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2018-12-05 08:55李成春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8年22期
关键词:新教材人教版新课改

李成春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新课标、新教材的颁行和使用,重在学生能力培养的素质教育在各学科全面展开,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也随之逐渐发生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发生转变的同时,获取知识的过程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探索知识,获得知识的学习活动也呈现多样化的趋势.笔者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在使用川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材过程中也略有一些体会和感受.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感受最深的是两个变化:一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二是学习活动呈现多样化趋势.所谓学习方式是学习者持续一贯表现出来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今天的学习方式就是明天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对学生成人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态度和能力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现就笔者体会最深的学习方式的转变谈一谈.

(一)在使用新教材之前,学生多数是被动接受知识,从不主动预习和复习,教师课堂上讲什么他们就听什么.而使用新教材之后教师更多的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选择活动主题,活动的设计、开展都由学生完成,这就改变了以前教师为施者,学生为受者的观念和做法.比如,讲解几何部分“三角形的内角和”时,考虑到改革内容对初一学生来说较难,因此,课前笔者就发动学生预习,查资料,并以小组为单位各组拿出证明方案,然后评选出好的小组,结果所教班级学生积极性很高,有个平时较差的班居然写出了三个较好的证明.通过此活动,学生查找资料的积极性提高了,初步掌握了查找资料的方法,经过几次类似的活动,同学们认识到查找资料的重要性,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现在笔者上课时经常有主动要求介绍自主预习查找的资料的情况.

(二)在新课改之前,学生对繁、难、偏的数学书不感兴趣,上数学课感到厌烦,在课改后,通过大量学习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由接受学习转变为探究学习,也是学生由接受学习向探究学习转变的重要体现.

(三)新课改之前,学生普遍认为数学是没有必要学,学习起来毫无积极性,而新课改之后,通过图文并茂的教材,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学生由机械学习转变为有意义学习.学生拿到人教版教材时,普遍都很喜欢.人教版教材符合初一学生的认知规律,从编写说明变为“写给同学们”拉近了编者与学生的距离,书中大量精美的图片非常直观,学生喜闻乐见,书中“读读,想想,议议,看看,写写,记记”符合各层次学生学习需要,克服了以往数学高不可攀的现象,学生认为学习数学有意思、有必要,人教版数学教材特别注意当今热点问题.

(四)新课改之前学生学习数学呈个体学习状态,个人学习态度、方法、习惯决定着学习的成绩,而新课改之后,评价标准也发生变化,既重结果又重过程,在许多探索知识的过程中仅凭个人智慧是不够的,还需要集体努力,因此,个体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趋势呈现.

(五)通过新教材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在逐步提高,有了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也初步养成,从以往的继承性学习逐渐变为了创新性学习.经过大约两学期川教版的教学实践,通过不断摸索總结,为实现新课改的理念,教学中笔者尝试了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就笔者组织过的学习活动加以总结,以便今后的工作.根据所学数学内容可以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转变学习方式,最终达到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历史的目的.

新课程改革方兴未艾地进行着,作为一线教师,如何领会新课改精神,使用好人教版教材来完成对学生素质教育的路还很漫长.在不断地摸索和实践中,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实现传统单向式教育向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育模式的转变,促使笔者不断动脑筋想办法,有的放矢的组织各种学习活动,把数学教学工作搞得更好.

猜你喜欢
新教材人教版新课改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担当意识:历史新教材渗透不可或缺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基于历史中“人”的历史叙事——以人教版《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为例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人教版“两极世界的形成”商榷
新人教版《逍遥游》中几处标点符号误用例说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