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胡彩云(北京教育学院副教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
潘元良瑞(华南师范大学博士)
我们日常学习生活中会接触到很多知识,产生很多想法,好像小孩子玩的乐高积木,似乎没什么联系。而思维导图就像一个分拣箱,把各种零件分类放好。
我们日常学习生活中会接触到很多知识,产生很多想法,好像小孩子玩的乐高积木,散得到处都是,似乎没什么联系。如果我们不整理它,就是一塌糊涂的状态。而思维导图就像一个分拣箱,把各种零件分类放好。这样,当我们要把乐高拼起来的时候,很快就能找到需要的零件。如此神奇的思维导图,我们一起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吧!
由英国的“记忆之父”东尼·博赞发明的思维导图,英文为Mind Map,意为“思维的地图”。思维导图在21世纪风靡全球,被看作“大脑瑞士军刀”,为全球超过2.5亿人提供了革命性的思维习惯变革,在全球教育界和商界掀起了使用思维导图的风暴,它对思维的过程、思维结果的展示、思维的再次提取有着惊人的助推作用。
思维导图是一种发散性、辐射性思维表达工具,主要集合了图形、文字、颜色、结构、节奏、空间关系等多种表达要素,将思维的内容按照不同层级关系的主题词与关键图相互关联起来,围绕中心主题构成思维的地图。大脑所获取的每一种信息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中心,包括文字、数字、气味、颜色、线条、节奏、音符等,这些信息可以由中心向外发散,辐射出无数的关节点。就像人类的脑细胞从细胞核生长出无数的突触,由粗到细不断延伸的树状结构一样,思维导图正是模拟人类大脑神经元的整体结构,展示了人类思维的整体性。
思维导图的创始人东尼·博赞,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高才生,获得了心理学、语言学、数学等多个学位。他是英国头脑基金会的总裁,担任微软、IBM、索尼、三星、甲骨文、摩根、英国电讯等知名跨国公司的商务顾问。他还是著名的作家、演讲家。除此之外还是一位全能的运动健将,擅长击剑、长跑、举重、划艇等多个运动项目,并任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划艇教练。这样智力、语言、商务、运动并举的多面手,在有效运用自己的大脑方面有着独到的方式。他将抽象的思维与具体形象的图形相结合,把人类习惯的线性思考方式转换为放射状的思考方式,为快速阅读、高效记忆、创造性思维技巧提供了革命性的创新。
思维导图具有形象性、条理性、创造性等多种特性,而这种特性不仅契合了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而且可以促进儿童多方面的发展。学龄前儿童的思维从感知动作性向具体形象性过渡:其思维的推进依赖于大量实际动作和操作积累的经验,当儿童的动作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他们会在头脑中形成这些动作过程及结果的具体形象,以表征的形式进行更高一级的思维,进而在此基础上开始慢慢为形成抽象的概念打下基础。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思维导图可以有效发挥学前儿童思维的优势,并对其发展产生瑞士军刀般的辅助作用。
首先,思维导图可以满足学龄前儿童对事物进行“表征”的需求。当学龄前的儿童可以脱离感觉器官的直接刺激而进行思考时,就说明儿童已经具备了表征的能力。例如儿童拿起画笔把自己见过的事物画下来,此时他们并不需要直接看着那个事物,而是脱离视觉的直接刺激,在头脑中形成那个事物的形象,并用画画的方式表达出来。学龄前儿童使用思维导图主要就是借助关键图将儿童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而这种表达正是儿童对事物进行表征思维的需求。
思维导图能够提高学龄前儿童想象的品质。思维导图模拟人类大脑细胞发散生长的模式,也模拟了人类发散性思维的特征,要求儿童从核心主题向四周进行发散想象,使得儿童的想象更开放、更立体、更具创造性。这种想象并不是胡思乱想或漫天遐想,而需要儿童针对核心主题进行有目的的联想;想象的内容要丰富,涉及的维度要广;想象的顺序要有条理、有逻辑;想象的水平要从模仿为主到创造为主。因此,借助思维导图,可以培养儿童想象的目的性、丰富性、逻辑性与创造性。
思维导图能提高学龄前儿童的思维水平。学龄前儿童的观察比较能力、分类归纳能力、推理分析能力仍然处在萌芽阶段,而思维导图采用主次分支来支持思维的推进,可以帮助学龄前儿童在认真观察比较事物特点的基础上,在头脑中提炼分类的标准,如按颜色、按形状、按材质、按功能等对事物进行分类,进而进行复合分类,建立类包含的概念等。在此基础上,儿童渐渐学会分析并概括事物的共同属性,进行归纳总结,使得思维更具有条理性、关联性和逻辑性。
思维导图能够锻炼学龄前儿童的注意力。学龄前的儿童注意力处于无意注意占主导的阶段,总是会被色彩鲜艳或动听刺激的信息所吸引。思维导图通过色彩鲜艳的关键图呈现思维的结果,通过冷暖色相间的方式呈现思维的逻辑,通过多种颜色的搭配呈现思维的整体性,因此能够吸引儿童的注意力,让儿童带有目的性地注意事物;在绘制思维导图或读取思维导图时,延长儿童的注意力;并随着分支的转移而主动控制自身注意力的转移。借助思维导图可以锻炼儿童的有意注意、提高儿童注意力的稳定性、提升注意力的转移与分配能力。
思维导图能够辅助提升学龄前儿童的记忆力。学龄前儿童的大脑更倾向于记忆那些色彩鲜艳、内容有趣的信息,而且他们通常以无意记忆为主,缺乏对记忆信息的主动加工策略,记忆内容保持的时间也很有限,容易遗忘。思维导图将思考的过程与结果以鲜明有节奏感的色彩以及生动形象的图形呈现出来,其信息的展示方式易于引起学龄前儿童的兴趣,并有助于信息的再认与提取;而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本身就是对信息的一次深度加工,有助于幼儿加深对记忆内容的印象,延长记忆的保持时间。顺时针布局的分支,有助于提高幼儿记忆信息的有序性、保证准确率、提升记忆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