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智能制造发展现状分析

2018-12-05 20:32天津市统计局课题组
天津经济 2018年4期
关键词:天津制造业工业

◎文/天津市统计局课题组

课题组成员:陈海生、张建强、陈钊、戴颖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科技进步、技术创新的主战场,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领域,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打造具有竞争优势的制造业是提升国民经济综合实力的必由之路。随着科技创新进步和信息技术发展,制造业与互联网等新技术的融合发展日趋紧密,制造业向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转型的趋势更加明显,智能制造成为制造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天津牢牢把握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的契机,紧紧围绕“中国制造2025”规划,大力推进相关产业发展,提升产业智能化水平,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智能制造简介

(一)智能制造的定义

智能制造是一种由智能机器与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在制造过程中进行智能活动,通过分析、推理、判断、构思和决策等,来扩大、延伸和部分取代人类专家在制造活动中的脑力劳动。

(二)智能制造的内涵

智能制造从主要方向看,可以分为智能设计、智能生产、智能管理、智能制造服务等,不仅是我们通常理解的工业制造领域,而是上下游产业链的融合,既有理念、又有管理,还有生产链条的各种服务支持。

智能设计是利用计算机辅助制造、网络化协同设计等智能化的设计手段和方法,应用到产品研发设计中,使得产品设计更加智能化;智能生产主要是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利用更多智能技术和智能设备,如数控系统、柔性制造系统、无线传感网络等,使得企业生产更加智能化;智能管理主要是通过智能供应链管理、外部环境智能感知、生产设备性能预测和智能维护、生产流程智能化管控等;智能制造服务主要指产品服务和生产性服务,包括针对产品的销售、售后安装、维护、回收,生产性服务主要指与生产有关的技术服务、信息服务、金融保险服务和物流服务等。

从表现形式看,智能制造主要表现为人工智能、数控系统、柔性自动化、计算机集成制造、大数据互联制造等形式,将会随着各种新技术、新理念的生产和发展,不断拓展和延伸。

(三)智能制造发展现状

智能制造作为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产物,受到了各国政府的广泛关注和普遍重视。主要经济体均制定了相关发展战略,如美国的 “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法国的 “新工业法国计划”、德国的“工业4.0”等,各国均在积极加快智能制造发展步伐,以便在未来国际竞争中占据先机。

我国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制造大国,但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不强,世界知名品牌较少,长期徘徊在制造业价值链低端等问题依旧突出,仍然没有跨入制造强国的行列。为提升我国制造业综合竞争力,塑造国际竞争优势,国务院在2015年正式颁布 “中国制造2025”规划,把制造业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明确指出“中国制造要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二、天津智能制造现状

天津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具备较为完整的工业产业体系,工业产品链齐备。近年来,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持续深入推进,天津牢牢把握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的定位,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转型升级作为激发活力的有力抓手,紧密围绕国家相关战略规划,密集出台落实举措,引导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智能制造方向发展,形成了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滨海高新区、临港经济区、北辰开发区、武清机器人产业园等一批专业化智能制造产业集群。特别是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等为代表的新兴工业产业,具有技术含量高、生产模式新、符合市场需求方向的特点,具备了一定智能制造的特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天津智能制造发展的水平。

(一)科学规划智能制造发展路径

根据天津已出台的智能制造发展规划 (2016-2020年)显示,天津智能制造发展实施“两步走”战略,到2020年,传统制造业重点领域基本实现数字化制造;到2025年,智能制造支撑体系基本建立,重点产业初步实现智能转型。开展加快智能制造装备发展、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建设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构建工业互联网基础等十项重点任务。“十三五”期间本市将抢占智能制造制高点,到2020年,将培育5家智能工厂和100家数字化车间。

(二)出台政策创新招法推动智能制造发展

发展智能制造,需要先进的理念机制作为支撑,需要完善的配套政策积极推动,需要扎实有力的举措招法深化落实。天津先后出台了 《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的实施意见》、《关于大力发展智能科技产业推动智能经济发展建设智能社会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更加良好的服务环境,构筑智能产业新高地,加快智能经济发展。2016年,首届世界智能大会在天津召开,搭建了全球先进智能科技成果发布平台、创新合作平台、产业聚集平台和投融资对接平台,极大提升了天津智能发展的影响力,拓展了后续发展潜力。

(三)智能化助推工业劳动生产率稳步提升

随着互联网的逐步普及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智能化与新型工业化加速融合,工业互联网和工业企业云让智能制造成为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加速器,“互联网+工业”通过先进的物理信息系统,连接虚拟和现实世界,从而提升整个制造过程的运营效率。天津互联网普及率从2013年的63.9%提高到2016年的92.4%;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1年的53.0%提高到2016年的58.0%。与此同时,2016年,工业劳动生产率达到29.9%,比2011年提高7.3个百分点,企业信息化、智能化发展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四)高技术产业(制造业)稳步发展

截至2016年底,天津高技术产业(制造业)企业524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348.4亿元,占制造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14.3%;利润总额286.1亿元,占比15.7%。企业效益较好。2016年,天津高技术产业 (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8.5%,其中,医药制造业和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利润率达到两位数,分别为12.8%和13.1%,均明显高于全市工业平均水平。研发能力较强。天津高技术产业(制造业)中超过一半的企业有研发活动,占比为51.1%,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11.6个百分点。研发投入强度为1.9%,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

(五)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稳步向好

2016年,天津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共1078家,比2015年增加66家;完成工业总产值5891.98亿元,同比增长10.3%,增速快于规模以上工业4.6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1.5%,比重较2015年提高3.1个百分点。高端装备制造业较快增长。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共129家,完成产值1173.45亿元,同比增长11.6%,占全市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19.9%;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9%。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稳步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企业共149家,完成产值1362.19亿元,占全市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比重达23.1%;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扭转了2015年的下降态势。新材料产业保持较快增长。新材料产业企业共280家,完成工业总产值1691.24亿元,同比增长25.5%,占全市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28.7%;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3%,增速在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列首位。

(六)工业新产品生产取得新成效

天津工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部分企业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积极探索智能制造,着力打造“杀手锏”产品,取得明显成效。2016年,天津初步建立了机器人焊钳和机器人工作站,工业机器人产品从无到有,极大推动了天津工业生产的智能化进程,工业机器人生产形势较好;随着重点城市轨道车辆生产企业在天津的落户,填补了天津城市轨道车辆生产的空白,2016年生产城市轨道车辆311辆,产品销售势头良好;此外,新能源汽车、光纤、光缆、太阳能电池等新产品生产均呈现较好增长态势。

三、天津智能制造的短板

(一)研发投入低,企业创新能力较弱

2016年,天津参与科研活动调查的6243个单位中,有R&D活动的单位为2439家,占比为39.1%,不足四成。R&D经费支出537亿元,占GDP的比重仅为3.0%,低于 2015年(3.08%)0.08个百分点,仅略高于2013年水平(2.98%)。从企业看,519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R&D活动的企业为2051家,占39.5%;R&D经费支出35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仅为1.4%。从主要城市看,2016年,北京、上海R&D经费支出分别为1484.6亿元和1049.3亿元,分别为天津的2.8倍和2.0倍;R&D经费支出占 GDP的比重分别为5.96%和3.80%,分别高于天津2.96个和0.80个百分点。研发经费投入较低,严重制约了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和创新活动的能力和积极性,导致企业创新能力较弱,技术水平难以与先进地区企业抗衡。

(二)创新人才少,高端人才严重缺乏

2016年,天津高等学校共55所,在校生51.38万人,毕业生13.79万人。研究生在校生5.45万人,毕业生1.70万人。从专业看,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中,理学、工学专业毕业生的比重为42.5%;研究生在校生中,理、工学专业占比47.7%。虽然天津高等学校的毕业生资源较为丰富,但技术型、研究型专业的毕业生比重并不高。一方面,很多新兴学科的人才毕业后纷纷选择北京、上海、深圳等创新创业环境好、高科技企业集聚的城市就业,人才流失情况较为严峻;另一方面,天津在吸引高端人才、创业人才方面没有叫得响的政策措施,在各大城市竞相吸引高科技人才的竞争中很难引来领军人才,人才资源相对匮乏,制约了天津技术和理念的发展。

(三)营商环境差,企业投资意愿不高

天津营商环境还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因素,损害了天津在企业家中的声誉,直接影响了企业来天津投资的意愿。有些部门和机构在为企业提供基本服务、解决企业问题时缺乏主动性、积极性,仍然存在“官本位”思想;在企业办理相关业务时,仍然存在一些不合理、不规范的流程,企业需要付出额外的时间和费用;有些部门和工作人员在为企业办理业务时害怕麻烦、不敢担当,服务意识淡薄。

四、天津加快智能制造发展的几点建议

制造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领域,要以智能制造为着力点,努力实现由要素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努力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不断提升研发制造能力,积极抢占产业链高端,强化辐射带动作用,走出一条智能制造和智能发展的新道路。

(一)积极推进产学研紧密合作

科技创新的成果只有形成产业化,才能成为创造实际价值的有效成果,产学研形成完整链条,环环紧扣,互为助力,才能真正推动天津智能制造实现高效发展。天津拥有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理工大学等诸多高等院校及众多科研院所,为智能制造的科研成果转化、推进产业化进程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要加大人才吸引力度,对高端人才、创业人才的待遇要向国内先进地区看齐,好的人才留下来,新的人才引进来,形成人才高地,打造强大的科技创新力量;要进一步加大对科研院所的财政支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激励科研机构产生更多有效成果;支持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三方对接,合作建设实验室,充分发挥各方的优势,共享各自掌握的资源,使应用型研究的方向性更明确,更能够满足产业化的需求。

(二)注重协同打造区域发展优势

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为天津发展智能制造提供了良好契机,同时智能制造的发展将为三地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和服务支撑,加快三地产业协同进程。要充分发挥三地比较优势,北京利用丰富的科研资源着力开展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计算机集成系统等基础性研究,天津利用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和较强的装备制造生产能力积极做好研发成果的转化;要充分发挥天津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政策优势,依托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未来科技城等合作平台,加大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吸纳高端人才和科技资源的力度;要主动对接雄安新区建设,在规划层面做好顶层设计,为开展进一步合作打好坚实基础。

(三)积极构建良好的营商环境

智能制造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方方面面,企业作为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创造有效价值的核心要素,是智能制造发展的主体力量。要高度重视企业和企业家,牢固树立“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的理念,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实实在在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要加强政府部门、科研院所、企业等主体联动合作,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做好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实施方案、行动计划,把战略化为规划、把方案化为行动、把成果化为产品;要形成合力,积极解决智能制造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和问题,不推不让,迎难而上,主动作为,落到实处;要积极推进重点行业智能制造典型应用示范,积极培育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进制造全流程的智能化。

(四)统筹抓好存量与增量资源

天津是传统工业强市,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依然较高,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一手抓增量培育,加快发展高端装备、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打造高端制造优势;一手抓存量优化,改造提升石化、冶金等传统产业,不断迈向中高端,着力构建具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体系。要围绕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积极布局,要通过培育和引进上下游企业,打造产业链条,形成集群发展优势,打造产业发展高地。

猜你喜欢
天津制造业工业
如果天津有“画”说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天津卷
《天津之眼》
《天津之眼》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工业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