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西壮族自治区外国专家局
“据不完全统计,柳州市目前已上马超过5000台机器人,但能够独立进行机器人工艺编程和维修保养的技术人员不超过50人。一线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决定着柳州制造业的未来。” 2017年10月28日柳州市焊接协会理事长王国安在“机器人焊接工艺”赴德国培训项目成果交流活动上的这番讲话引发了在场所有人的深思。
为了更好地分享与推广“机器人焊接工艺”赴德国培训项目学员的各方面收获,实现“一人培训,多人受益”,广西外国专家局举办了2017年“机器人焊接工艺”赴德国培训项目成果交流活动。来自全区重点企业的一线焊接技术人才与重点职业院校的教师骨干共70余人参加。
本次活动分为专题汇报和现场案例分析两部分。在专题汇报环节,赴德国培训的学员代表分别就“中德在激光焊接自动化应用方面的比较”“对广西焊接自动化未来发展的建议”等五个课题进行了汇报,与大家分享了在德国培训的主要收获、回国后的部分实践运用以及未来的工作计划等。其间,大家讨论激烈,现场交流气氛热烈。学员们纷纷表示在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一些陈旧的操作技术和知识得到了改进和完善。
由广西机械高级技工学校焊接组承接的柳州市威立雅水务公司的管道焊接工艺,存在焊接工艺较为落后,焊接质量差,造成供水困难,用户抱怨多等问题。现学员们学成归来后,在经验交流会上与教授、应邀专家等从水务管道的供水特点、特殊的工作环境、目前的运行状况、管道的材质、管道的焊接及检测手段等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威立雅水务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建立了一套完善焊接控制管理程序及完善的焊接工艺。目前该工艺已投入运行,效果明显。工人的工作效率有所提高,工作环境有所改善,工作强度有所下降。从跟踪情况来看,新工艺、新设备的引入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推动了水务方面管道焊接工艺的完善与发展。
“动臂焊接目前采用机器人焊接+人工焊接的方式,焊接接头多,应力比较集中,在实际的生产中经常出现问题,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改进焊接方案避免问题的发生呢?”针对这个问题,学员们分别对产品进行工艺性分析,从产品的设计、工艺、焊接及检测进行全方位的评估后,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教授对学员们的意见进行了归纳,并提出了客观有效的解决方法。
类似的问题,学员和专家教授从不同的视角从多方面提出意见,最后统一形成大家一致认可的焊接工艺规范,使工艺更加合理。
在现场案例分析上,赴德国培训的学员代表对机器人焊接进行了中德焊接工艺分析比较,分享了德国的先进技术和知识。同时,专家与学员们针对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进行探讨交流,并给予技术指导。在赴德国培训学员的言传身教下,参加活动各单位技术骨干通过此次成果交流分享活动解决了不少造成长期困扰的技术难题,大大提高了专业技能,并通过组建微信群实现了对疑难问题的即时讨论和分享,成为广西机器人焊接领域“智慧共享”的第一梯队。
广西外国专家局计划依托广西壮族自治区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分会,将赴德国培训的16名学员组建成核心技术团队,以参加本次交流活动的70多名技术人员为第一梯队,为区内同行和相关企业提供技术培训、指导和顾问服务,并且可承接课题研究和相关生产攻关任务。使受训学员的出国培训收获在转化为生产技术成果的同时,能够更充分地发挥出国培训学员的“种子队员”作用,为广西机器人焊接领域培养更多技术能力过硬的一线骨干,从而实现因公出国(境)培训项目以“培训一批、带动一群、引领一支队伍”的辐射效应,有力推进广西高层次急需紧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