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体验 乐享课堂
——小学低段音乐课堂器乐曲欣赏四策略

2018-12-05 10:13李丹萍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18年33期
关键词:狮王曲式小猫

□ 李丹萍

对器乐曲音乐的欣赏是小学音乐欣赏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综观小学低段音乐课堂的器乐曲欣赏环节,常发现这样的情况:在音乐播放的前几分钟,大部分学生都能安静地听着。但几分钟后,有的学生就开始闲聊,有的做小动作,有的则游离于课堂之外。音乐播放结束后,教师进行提问:“听了这段音乐之后,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一头雾水,不知该如何回答。可见,整个教学环节完成后,学生并没有感受到器乐曲音乐蕴含的美感。这样的课堂是缺乏吸引力的,也是低效的。

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有效提高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中器乐曲欣赏的教学效率,让学生对器乐曲产生兴趣?课堂上,教师应充分利用多种资源和工具,用多样化的具体事物,帮助学生增进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具体可运用以下策略。

一、利用绘画,增进学生对音乐的感知

黑格尔曾说:音乐和绘画有较密切的亲族关系。两门艺术里内心生活的表现都占较大比重,绘画可以越过边境进入音乐的领域。绘画中的线条和图形能将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解决由音乐的抽象性带给学生的认知困难。线条绘画、图形绘画能将抽象的乐曲旋律和曲式结构形象化、直观化,从而降低学生感知音乐的难度,增添乐曲欣赏的乐趣。

(一)运用线条绘画,感知旋律变化

音乐中的旋律是以时间为画笔,在不同音高位置勾画出来的线条。运用线条绘画,将听觉中的“波形”转换成视觉中的“波形”,能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乐曲中的音高、力度和情绪等。学生可以用手在空中画或者用彩笔在纸上画线条,如听了柔和、舒展的音乐,画出弧线状的旋律线;听了强势有力的音乐,则画出折线状的旋律线。如在欣赏《小狗圆舞曲》的音乐时,某班学生一边聆听音乐,一边用画笔画出了自己对乐曲的整体感受,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

图2

图1左边的螺旋状代表乐曲开头给人一种不停旋转的感觉,事实上正表现出了小狗急速旋转的状态。随着音乐的高低起伏变化,学生画出的线条也在不停地变化。图2开始的螺旋线是小朋友在围着圆圈不停地旋转。当乐曲出现甜美抒情的中间部主题时,小朋友们迈着轻松而悠闲的步子开始曼舞。结合线条进行教学,可以使抽象的音乐旋律变得直观、形象,让学生更好地从整体上感知乐曲的旋律走向,加深对乐曲旋律的熟悉程度。同时,因为有了画线条这样的特殊任务,音乐课堂不再单一、枯燥,学生也更能集中注意力参与其中。

(二)利用图形绘画,感知曲式结构

音乐欣赏曲的欣赏过程不仅是学生感知乐曲情绪的过程,也是学生感知音乐基本要素的过程。曲式结构是构成音乐作品的基本要素,了解作品的曲式结构对于欣赏音乐作品具有重要意义。德国作曲家舒曼曾说:除非你了解曲式,否则你永远无法弄懂音乐。可见曲式分析对于人们认识、理解音乐是极其重要的。然而,一、二年级的学生对外界事物的反应主要以感性经验和具象思维为主。对他们来说,对作品进行曲式分析无疑太过枯燥、乏味,反而会降低他们欣赏乐曲的兴趣。鉴于此,教师须选择合适的方法,结合图形绘画,抓住音乐的“形”,使抽象的曲式结构“可视化”,以此降低欣赏难度,帮助学生整体感知曲式结构。如欣赏《跳圆舞曲的小猫》时,在学生初步感知全曲后,教师引导学生将听到的音乐用图形表现出来,学生画出了以下图形,如图3。

图3

A表示小猫在舞池中悠闲地跳舞;B表示小猫跳得非常高兴,但怕惊扰主人,于是踮着脚尖继续跳舞;第二个A表示小猫跳着跳着感觉有些疲倦,于是渐渐放慢了脚步,又像之前那样悠闲缓慢地跳舞。由上图可见,这一“A+B+A”式图形组合使曲式结构一目了然,学生能够轻松理解。这种画图形的方式不仅淡化了浓重的乐理知识,创设了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还使学生自然而然地了解曲式结构,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音乐赏析能力。

二、结合想象,增强学生对音乐内涵的理解

想象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学生体验音乐、参与音乐的重要方式。我国著名美学家王朝闻曾指出: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欣赏。在欣赏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聆听音乐的同时结合自己的想象,用声音或者图谱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和体验,从而增强对音乐内涵的理解,并积极参与到提示音乐的过程中。

(一)利用音乐想象,理解乐曲主题

一、二年级的教材中,有部分欣赏曲是采用模拟的手法以及管弦乐器特有的音色来塑造各种动物形象和自然界的现象的。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乐曲主题,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并对想到的内容加以描述。如学生在欣赏格里格作的管弦乐《海上风暴》时,教师提醒他们仔细聆听,大胆想象,在欣赏完之后,讨论“你感受到了什么”。由于没有画面的诱导,学生更加关注音乐本身。一位学生说:“我觉得是战场上万马奔腾,人们在打仗的场面。”另一位学生说:“我觉得像是海上起了大风浪,海风呼啸,海浪翻腾的场面!”……学生所描绘的这些画面正提示了乐曲的主题——海上紧张、激烈的氛围。这些精彩的回答展示了学生独特大胆的想象,同时也体现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

(二)利用图谱联想,感受乐曲形象

音乐常常表现为具体的音乐形象。低年级教材中的部分欣赏曲具有拟人化的特点,如《龟兔赛跑》中的乌龟和兔子、《小狗圆舞曲》中的小狗、《狮王进行曲》中的狮王等都是具体的形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想象,抓住这些“形”的特点,再通过图谱联想,感受乐曲的形象。如在聆听《狮王进行曲》时,学生想到了狮王一家三口出门巡视的场景。走在最前面的是狮王,脚步深沉,随后是狮后,最后则是小狮子。全曲在狮子一家的吼声中结束。结合学生的联想,师生共同绘制了以下图谱,如图4。

图4

前面两个脚印代表的是乐曲主题的8个小节,线条比较粗,表示狮王威风凛凛的神态和坚实沉稳的步伐。后面两个脚印则是乐曲后面的8个小节,线条较前面略细,表示狮后迈着高雅的步伐巡视四周,中间是狮王和狮后的四声吼声。接着是狮后带着小狮子出场,每一个脚印代表一个小节,最后狮王一家在吼声中结束巡视。这一图谱联想的方式不仅提示了乐曲主角——狮王的形象,同时也根据线条的粗细和脚印的大小提示了狮后和小狮子的形象。学生通过耳朵和大脑将抽象的音乐想象为具体的形象、画面和场景,与作曲家进行了深层交流,产生了心灵共鸣,因此也更深入地了解和感知了音乐的主题和形象。

三、借助肢体语言,促进学生对音乐特征的理解

有关研究认为,具有一定艺术修养的成人在欣赏艺术时,可以通过无外显行为的内部操作来设置和追求期待的满足。同样的任务,对于缺少艺术经验的儿童来说,只能更多地通过可见的外部操作来完成。因此,对于活泼好动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教师要根据音乐节拍和旋律的变化来设计相应动作,鼓励学生积极运用动作、舞蹈等肢体语言体验音乐、理解音乐。

(一)利用固定节拍,理解乐曲风格

欣赏曲目中有些乐曲的节拍比较规整,节奏感较强。在欣赏这些乐曲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用一些固定的动作来感受音乐的节拍与节奏。如在欣赏约纳森的《杜鹃圆舞曲》时,教师依据其三拍子圆舞曲风格,设计了相应舞步。学生和着音乐、迈着三拍子舞步在教室里翩翩起舞,音乐课堂灵动有趣。学生通过这些简单易学的固定动作,更好地理解了乐曲的节拍,建立了恒拍的概念,也对器乐欣赏课产生了兴趣。

(二)借助体态律动,理解乐曲情境

在小学低段的音乐教材中,常有一些音乐形象鲜明或情节丰富的欣赏乐曲。在欣赏这类乐曲时,教师可以借助体态律动,使学生参与课堂,体验音乐,从而加深对乐曲情境的了解。如在欣赏《小猫圆舞曲》时,教师设计了如下体态律动:请一名学生扮演小狗,其余学生扮演小猫进行律动表演。

前奏:小猫拎着裙子出场,优雅地鞠躬行礼。

A段:小猫随着旋律舞动身体,如做拎花裙的动作、左右轻轻晃动身体、转圆圈、踮着脚尖走路等。

B段:许多小猫一起跳舞、追逐嬉戏。

A段:同上A段。

尾声:小狗出场,做追逐小猫的动作,小猫迅速回到原位,用一个下蹲的动作诠释结束音。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积极地参与整个活动,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学习兴趣。这种用律动表演塑造形象的方法能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欣赏活动,也能让学生有机会深入体会音乐中的具体形象和动态情节,从而更深入地理解音乐。

四、利用打击乐器,再现音乐场景

美国著名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莫塞尔曾说:打击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地体验音乐的桥梁……小学生生性好奇、活泼好动,对能够吹奏出声音或能够打击出声音的乐器十分感兴趣。因此,在欣赏曲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打击乐器这一工具,用伴奏、模拟演奏等方法再现音乐场景,让学生参与音乐表达。

(一)利用乐器伴奏,表达音乐内容

教师可以利用打击乐固定的音色特点,为乐曲伴奏,并模仿乐曲中的器乐演奏,再现音乐情景,表达音乐内容。如教学《在钟表店里》时,笔者用乐器来演奏部分乐曲,选用的乐器如图5所示。

前奏:给闹钟上发条,用鱼蛙做音效四次。

A段:钟表店里各种钟的声音,用舞板演奏。

间奏:用碰铃做两个长音。

B段:闹钟响了,用串铃演奏长音和短音。

A段:动作与上面A段相同。

图5

在演奏阶段,部分学生选用舞板来表现A段音乐钟表店中各种钟表的声音,部分学生选用碰铃表现间奏,还有的学生选用串铃表现B段音乐……这样的合奏使各种音色的音乐和谐相融,不仅再次表达了音乐的内容,还增强了学生的课堂兴趣,加深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

(二)实行模仿演奏,表达乐曲风格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学生在乐器方面的学习提出要求:能够认识常见的中国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并能听辨其音色。在没有乐器的情况下,教师可以教学生随着音乐模仿演奏,即拟奏。在教学钢琴曲《星光圆舞曲》时,教师做了如下尝试:先让学生通过聆听来辨认钢琴的音色。再跟着音乐,模仿弹奏钢琴的动作。在乐曲的平滑流畅处,学生的“弹奏”也平稳流动;在旋律激昂处,学生“弹奏”的力度也明显加强。在变奏部分,乐曲情绪更加热烈,学生完全融合到了乐曲之中,手臂“弹奏”的起伏也更大。通过模仿钢琴演奏,学生不仅了解了演奏钢琴的基本姿势,也表达了变奏曲的音乐风格。

对课堂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提升低年级学生的器乐曲能力也非一日之功。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听觉、肢体、视觉等多种感官体会音乐。同时设计学生易于感知且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并将其扎实地落实到每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感知音乐的同时逐渐提高对器乐曲的欣赏能力,为长远的音乐鉴赏之旅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狮王曲式小猫
标致超级跑车9X8狮王咆哮
变体曲式的“再变”及结构范畴的结合
狮王归来
应试曲式分析的几个重要方法
小猫
狮 王
“共性写作”时期的非典型曲式中的典型现象
狮王生死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