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契合教育均衡发展,义务阶段教育无论从师资队伍、教学设备、管理服务等方面都得到大幅提升。而职业教育发展较为缓慢,除受升学入口、就业出口的影响,来自家庭、社会、个人的心理选择也是导致这一结果的重要因素,致普职教育呈现出“长短脚之恋”的现象。笔者从社会“从众心理”现象分析着手,在总结产生“重普轻职”的原因基础上,提出矫正“重普轻职”的举措,以消除社会歪曲认识,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关键词:从众心理;矫正;重普轻职;对策
人会因自身所处的环境而使自己的个人立场、判断发生改变,也就是平常我们认为的“随大流”现象,英文(conformity),心理学称为“从众现象”。个人在团体的表现,往往受到团体内在无形的压力,这种无形压力迫使个体在认识与行为方式上与团体中的多数人趋于一致。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薄弱,除了职业教育自身的学科设置、师资队伍、社会评价、个人素质等方面的影响外,人们“重普轻职”的从众心理也对学生教育的选择产生了较大影响。
要改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歪曲认识,除了从思想、心理、文化、就业政策等方面入手,更重要的是要矫正“重普轻职”的心理现象。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思考和完善。
一、强化思想引领
习近平指出:“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思想教育要从学习抓起,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要用新时代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家长以及社会思潮。
第一,强化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坚持以马列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和培养学生拥有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教育学生。要从文化上、思想上占领高地,引导他们、教育他们,从思想上根本消除“从众心理”现象。
第二,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学校要多组织学生深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接受红色教育,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爱国意识。要让学生自己成为学习的主导者,而不受外界影响。
此外,在学校及周边地区要营造良好氛围,通过校园主流活动和媒体信息宣传,影响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形成。
二、重视心理疏导
政府要从政策上正面引导,对确实存在选择困惑学生要帮助。学校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借助入学、毕业心理健康测试,知识问答等形式,结合现代网络技术,正面宣传,广泛动员,了解学生心态。学生要学做自己的主人,对人生要有明确规划,不盲目跟从。通过政府、学校、学生三方齐抓共管,内外结合,以减轻或消除学生“从众心理”的发生。
三、创新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强化大学生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关键环节和主要措施。”我们既要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又要与时俱进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思想,要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内涵,塑造具有革命性、时代性、创新性的校园文化。其次,要引导学生创新。学校要号召学生主动参与,将动脑和动手有效结合,提升活动的效果和质量,打造新时期校园文化品牌。第三,重视学生社团建设。学校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职业技能大赛、义务劳动和服务等形式,将核心价值观用自己职业专长的形式表达出来,促成学生既要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又要成为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主要阵地。
四、树立竞争和冒险意识
“从众心理”的产生,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缺失的挫折型教育。长期的激进教育让我们的学生不敢或者不愿意去冒险,愿意随大流,追求安全心理。这种心理在受传统文化影响较大的求职者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传统教育多是从正面教育,展现好的一面,而忽视受教育者在面对失败或挫折时的应对。新时代的教育要敢于培养学生在失败中接受现实,要敢于正视失败,承认失败,揭露失败,分析失败,解决失败。要利用学生身上的自信、锐意进取精神,努力上进,在困难中成长,在曲折中前进,要在学生身上再现中国教育的“血性”,增强抵抗力,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培育更多的“坚强者”。
五、灵活就业体制
学以致用,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的生活和工作中去。受生产力水平影响,教育也作为谋生的手段,即就业,做好就业也是矫正“从众心理”重要举措。一要消除学历歧视。社会普遍错误的认为职教无法与普通教育比拟,事实上职教学生中拥有众多技能证书的佼佼者。政府可规定具有中级及以上技能证书的学生与大专及本科以上学历同等对待,消除学历歧视。二是优先职教就业。可以借鉴上世纪中专、中师学生的就业体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职教学生,提高就业率。三是重视对口就业。政府针对部分人才需求可以通过与职业学校合作,在经历学习、培育、考核后,择优录用职业学校品学兼优的学生,从而提升学生学习和就业信心,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职教学生的就业率和学习信心。
“从众心理”的存在,不是个别现象,不是短期存在,而是人们长期选择的结果。但我们要呼吁政府、社会以及学校要给学生主导权,要有责任心,要有自我主见,学会独立,敢于在失败中成长,敢于创新。学校也要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培养社会和国家需求人才。学生要树立自信,加强自我剖析,消除攀比心理,努力实践,借助职业技能活动,展现学生个人魅力。只有我们多方联动,剖析原因,创新方法,从众心理是可以减轻甚至消除的,普职教育也才能真正得到均衡发展。
參考文献
[1] 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2]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J].中国高等教育,2014(10).
基金项目:广安职业技术学院2017-2018年院级科研项目“教育均衡发展下广安“普职融通”实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GAZYKY 2017B05)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石乾福(1979- ),男,四川华蓥人,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