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集团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研究

2018-12-05 09:17王珊珊
北方经贸 2018年8期
关键词:预警系统预警资金

王珊珊

(河北经贸大学,石家庄050061)

一、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定义

由于人们对事物的理解和角度不同,对新出现的定义看法也是百家争鸣。鉴于国内外文献,本研究认为,财务风险是指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偏离了预期的轨道,可能造成企业年初预计的市场份额缩小,利润降低。一般来说,财务风险是可以预测的,一方面,由于受到复杂的外部环境影响。财务风险的预测又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财务风险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包括初露端倪、危机显现到爆发的过程。因此,构架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监控财务风险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起到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减少损失的作用。

二、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设计原则

(一)建立在我国的基本国情上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已经成为国家主流发展方向,国外的一些管理理论也逐渐在经济的决策问题中崭露头角。但国外的理论有其一定的经济基础和发展背景,不一定完全适合我国国情。由统计数据了解,我国只有小部分大型集团建立了风险预警系统,大多数企业集团尚未建立。因此,不仅要提高建立财务预警系统的意识,也要和我国国情相结合,建立有中国创新的预警体系。这一体系的建立,将降低我国大型集团由于应对突发风险处理能力欠缺,导致集团危机情况的发生。

(二)财务指标应采用多种计量方法

一般的财务分析,只针对企业的财务数据,思路狭窄,没有全面的考虑问题,分析的也很不到位。只依据报表中显示的财务指标整理、分析,判断企业在运营中是否存在风险、风险的大小、风险是否在合理区间以及超出预警范围多少。一方面,在指标的选取问题上,选取哪些指标、如何选取,不同的经济学派有不同的观点,而且选取的指标数量和质量也有待考察。另一方面,目前国内的财务指标大多针对单一企业,对集团的分析不足,在集团的财务预警中应用性欠缺。加上集团的规模比一般企业大很多,所涵盖的行业也林林总总,只单纯依靠财务指标分析建立集团的预警系统显然捉襟见肘。因此,构建包含非财务指标、流程预警、循环控制等多种计量方法的预警体系尤为重要。以便更加全面准确地评价集团内部的财务管理状况,及早发现问题。

(三)重视财务预警体系的日常维护

收集整理集团有关的财务数据,及时录入预警系统,便于在日常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发现并改正错误,避免由于不经意的错误给公司带来巨大损失。日常数据的更新和信息的反馈,更有利于高层随时掌握集团的运营状态和财务情况,便于高层制定正确的指导方针。

三、企业集团预警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融资能力不足导致资金结构的不合理

企业资金结构由权益资本和负债资本组成,它们的比例关系能够直接说明企业财务资金结构是否合理,一般情况下权益资金的比重要大于负债资金的比重,相反则会造成企业资金结构的不合理,偿付能力不足,从而发生企业财务风险。目前,在我国企业中资金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当企业有一定的自有资金且融资能力较强时,能够为企业的发展筹集充足的资金,该部分资金一样是由权益资金和负债资金两部分组成,如果企业没有重视两部分的合理比例,就会引起企业财务负担加重,偿付能力不足,失去筹措资金的能力,最终影响企业的长久经营。其次,当企业有一定的自有资金,但不足以支持企业发展且企业的融资能力又较弱时,就会因缺乏资金而导致企业严重的财务危机,因此,融资能力与资金结构的合理性是当今企业面临财务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

(二)风险管理意识淡薄

据调查,绝大部分管理者对风险管理的概念、控制流程、处理方法了解甚少。人们通常会认为,风险管理是财务和审计部门的工作,没有站在集团的长远角度考虑,所以才出现企业集团的风险管理没有从整体出发,各部门各自为营的不良现象。每个部门的领导者只关心自己部门的利益,较少考虑由于不恰当的决策给整个集团带来的潜在风险。将企业集团风险管理的重任置于财务和审计部门,由于该部门的人员及能力有限,对防范风险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感到力不从心。

企业集团的决策层、管理层在财务风险的问题上缺乏提前预防,及时警示的意识。当风险给集团造成损失时,才开始寻找原因,事后补救,没有将全面风险管理意识贯穿集团运作始终。由于决策层的事后处理思维惯性,也没有从集团之前处理异常现象中总结经验、教训,很容易导致规范的风险管理制度流于形式,在执行过程中有很大的随意性。

(三)信息管理系统不完善

很多企业集团虽然建立了财务共享模式,集团的管理水平得到了良性的发展,对助推企业集团抵御财务风险有较好成效,但效果并非立竿见影,由于管理者工作懈怠,缺乏全局的理念,共享模式系统性的开展工作,需要一个长期漫长的过程。

四、完善企业集团预警体系的措施

(一)建立独立的风险预警组织机构

独立的预警组织机构是处于企业外部的,企业是不能直接控制的。该组织应配有专门的执行人员,监督财务运行,并只对机构负责。预警组织是从外部对企业起到监督的作用,与企业内部的职能部门相互制约,能更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独立于集团外,也可使预警人员远离职能部门职权范围,对有舞弊、粉饰财务报表的行为大胆指正。虽然它独立于企业之外,但日常的工作程序也需要和企业的职能部门相互配合,保障工作透明度。当然,对机构内工作人员也有较高的要求,工作人员要了解集团供产销的各个环节,熟悉集团的业务情况,有丰富的财务管理知识和处理危机的经验。当集团经营偏离预期轨道时,工作人员可以凭借其丰富的经验,及时捕捉可能出现的风险信号,及早发出预警。

(二)建立有效的信息采集和传递机制

信息是企业生存的关键。关键性的信息对企业的决策至关重要。所以,建立有效的信息收集与传递机制,可使决策层对集团存在的风险问题有科学的预见,适时出击,化解企业财务风险。建立信息化预警系统,全面系统地录入与企业有关的各种资料,才能客观、正确反馈潜在风险。这样就对信息化预警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收集日常的财务数据,也要能对这些数据甄别归类,深入分析并进行评价,实现财务、业务共享平台,从中发现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尽早消除其带来的危机。因此,财务风险系统的基础就是有效的信息采集与传递机制,它顺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三)建立高效的风险预警分析机制

集团内外的一切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对集团的现在和未来产生某种程度上的影响,判别并分析这些因素对集团的发展显然是至关重要的。集团决策层要将注意力放到急需解决的问题上,提高风险预警成效。风险分析机制当然也离不开独立的组织机构和信息化预警系统,在独立的工作人员、全面系统化的信息条件下,才能更好地发挥分析的作用,否则会导致信息失真,制定的决策也会偏离方向。当然,在分析了相应的风险后,找出偏差原因,并建立相应的处理机制,当危机征兆出现时,可以迅速对风险进行处理,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出改进建议,为以后的决策提供参考。

(四)建立全面的财务风险处理机制

独立的预警组织机构、全面的信息化系统、高效的预警分析机制等措施都是为了更好地处理风险。任何有效的预警体系,一定是建立在对企业经营数据全面了解的基础之上。在此前提条件下,需要管理者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在风险到来前,凭借敏锐的职业判断和清醒的认识,发现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可以立即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提早做到预防,尽量减少因为风险而给集团带来的损失。处理危机情况时,还需要专业人员严格按照规范程序开展工作,提高自身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能力。一个具有良好、健康文化背景的集团,一般都能建立和完善适合自身实际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猜你喜欢
预警系统预警资金
基于AI技术的高速公路行人误闯预警系统
预警型智能包装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和设计
超级秀场 大风预警
新冠肺炎预警系统的构建与效果评价
民用飞机机载跑道入侵预警系统仿真验证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基于ZigBee与GPRS的输电杆塔倾斜监测预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