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欣荣
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扎根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就要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这就说明当数学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联系时,数学才是富有生命力的.那么,如何让数学回归生活中去,又如何在生活中体验数学呢?笔者就此浅谈自己的理解.
一、教學内容生活化
《标准》指出要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因此,我们在使用教材时,不要拘泥于教材中所呈现的具体素材,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教学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挖掘学生身边的数学资源,切实发挥教材的作用.现行教材的内容体现了地域性、时代性,对不同生活背景的学生而言,相同的内容的适应性也有所不同.如“利息”的相关内容对城镇学生来说,易被理解,而对一些乡村的学生来说,则比较陌生;对于“出粉率”而言,农村学生的生活体验就比城市学生丰富.目前,风起云涌的课程改革的教材多样化重视这一问题.所以,内容处理要灵活,应以“适”为出发点,立足于学生对知识有“亲切感”,要使学生通过书本了解的并不仅仅是知识本身,应还有生活,应体会到“数学无处不在”.对于不符合学生实际的内容,要适当进行调整和修改.同时,生活中也客观存在着大量有价值的数学现象,只要我们平时多留一份心,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体验,捕捉贴近学生的生活素材,选取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人、事、物,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原形,整合利用,在课堂再现生活中的情景,就能为课堂服务,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方法生活化
教师上数学课都热衷于利用各种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这固然能提高课堂效率.然而,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却常常被忽视,那就是让学生“在学中生活,在生活中学”.《标准》指出: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如在教学中创设优美的生活情境:春天到了,班级想出去春游,现在有两家旅行社分别给了各自的优惠方式,请比较一下,选哪家旅行比较划算.通过把学生熟知的生活事例引进数学课堂,使生活常识数学化.
《标准》中强调: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初步的生活经验.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让课堂接地气,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生活经验.寓数学知识于学生的活动之中,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以直观形象、丰富多彩的生活素材为载体,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内在价值,感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丰富的数学问题.
如,学习“数学广角”的“排列与组合”时,把这一节内容编成老师要带学生到数学广角乐园参观、挑战的活动情境,把例题和练习题设计成数学广角乐园里发生的趣事.老师先带领学生一块儿破解密码门,然后分别参观数字乐园、运动乐园、生活乐园,并挑战这些乐园里数字排列魔术师、运动员见面握手次数、去商店买东西付钱方法等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找出最简单的事物排列数和组合数.并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从而使学习变成一种主动探索的过程.
三、教学语言生活化
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个性心理倾向,将数学语言生活化,引导学生理解数学、学习数学.如何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点,从而乐学、爱学,这就需要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将学生牢牢吸引住.
如,进行“比的基本性质”的教学时,如果只是枯燥地要求学生通过举一些例子来探究比的基本性质,或许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能不能巧用生活化语言这根线来牵动学生的求知欲望了.教师首先从除法、分数、比的关系入手,让学生把12÷4转化为124,再转化为12∶4,感知这三部分的知识的紧密联系.然后风趣地说:“这三部分知识就好比三胞胎兄弟一样,大哥(除法)有一个商不变的性质;二哥(分数)也有一个分数的基本性质;大家猜想一下小弟(比)会有什么性质呢?”生活化的语言打开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之门,探索热情一下子高涨了起来,很快得出了比可能也有跟除法、分数相类似的性质.接着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验证,有的举例子验证,有的直接把比看成分数形式比进行说明.教师巧用生活语言,为新知识的探究铺设了心理准备和知识准备,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对知识进行探索,自然也就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语言的魅力所在,教师要有意识地捕捉数学信息,用生活语言,引领学生快乐学习.
四、数学应用生活化
数学只有回到生活中,才会显示其价值和魅力,学生只有回到生活中运用数学,才能真实地显现其数学学习水平.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实地应用的机会,使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中,深切地感到课本里学习的数学知识都是与生活密切相连,通过应用即可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在学习“厘米和米”后,让学生通过测量卧室里的物品,如测量一下床、书柜、书桌、凳子等物品的长度,然后想想如何介绍自己的卧室,卧室里有什么?这些物品大约长多少厘米(米),宽多少厘米(米),并说给爸爸妈妈听.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做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是课程标准中规定的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之一.
总之,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与数学紧密相连,二者相辅相成,只有密切联系实际才能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体验数学探索的无限乐趣,从而有效提升学生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