每篇习作的特点下手,整理如下“兵法”,逐步培养学生对习作的兴趣,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对习作的认知。

一、丰富词汇,激发想象

四年级刚开学,学生的第一篇习作是有关“洗东西”的叙事文,很多时候也许洗东西并不会真的发生什么特别有趣的、深刻的事情,但是我提示学生可以稍微发挥想象,把遇到的小问题、小困难采用夸张手法写出故事的曲折性,让人有阅读的欲望。习作中,他们写到“洗衣液不小心放多了,泡泡越洗越多,沾到了衣服上、鞋子是,地上像淹过大水一样……”、“洗锅时用不锈钢球擦了很久还是油腻腻的,请教妈妈后发现,原来是没放洗洁精……”等等。这些稍带夸张的想象,让作文变得不那么枯燥。

当我觉得学生对习作有了兴趣就能写好习作时,出现了一篇看图写话习作。学生们用生动、童趣的语言描写了森林的动物,但是他们几乎都忽略了景物描写。分析后,我认为学生并不是缺乏想象力,他们缺乏的是词汇量,他们无法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想象到的美景表达出来。这篇作文让我认识到,习作不可急于求成,还是要脚踏实地从基础的词语、句子抓起。

从这篇习作后,我每天布置学生摘抄好句好段,从第四篇描写秋天的作文中,我明显感觉学生在词语的运用上比之前熟练很多。但愿学生在摘抄的过程中不断积累,让他们的想象之翼更有力量。

二、整理素材,丰富积累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丰富的知识积累,我们也无法写出满意的文章,更何况是刚接触写作的三年级学生。针对这个问题,我每次在习作之前,都会给他们布置详细的预习方案。要求他们收集好有针对性的资料。

但是如果学生脑中一片空白,连如何下笔都不知道,岂不是更可怕?本学期《习作5》正是一篇只考验学生资料收集、整合能力的习作。虽然我在课前布置了如何收集资料,并要求学生在收集的资料中用笔划出以下信息:动物的外形特征、体型特征、生活习性、特殊本领。只要将这些资料按照我给他们列好的提纲写,就可以了。结果这篇习作问题非常大。主要是学生不懂如何把这些资料进行整合,并且出现非常多逻辑错误。

大多数错误在于学生不知如何将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转化为大家能够理解的语言。在转化的过程中要么句子变得不通顺,要么就干脆不转化,使得文章读起来非常拗口。这部分在于他们平时词语积累不够,不能理解词句,还有常识积累不够,不能理解内容。

既然是积累,就不可以急于求成。我主要从三方面着手:第一,让学生坚持摘抄好词好句,词句是写作的基础。第二,通过让学生坚持记录阅读卡、完善班级图书角等方式,鼓励督促学生多读课外书,增加知识储量,丰富课外知识。

通过这些方式,虽然不能一下子就让学生习作突飞猛进,但是每次习作,都能至少保证学生明白要写什么,保证大致的方向是正确的。

三、设定框架,拓展思路

我是个很希望孩子们能在作文中充分发挥其想象力的人,因为我希望作文能表达他们的心声和想法,而不是让他们成为一个“嵌套工具”。但粗略的写法指导总是让学生摸不清方向,到处游离。

后来我转变思路,我会在授课时给他们把作文细致的框架定好,大多数学生都能掌握正确的方向,文章结构也变得清晰有条理。但是有老师在与我探讨的过程中也提出质疑:这样会不会把他们的想象力扼杀?会不会框死他们的思维?

我想了想,虽然我给他们限定了框架,但我仍然给了他们很大一部分空间,去发挥他们的想象。在《习作7》编写童话故事中,我要求学生达到以下要求:①与动物有关,故事有趣而曲折;②要能体现一定道理。并且给他们定好框架:开头——过程——结尾。其中“过程”这部分要展现故事的:起因(时间、人物、地点、事件)——经过——结果,而结尾则是揭示故事的道理。在这篇习作中,我并没有对学生要编写什么故事进行要求,故事的情节由他们自己去编写。这就保证了在提醒学生写什么的同时,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由于我限定了框架,学生也不会写的太偏离主题。此外,《习作8》是一篇古诗赏析文,由于学生本身对于故事就了解甚少,还要他们以此来写一篇300字的文章更是难上加难。对于这篇文章,我处理的非常慎重。我先给每个同学选定了一人一句诗,让学生在预习时查找好资料,然后我自己以《登鹳雀楼》写了一篇下水文,并且根据这篇下水文,给学生定好框架:第一自然段以前两句诗为基础,进行景物描写或者环境描写,然后引出诗句和作者。第二自然段介绍诗人,利用全诗的意思描写诗人的所见所想后引出全诗。第三自然段则介绍一下这则故事的地位以及表达的思想感情。经过我这样处理后,这篇习作基本上都写得还不错,学生既按照要求写了,也对这种类型的习作该如何下手有了一定了解。

所以说,我们给学生定好的框架并不是困住他们思维的井,更确切地说,这个框架是一条路,有了路学生才明白该往哪里走,才不会偏离目的地。如果不为他们铺好这样一条路,学生可能会产生一种在海上航行的错觉,茫然无措。毕竟习作教学刚起步,不能让他们迷失在起点。

通过这些方式,每次学生写起作文也没有那么抗拒了,而我批阅起来也神清气爽,正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习作教学也需根据不同材料謀篇布局,指导教学,能因题变化而写好习作者,乃是我们习作教学培养的终极目标也。

猜你喜欢
兵法自然段想象力
看见你的想象力
兵法大师
打开新的想象力
美丽的秋天
愚人节防骗兵法use起来
熟读兵法,何至两极?
《中国古代兵法精粹类编》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