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姚 丽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及天津市“十三五”规划构建了天津建设 “一基地三区”的经济发展目标,即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和改革开放先行区。航运服务业发展是建设北方航运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6月,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了市交通运输委 《天津市建设北方航运核心区实施方案》,提出打造小白楼、东疆、于家堡、北疆南疆、航空物流等五个航运服务集聚区。天津要抓住历史机遇,稳中求变,大力发展航运服务业,打造高端航运服务业全产业链。
从总体上看,天津航运服务业集聚效应初步形成,位于天津市区的小白楼地区,处在和平区、河西区和河东区交界地带,由于历史原因,集聚了大量货物代理、船务公司和物流企业。东疆港区保税物流企业集聚度较高。由于自贸区政策及航空航天产业的支撑,空港地区航空物流发展迅速。滨海新区融资租赁业务领跑全国,新兴的航运服务业态不断孕育。天津航运服务业发展具有悠久历史,具有发展航运服务业的先天优势,但是天津航运服务业集聚发展同先进地区如上海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天津传统航运服务企业占比大,主要以运输、货运代理、仓储物流类企业为主,航运交易、航运金融、航运咨询、海事法律等高端航运服务企业相对缺乏。
目前,航运企业、金融企业、法律企业和其他航运相关企业发展融合度不高。由于缺乏信息共享平台,阻碍了航运产业链相关服务向中高端发展。例如,由于大部分航运企业都是轻资产属性,在融资的过程中,不能获取企业实时运营数据,银行无法及时向航运企业发放贷款。
目前,天津的航运服务企业分散在以小白楼地区为主的各个商务楼宇中,没有纯航运服务企业集聚的商业楼宇。相比之下,上海虹口区北外滩商业楼宇航运特色鲜明,集聚效应明显。如上海虹口区的金岸大厦,一楼为商业金融机构,其他楼层全部是航运服务企业,且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虹口区政府的投促办(航运办)也在该大厦办公。
由于目前航运业处在低谷,以货代为代表的传统航运服务企业普遍经营困难,业务风险增多。目前,天津货代企业从基数来讲相对还不够壮大,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
政府需要转变职能和观念,进行体制机制上的创新,在提高服务意识、服务能力、依法保驾护航方面打造适宜的营商环境。具体来讲,要设计和设立航运服务集聚区的运行机制,并提供组织保障。可以借鉴上海的经验,成立航运服务集聚区专门机构,由专人负责。创新选人、用人机制,招聘接受过航运高等教育并具有航运实践背景的人进入公务员队伍,进行专业招商,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加强招商队伍建设,进一步打造专业化招商团队。在政府、企业、中介和顾问等四支招商队伍基础上,聘请市船舶代理协会、无船承运人协会等航运相关行业协会会长,知名海事律师、会计师等中介机构负责人为招商顾问,发挥各方优势,深入推进航运服务产业招商工作。
航运服务集聚区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时间的培育和建设。从上海的经验看,航运服务产业链上的每个节点的培育都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整个产业链的构建则需要更长的时间。因此,政府要合理规划,不同航运服务集聚区应依据各自区位优势,错位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随着航运服务产业链由中低端向高端发展,航运、法律和金融企业都面临国际化的挑战,跨界复合型高端人才的短缺将成为发展的瓶颈,因此,有必要在人才培育和企业服务国际化上优先布局,尽早谋划、稳步实施。
1.对部分楼宇进行提升改造,吸引更多传统航运企业及总部落户
充分利用小白楼地区区位优势突出,商务配套完善、基础设施便利、载体资源丰富等特点,对已有商务楼宇进行提升改造,吸引具有产业引领作用的综合性航运企业集聚,努力促成一批航运企业总部、航运产业龙头企业总部或区域功能性总部落地。
2.支持传统货代企业转型升级
除了短期内通过出台相应扶持政策以解决传统货代企业融资难、经营困难等现实问题外,还要在长期内规范货代行业秩序,培育货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支持大中型货代企业做大做强,中小微货代企业做专做精;鼓励企业充分依托电子商务技术,实现由传统货代向供应链物流服务商转型。
通过召开专业研讨会或航运论坛的方式,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航运交易、航运金融、航运咨询、海事法律等航运中高端要素企业的重要资源,逐步建成完善的航运服务产业链。借鉴国内外航运服务业发展经验,开展体系完备的现代航运服务产业链招商。加快引进航运融资、咨询、仲裁、保险、海损理赔、公证公估、航运组织、海运经纪等附加值高的航运服务上游产业,不断提升区域航运服务能力。
搭建航运、海关、金融、法律及政府相关部门的信息资源共享线上平台,促进航运服务产业链的发展。整合相关资源,推动传统航运服务业跨界发展。探索 “互联网+航运服务”模式,打造电子商务航运平台,制定适合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措施,鼓励引进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搭建航运要素交流平台。在线下,通过召开研讨会、沙龙和论坛的方式,加速航运服务产业链上航运、海关、金融、法律等企业的沟通与交流,促进产业链不同要素的融合发展。
一是鼓励高端航运服务产业规模化发展,根据企业纳税情况适当予以扶持;二是鼓励发展与航运结合的高端服务业务,在船舶融资租赁、海上保险、航运资金结算等方面给予优惠,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三是鼓励金融机构对高端航运服务业专项或重大项目融资、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项目贷款给予重点支持;四是开辟绿色通道,优先为航运服务业企业办理入驻手续。
[1]陈跃刚,郭龙飞,吴艳.上海北外滩航运服务集聚区企业空间分布研究 [J].城市发展研究,2016,23(06):137-141.
[2]高志军,刘伟.航运服务集聚区的发展演化机理[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11,32(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