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龙
摘 要:为了消除传统的老师讲课学生听的教学形式的误区,目前,教学方法变革中课上教学的关键组成部分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讨论课。本文试图将讨论课的教学方法带入到机械设计课程中,探讨讨论话题的选择、讨论课的形式、组织和评价,对机械设计课程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机械设计;讨论课;教学模式;实践
《机械设计》是机械专业学习机械常见问题的基础课程。它的目的是让学生培养将机械设计的理论和方法运用于机械设备的设计、应用和维修养护的能力。它在机械专业本科生的培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是教师讲课学生听的方法,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这与现代社会要求教育培养人的自身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团结合作能力的要求背道而驰。为适应机械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机械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必须进行改变。放弃教师“一字一室”的教学理念,最大地发挥学生的主导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最好的方法是吸取国外大学广泛采用的讨论式教学方法。
1讨论课的地位、作用和目的
讨论课是教师以课堂或小组的形式,指导学生围绕某一主题发表意见,互相启发、争论、协商,从而获取知识的一种办法。在国外许多著名大学,讨论式教学被推荐为继课堂教学之后的第二种教学方法。讨论课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是一种值得研究和关注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独立学习,独立思考,通过课堂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讨论课上,学生和老师可以互相讨论。在学生的互动过程中,他们能够自我教育,培养了自己的创造力。过去,机械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是理论教学、课外作业、实验和考试相结合的。虽然老师在课上认真教授知识点,强调了重要性和难度,课后留下了很多作业。但机械设计课程涉及的范围很广,实用,而且没有统一答案的设计问题,所以学生们总是感到陌生的内容研究,并不真正消化和巩固学到的知识,更不用说知识的综合应用在机械设备的发展和创新所以,在充分利用多媒体工具提高课堂效率的现状下,必须适当开展一些讨论课,帮助学生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分析、比较、综合、总结和解决机械设计中的问题。
2讨论课的形式与组织
2.1布置任务,分组完成
每次小班讨论课之前,由老师布置任务,一般在大班授课内容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讨论题,将这些讨论题分配到每一个小组。各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协作,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查阅相关资料,分析问题,思考解决方案,然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共同研究,协同解决问题。这种合作机制充分调动了每个同学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上台展示,交流学习
小班讨论课堂上,由各个小组选一至两名成员上台对本组讨论结果进行陈述,并展示相关研究成果,在该小组陈述与展示过程中,其他组均可以向该组同学提问,并进行交流探讨。
2.3总结观点,巩固知识
在每个小组的问题都讨论完之后,先选择几名同学对本次小班讨论课的内容进行简单的归纳,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老师针对学生们在讨论中遇到的无法解决的问题,分析原因,解答疑惑。同时,突出讲解讨论题涉及该门课程的重点知识,进一步加深同学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从而巩固大班讲授课所学理论知识,并通过实例展现相关应用。
3讨论课效果分析
以“柔性传动—皮带传动—链条传动”的讨论课为例,学生们查看了很多资料,准备和充分,热情发言。一些小组根据教科书,对带传动和链传动的工作原理、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滑动有了更好的了解。深入分析了链传动的运动不均匀性,比较和总结了两种传动方式的工作特征和区别,从而更全面地了解了两种传动方式的设计方法。讨论使学生头脑清醒,打破以往被动接受教师知识的情况,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知识不是老师教的,而是自己学的。经过实践,讨论课的互动式教学取得了如下成果。
3.1知识巩固,扎实基础
讨论课是对大班授课的一种补充,在大班授课时,受课时的限制,老师侧重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讲解,学生们在大班授课课堂上常常难以理解透彻,只有依靠课后思考才能逐步清晰明了。针对这种情况,结合具体授课内容,老师列出一系列讨论题,作为大班课程后的小班讨论题目,有重点有目标地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使他们通过阅读文献、查找资料、研究方案、互相交流、自主学习极大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以实现对知识的透彻理解。
3.2提高了教师的自身素质
“给学生一碗水,老师要有一桶水”这一原则在讨论课上更加体现了出来。如果教师想要很好地控制课堂讨论,他们必须重现教材的内容。只有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学生才能积极思考,热情,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更甚是对老师的观点敢于质疑。教师能够理解学生思维的来源,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够正确地指引学生。
4结语
一句话,讨论课程机械设计的教学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可以刺激学生兴趣學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要角色,师生互动,教学,提升学生的整体能力,提升教学效果。讨论课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是一门值得探索和重视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模式。今后,面对课时有限的情况,如何调动每位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如何提高讨论课的质量和效率,还需要继续实践和摸索。
参考文献
[1]柳建安,闵淑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8,35(02):21-24.
[2]张珂.“现代机械设计”课程专题研讨课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5(30):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