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 昕,史健勇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 201620)
第一,经济水平不均衡导致生活质量差。经济基础决定了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收入是其生活的基本保障,经济是否能满足生活需求直接影响着独居老人晚年生活的质量。在众多二线及三线城市,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对于退休工资相对较低的退休老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往往得不到满足;对于一些没有正式工作的部分老人,无法得到退休金,只能依靠子女的赡养或者政府的低保支持,这使得儿女的压力成倍增加,而对于那些儿女不履行赡养义务又没有经济来源的老人而言,连最基本的生活都会难以维持。
第二,身体、经济等因素导致就医困难。当今社会“看病难”“看病贵”已然成为了当今社会人民生活中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看病难”难在每日医院患者数量远远大于医院的就诊上限,排队挂号难、生病办理住院难,医院里人满为患;“看病贵”贵在医疗保障不能满足医疗支出,看病自费的比例依然很大,对于一些没有社保或收入较低的家庭来说,更是生不起病。人体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器官和技能都在不断地衰弱和退化,步入老年期的老人身体开始进入疾病的多发期,路程、挂号、排队、听诊,空巢老人很难依靠自己完成。一部分老人的文化水平不高,在信息与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医院的就医流程逐步信息化科技化,使得他们无法顺利就医;还有一部分老人,患有身体残疾或虚弱多病,出行和自理都比较困难,使得很多老人无法独自就医。其次,看病贵也成为经济来源较少的空巢老人就医的一大难题,虽然大多数老年人都有医保,但对于身体机能越来越差的老人们在医疗上的支出比重越来越大,负担也就成倍增加。
第三,接受照料不足导致生活不便。大多数步入晚年的老人都会有身体机能衰弱、生活不便利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部分老人连走路、上厕所、洗澡等方面都难以独立完成,儿女不在身边,这就需要雇佣合适的义工或者护士时刻照料他们的衣食住行。目前城市空巢老人的数目不断增加,很多难以独居的老人迫切希望在社区生活,这就使得这类人群对社区的照料、服务以及陪伴的需求、社区服务人员的数量要求极速增强。虽然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老年服务型社区已初具规模,可以为空巢老人们提供较好的照料和服务,但大部分二、三线城市的社区服务机构或体系仍然处在发展阶段,空巢老人所能得到的服务和照顾还是远远不够的,很多社区养老机构会出现一名服务人员照顾数位老人的情况,这不仅使得服务人员身心疲惫,还使得老人无法得到宾至如归的照顾和陪伴。
第四,精神文化生活无法满足或实现。在很多二、三线城市,独居老人社区居委会仅仅为了社区的日常管理和社区安全,精神文化活动较少,针对社区老人的活动更是寥寥无几,很多退休后的空巢老人还希望能继续发挥余热,也想参加文体活动或者为社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是大多数的社区并不能为老人提供这样发挥余热的空间。其次,这类人群的子女常常因为奔波于自己的小家庭和工作,很难兼顾到年迈父母的心理、生活、感受等方面,更不可能在感情和精神上给予更全面的关心和支撑。随着老人的退休,身体上的力不从心,以及心理上因无所事事而导致的不安和焦躁,使他们一时间无法适应这种失衡的生活。如果他们长期处于这样的困境,就会陷入到极端的性格之中,不利于老人们健康养老。
伴随着家庭核心化和小型化模式的出现,空巢老人群体数量不断上升。按照意愿,可以将空巢老人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被迫型老人,这类老人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没有孩子和亲人的老人,另一种是有子女或亲属,但他们并不愿意给予精神上的关心或经济上的支持的老人,该类老人无论是物质、精神生活上都没法得到基本保障。第二类是自愿型老人,他们不论是在经济上还是生活上都比较独立,并认为单独生活更加自由自在,不仅可以避免因起居习惯、饮食喜好、思想观念等引起的麻烦,还能减少长辈与晚辈之间的争吵和摩擦;但是,他们并不主张与儿女居住距离过远。第三类是无奈型老人,这类老人与子女一同居住的意愿比较强烈,子女也希望能够时刻陪伴父母,但是往往因为子女必须去外地工作或者创业离家,老人不能相伴,不得不独自居住[1]。
第一,传统养老观念淡化。随着中西方思想的不断碰撞,共同居住的“陪伴式”的养老方式已经逐渐淡化,尤其在城市中更为凸显。加之人与人观念的差异性,对城市空巢老人的关怀程度也大相径庭,尤其对于二、三线城市的青年,人生价值得不到体现,希望可以去一线城市寻求发展机会,开阔眼界,接触新鲜事物,不愿再回到家乡生活。但是传统思想根深蒂固的老人们,依旧希望落叶归根,随着年纪的增长他们对整个家庭的影响也慢慢减弱,忙于兼顾工作和家庭的子女对他们的关怀就会越来越少,导致空巢老人的老年生活没有了保障[2]。
第二,养老政策法规缺失。现阶段,我国的养老福利制度,在逐渐的完善,关乎老年人的补贴和退休金的法律政策也在不断优化,但也仍然有问题凸显,比如养老体系不够完善,整体服务水平较低,养老社区的设备设施不够齐全。尤其针对空巢老人的相关立法和福利政策等方面还比较缺失,即使是开放了二孩政策,但是因为生活压力、经济压力等因素,大多数的家庭模式依旧是“2大1小”模式,空巢化、独居化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法律和政策能给予的保障力度还比较小,城市空巢老人的权益很难得到全方位的保障。
第三,计划生育政策使家庭子女数量减少,形成小型化家庭。计划生育使得我国人口数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生育率的下降使得社会中形成了大量的独生子女家庭或者少子女家庭,当父母的年龄逐渐增大,赡养父母的重担便完全压在了子女的身上,加上还需要兼顾自己的家庭和工作,使得子女的负担成倍增长。子女逐渐离开父母形成了自己的小家庭,大多数的父母不得不以独居养老度过晚年,就形成了这类特殊的空巢老人群体。
第四,社区服务能力低下,老人得不到满足。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个领域里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是社会有机体最基本的内容,是宏观社会的缩影[3]。城市空巢老人作为社区的一类群体,仅仅依靠政府是远远不够的,社区应投入更多的服务内容和观念,将服务转变成职能。目前,我国的社会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在硬件设施上,大多数二、三线城市的社区活动区域都比较单一,缺少基本的医疗设施、娱乐活动室等,服务内容简单的养老社区无法满足老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多元化服务需求;在人员配置上,缺少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较高的护理人员和服务人员,无法为空巢老人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
1.完善为空巢老人养老制定的政策。政府可以针对空巢老人的特殊性,将这类人群划归为一类特殊群体。建立专门针对空巢老人的制度与政策,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建立相关的保障和福利举措,不断提高对该类人群的补贴额度,在政策、医疗补助上为他们提供有力的依据和支撑;国家给予支持,在城市的不同区域设立行之有效的空巢老人管理机构,统一收集各个地区城市空巢老人个人信息、健康状况、收入情况、家庭状况等,并录入档案,每年普查调研,及时更新档案信息;建立社会养老机构的考核标准,对机构的资质进行严格的审查,对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给予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扶持。
2.加强财政支持,加大空巢老人经济的扶持力度。空巢老人的生活来源大多数是以子女给予的帮助和退休金为主,如果有的老人没有子女给予的资金支持,也没有养老退休金的固定收入,那么他们的基本生活都难以得到保障,那么加大财政的支持就给予了他们新的经济来源。政府应不断发挥主导作用,建立专门的项目基金,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把财政的支持贯彻到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各个方面,从社区建设上加大投入,推进健康养老的重点工程,拓宽老年人的活动区域,丰富社区老人们的娱乐方式,注重老人们的精神建设;从老人的补贴上,加大投入,降低得到补助的门槛,增加补贴的金额。
1.社会组织加强思想引导,为空巢老人树立正确的健康养老观。随着时间的推移,空巢老人群体已经形成,但是养老服务理念仍旧停留在家庭责任层面,社会组织的主导作用还未能充分地体现。社会组织应树立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结合空巢老人的年龄段和健康程度的差异,给予他们高水准、专业化的养老服务;通过引导和鼓励,提高全社会关爱空巢老人的意识,并从空巢老人的切身利益出发,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的养老观[4]。
2.完善城市的社区服务体系,发挥社区的服务作用。目前,二、三线城市的养老机构还不够主流,很多的空巢老人主观上仍是选择居家养老,随着城市生活的快节奏和通讯科技的飞速发展,老年人与亲朋好友的联系逐渐减少,间接联系不断增加,对于居家养老的老人,社区的联络与服务成为了其生活、娱乐的主要资源,一方面,社区的人际关系网可以为空巢老人找到自己固定的社交群体,可以通过朋友之间的相互帮衬和扶持;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社区丰富的社会资源,建立优质的养老服务体系。因此,社区应利用自身优势构建完善的资源服务网络体系,将日常服务做到常态化、优质化,如建立上门保洁服务、体检服务、健康护理服务等,将城市空巢老人按照身体状况分成等级,为子女常年在外、身体状况较差的空巢老人提供特殊的照顾服务。只有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加强社会资源整合,才能为居家养老的空巢老人提供更加完善、优质的服务,不断提高饮食、医疗、娱乐等服务水平。
3.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新模式,解决养老与医疗服务的矛盾。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的种种缺陷,给城市空巢老人的健康养老带来了很多阻碍,除了完善现有的社区服务体系,推进医养结合的养老新模式,也成为了新的趋势。“医养结合”是指将医疗服务系统与养老服务体系相结合的养老新模式。目前,医养结合已经相继在多个地区展开试点,例如2007年武汉市江夏区率先试点“医养结合”,北京市东城区、西城区也成为医院结合的试点区县[5]。目前的试点分为三种模式:一是在医疗机构中建立养老病房;二是在养老机构中设立护理和诊疗部门;三是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毗邻而建、相互合作[6]。在三种模式中,以社区为依托是医养结合的最佳方式。社区医养结合目标已经不只是为了解决老年人的生存和医疗问题,而是希望通过建立这样的新模式,为空巢老人提供多层次的服务体系。社区医养结合可行性强且资源可互补,同时具备养老服务和医疗服务社区专业机构能够为空巢老人提供专业的诊疗和全面的护理,提升健康水平。
4.社区不断发展志愿者事业,为空巢老人提供更好的服务。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空巢老人数量在不断增加,对社区养老机构的需求也越来越多,社区养老也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的必然趋势。针对目前我国的社区养老机构存在的管理模式不完善、服务人员人数短缺、文化活动贫瘠等问题,社区应着力发展志愿者的服务事业,培养一批专业的志愿服务队伍,建立空巢老人的信息登记、管理、更新系统,根据不同老年人的不同情况,为社区的老人提供人性化的优质服务,同时可适当减轻社区服务工作人员的服务压力。在文化建设方面,服务人员可以借助志愿者的力量,通过开展书法、下棋等丰富的文化活动,满足城市空巢老人的精神需求。志愿者队伍还可以与各个社区养老机构联动,整合力量,形成合力,共同帮扶养老事业,让志愿者服务成为社区养老的有效支持力量。
除了国家和社会在政策制度和社区建设层面加大力度以外,还需要在家庭和个人层面给予更多的引导和宣传。很多老人在退休或者年龄逐步步入高龄后,变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们的情绪常常焦躁不安,甚至是消极避世,关注空巢老人的社会工作者应通过专业的辅导和有效的沟通,帮助老年人建立起科学、健康的养老方式,不断提高社区中空巢老人的健康养老意识;同时也要通过多渠道宣传,让子女们认识到老年人养老不仅仅是吃穿不愁,更多的是亲人的陪伴和精神上的慰藉。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这为我们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健康养老道路指明了方向。二三线城市空巢老人的健康养老问题及对策的研究,能够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对这类特殊人群养老问题的重视,做到保障城市空巢老人的合法权益,不断满足他们的健康养老需求,打造人性化、特色化的养老体系,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