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
时下,属于动手实践范畴的动手操作,无论在计算教学还是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一线教师都十分青睐。为了认知的需要而开展一些实物操作活动,可以让学生了解数学、发现数学,培养动手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但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操作活动的开展还停留在形式上,没有真正发挥帮助学生完成知识建构、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笔者认为,要提高操作活动的实效性,教师要关注以下方面。
案例:这是一堂计算课,教师出示45+3,先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口答结果;然后学生在计数器上拨一拨,说出结果;最后教师用算式5+3=8,40+ 8=48说明还可以用数的分解来计算。
思考:虽然教材中出现了小棒图、计数器图,但其目的不是让学生学会用小棒或计数器进行计算,而是在操作小棒和计数器的过程中体会相同数位相加减的算理,为竖式计算服务。操作本身不是教学的目的,利用操作经历过程,帮助理解、内化知识才是操作的真正作用。有了这样的目标意识,教师在学生用小棒摆出得数48时就会追问:“你是如何看出48根的?”学生回答:“先摆出4捆和5根,再擺出3根,5根和3根合起来是8根,4捆加8根是48根。”这样,学生有了操作体验,再结合计数器上相同数位相加的认识,就把操作的真正目的———获得相同数位相加减的认识凸显出来了,这样的操作才是有效的操作。
因此,无论是教师的自主设计还是教材的规定内容,教师在开展操作活动前都要想一想为什么而操作。只有弄清了操作的目的,并针对操作目标设计问题促使学生强化操作过程中的体验,为知识的内化提供基础,才能让操作活动获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案例:在“角的初步认识”这一节课中,学生认识了角之后,教师让学生用小棒、橡皮筋、纸条等材料做一个角。学生完成后,教师将一部分学生的作品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出来,并让学生说说是用什么方法做出来的。
思考:在做角的活动中,学生表现出较强的创造性。但做角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感受数学上的角的特征,学生需要一边做一边想。教师在组织汇报交流时,应该交流“想”的过程和结果,而不是只把操作后的静态结果拿出来让学生相互看一看。也就是说,做“角”的操作活动要关注学生从动手操作层面到内化抽象层面的转化,强化操作中的思维含量。例如,用小棒做角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边做边思考:“我用的是两根小棒,将它们的一头搭在一起,另一头张开,就搭成了一个角(用手比划)。小棒直直的,是角的边,小棒搭在一起的地方形成了一个点,就是角的顶点,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这样,学生在借助具体实物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加强了对角的特征的认识。
值得注意的是,学生操作了并非就是建构了,只有蕴含思维成分的操作活动才是有效的活动。教师不仅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操作时间,更要关注学生从“做”到“悟”的转化,操作活动只有与思维相伴、与表达结合才能收到实在的效果。
综上所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克服为操作而操作的不良现象,设计的操作活动既要有目标,更要有思维含量,才能真正发挥操作活动在学生知识建构中的桥梁作用。
(作者单位:涟源市七星街镇中心学校田湖联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