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静
“这节课我们主要针对透水事故救援开展学习,在对溺水人员进行抢救的同时,救援人员也要正确掌握互救、自救措施……”这是霍州煤电集团应急救援中心二中队队长兼党支部书记张立文最近在培训课上给队员们“充电”的情景。
作为抢险救灾一线的基层指挥员,张立文深知每一次抢险救援方案和现场技术措施的制定,都关系着救援任务的成败,更直接关系到救援人员和遇险人员的生命安全。2014年,山西临汾蒲县的一座私营煤矿遇到安全技术难题,张立文带领队员佩戴呼吸器侦查完现场,确定井下巷道瓦斯超限,浓度高达15%以上,现场又不敢轻易使用锤子、斧子等工具。为解除危机,张立文经过反复思考,决定在巷道窒息区分段设立风障,以此调整巷道的风流和风量,分区域逐步排除瓦斯。方案确定后,他身先士卒,带领队员佩戴呼吸器在现场作业长达两小时,最终成功消除了安全隐患。
张立文本着“安全施救、科学施救”的理念,努力打造“学习型”二中队。他带领队员反复研习《煤矿救护规程》《矿山灾变事故处理原则》等专业知识,多渠道学习先进的救援理念、救援经验和技术知识,开展先进带后进、老队员带新队员活动,带领业务骨干走上讲台,讲理论、讲战术、讲案例,耐心传授,释疑解惑,为的是队员在应急事故处理中万无一失。
虽然在日常学习训练中严格把关,持续提升队员的业务理论、身体机能、技术操作水平,但在事故现场,张立文依然冲锋在最前线,将队员留在安全地带。
27年的救护工作中,最危险的是2007年对蒲邓煤矿井下瓦斯爆炸事故实施的现场救援。当时,张立文所在的二中队肩负着现场侦查的重任。考虑到队中都是年轻队员,实战经验少,且现场情况复杂,侦查难度大,身为党员的张立文亲自带领三名队员赶赴侦查第一线。由于瓦斯爆炸导致现场温度高、烟雾大、能见度低,且产生了大量的一氧化碳,危险系数特别高。张立文一行四人,经过一个半小时的现场侦查,查清了井下现场的实际情况,为及时开展救援工作争取了时间。
透水事故救援、森林火灾救援、有害气体排放……对于张立文来说,这样的救援现场是自己职业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27年来,他参加各类救援任务50余次,始终一马当先承担起救护的重任。在领导和队员的眼里,他是救援战线的一名优秀指挥员,然而作为父母的儿子、爱人的丈夫、女儿的父亲,张立文却觉得自己有愧于他生命里这些最重要的亲人。
2009年,张立文接到矿山救护培训任务,要到山西晋中参加业务培训。期间,他接到岳父病重的消息,贤淑的妻子宽慰他好好参加培训,家里的事不用他担心。作为培训的带队负责人,张立文也觉得自己应该坚守在现场,便选择继续参加培训。不想,事发突然,他竟没有见到岳父最后一面,这也成了他今生的遗憾。
2014年,张立文所在的二中队在霍州煤电集团晋北区域公司组建两个救援小分队,他要负责协助矿井单位开展队员理论培训、体能技能训练等事务。他坚守岗位,一个多月不曾回家,更谈不上帮家里的忙。
张立文是抢险救援的铁人,是率先垂范的模范党员。他牺牲了小家的其乐融融,换来了企业大家庭的和谐稳定。
从事救援工作27年来,张立文时时处处以一线救援为己任。他坦言:这是作为救护工作者对职责的至高忠诚。在每一次对生命的敬畏和救护工作的担当中,他也充实了自己,升华了人生价值。
张立文在组织队员训练
张立文在为队员们授课
张立文在对队员们进行技能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