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港口物流企业发展路径探究
——基于“海上丝绸之路”倡议

2018-12-05 09:17
北方经贸 2018年8期
关键词:海上丝绸之路港口广东

苏 明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广州510545)

一、“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简介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来往的海上通道,起源于秦朝,形成于汉代,在唐代得以发展繁荣,经宋、元日趋发达完善,明代郑和下西洋的成功,“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到顶峰。基于历史,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东盟国家时提出了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2014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倡议构想,将规划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纳入国家战略。2015年3月,经国务院授权,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三部委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从而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合作伙伴由东盟扩容到南亚、西亚、北非、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形成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发展大格局,增进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往,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

二、倡议对广东港口物流企业的影响

(一)广东港口物流企业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

广东省政府出台《广东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实施方案优先推进项目清单》,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制造业、能源产业等领域发展。同时,在通关服务、金融服务、专业服务等方面出台一系列优惠措施,为广东港口物流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政策支持。

(二)为广东港口物流企业带来更多的货源

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人口众多,占全球总人口数的60%,市场发展潜力巨大。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联系进一步加强,海内外物品互联互通水平将越来越高。从2007至2017年的数据看,我国与沿线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额逐年攀升,贸易关系越来越紧密,其中与越南、新加坡等国的贸易增长率最为突出。贸易额的持续增长为港口物流企业业务拓展提供了贸易基础。

(三)促进广东港口物流企业联动发展

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一项基础工程就是加快完善海陆空及信息通道等基础设施,有助于推动海陆空企业联动发展,加强海关、港口企业、园区企业、物流配送企业合作,简化货物流通手续。

(四)倒逼广东港口物流企业转型升级、提升物流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

随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战略的进一步推进,港口物流企业的业务会越来越多,客户企业的需求也会随之升级,传统单一的海洋货物运输业务模式慢慢地将会难以满足客户企业的需要。在这种市场选择中,倒逼广东港口物流企业转型升级,通过改变物流服务模式,拓展物流服务内容,为客户企业打造更立体化的物流增值服务以及一站式物流增值服务,来提高港口物流服务效率,提升港口物流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

三、广东港口物流企业的发展优势及制约因素

(一)主要发展优势

1.区位优势。区位优势是一种自然禀赋,其特殊的地理条件天然生成了其特殊的地位。广东地处我国大陆最南部,南临南海,拥有海岸线3368.1km,是我国海岸线最长的省份。境内河流众多,内河通航里程13596km,其中珠江通航能力居中国的第二位。而且,珠江口东侧与香港、澳门相连,西侧与海南省隔海相望。漫长的海岸线和内河有利于广东发展低成本的水运业务,大量的港口及港口物流企业相伴而生。广东拥有以中远海特、广州港、盐田港、珠海港等上市企业为代表的港口物流企业上千家。特殊的区位优势,更利于广东省港口物流企业拓展国际国内业务。

2.货源优势。广东省是中国第一经济大省,GDP产值占全国的1/10以上,进出口贸易额占全国的1/10以上。珠三角地区拥有食品饮料、纺织服装、机械制造、家用电器、汽车生产及零配件、医药、建材、冶金工业等多个产业基地和体系,产业链长而完整,产品极其丰富。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原油、煤炭、金属矿石等原材料需求的增长。运进的原材料与运出的产品为广东港口物流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货源保障。

3.配套优势。港口物流企业的发展仅拥有强大的水运基础设施还远远不够,完善配套的陆运、空运等基础设施能助力港口物流企业做大做强。近年来,广东高速公路网发展迅猛,基本形成了“九纵五横两环”的主骨架结构、实现了“县县通高速”的目标,全省通车总里程达7600多公里。同时,广东还拥有广州白云机场、深圳宝安机场等国际知名的大型机场以及一批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的配套机场,航运能力非常突出。水运、陆运、空运的同步发展和配套完善为广东的港口物流企业拓展业务、运输无缝对接、立体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规模优势。一是港口物流企业多。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13年,广东从事港口货运的企业为228户,从业人员3.31万人。众多的港口物流企业以及庞大的从业人员使得广东形成了一个港口物流集群,行业集聚、业务细分有利于港口物流企业实现精细化、专业化、现代化发展。二是企业及业务规模巨大。2016年,广东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7.99亿吨,比2012年增长27.8%;集装箱吞吐量5728.03万TEU,比2012年增长20.3%。年货物吞吐量超过5000万吨的大港达10个,广州港和深圳港跻身世界大港行列。巨大的业务量还造就了一大批以港口物流为主营业务的上市企业。这些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力强,有利于其他中小微型港口物流企业同步发展。

5.政策优势。广东特殊的区位,国家从战略层面出发,依然对广东寄予厚望,希望广东在“一带一路”包括“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广东自贸区建设等方面有所作为,并且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另外,广东还出台了《广东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粤东港口群发展规划(2016-2030)》等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广州、深圳等地相继出台配套规划和措施。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以及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促进广东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广东港口物流企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做优。

(二)制约因素

1.人才制约。《中国职业教育年鉴(2015)》就曾指出,我国物流市场庞大,对物流操作人才需求巨大,而且物流业增加值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将增加10万个工作岗位。而我国物流人才的培养还比较落后,尽管广东有很多高等院校开设物流专业和课程,但远远不能满足眼前物流企业对于人才的迫切需求。而现代港口物流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及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新兴产业,随着信息技术、自动仓储技术、包装技术、装卸搬运技术及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的大量应用,广东港口物流企业对港口物流操作人才的需求很大,据不完全统计,缺口达10万余人,高级人才则更短缺。

2.成本制约。不管是经济学理论还是经济实际活动,成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和必须考虑的因素。在营业总收入一定的前提下,控制成本就可增加利润。但广东港口物流企业物流成本偏高,所占比重过大。曾艳英(2017)以湛江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对广东港口物流企业成本情况进行了研究发现,人工成本约占年经营总值的20%;物流设备成本基本占到年经营总值的50%左右(若经营年限较长,则物流设备成本较低,一般是3-5年内成反比);机械成本约占年经营总值的5%;物流管理成本约占年经营总值的5%;事故成本及其他成本约占年经营总值的5%。五项成本合计占到年经营总值的85%,严重压缩了企业的营业利润,不利于企业生产及扩大再生产,制约了广东港口物流企业的发展。

3.港口物流服务水平偏低,增值服务业务不足。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广东港口生产经营业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广东港口物流企业高附加值业务较少,大多数企业甚至包括广州港、深圳港这种龙头企业主要是以仓储、物品配送、仓储服务、物流配送、仓储中转等传统业务为主,为船舶提供岸电服务、水路运输的船舶代理与货物运输代理及相关咨询服务、经济技术咨询、报检、报关代理业等增值服务业务非常少。2017年,广州港集团、盐田港集团的运输、装卸业务约占总收入的90%。而周边的广西、海南、福建等省份都在大力发展港口物流和临港经济,仓储服务、集装箱运输等传统服务业务存在着同质化竞争和发展,容易导致行业内出现价格战等恶性竞争行为,直接影响到客户企业对广东港口物流企业的选择。

4.公共港航配套有待完善。一是公共港航配套设施需要进一步统筹。如粤东港口企业不仅公用码头泊位数有限,而且码头靠泊等级普遍偏低。二是数据平台和信息平台建设有待健全。截至目前,国家仍然没有建立起全国统一的港口物流业统计调查制度,港口物流业统计至今仍然缺乏统一的统计标准、行业划分范围和统计指标设计。广东省虽然成立了广东省港口协会,但港口物流的专业统计指标少、统计数据不全面。同时,广东港口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仍很薄弱,信息化利用率和管理水平不高。

四、广东港口物流企业参与“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路径选择

(一)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打造港口物流业人才高地

广东港口物流企业要进一步转型升级、提升企业竞争力,必须主动作为,积极破解人才制约难题。一是应主动与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企业等高等院校及省内中职学校(含技工院校)等合作,建立产学研基地、实习实训基地,探索现代学徒制、订单培养等校企联合模式培养港口物流业专业人才。二是应发挥广东区位优势,加强与港澳台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人才交流,通过参观学习、跨企业见习实习等方式,多渠道培养人才。三是加强人才引进工作,全方位引进高端物流人才。除了在国内外高校引进专业人才外,也可以开展海外引智工程,全方位引进海外高端港口物流业人才,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二)优化成本管理,打造成本节约型企业

港口物流企业的成本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通过日积月累的管理控制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一是扩大企业成本管理范围,实现全面成本管理。范围上不能只局限于人工成本、设备成本、机械成本、物流成本及事故成本等部分成本领域,而应在运输、仓储、流通加工、装卸搬运、包装、配送、信息处理等全部环节进行全面管理,同时还要减少运力选择不当、迂回运输等不必要浪费。二要优化物流服务流程,减少物流运营成本。广东港口物流企业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梳理自己的核心业务及管理流程,精简物流服务流程,减少冗长的物流环节。并且要形成港口物流流程常态化优化机制,每隔一段时间,将运行情况与预定优化目标进行对比分析,实时纠偏,修正改善有问题的流程,达到流程最简、价格最低的目的。三是善于利用现代物流信息技术,降低物流成本。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可以提高信息传递效率,加快企业内部沟通及企业与客户、政府职能部门等的外部沟通,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总体成本。

(三)加强服务创新,用增值服务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战略延伸了港口物流企业的业务辐射范围,为广东港口物流企业带来了大量的货源和业务,但伴随而来的是客户企业需求特别是国际业务需求的升级以及外来港口物流企业的竞争。因此,只有提供与众不同的产品和增值服务项目,实现差异化发展,才能满足顾客更高层次的需求,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广东是创新高地,深圳是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广东港口物流企业应与身边对口的科创企业、科研院所合作,利用身边资源加强服务创新,在做好货物储运、中转、加工等基本业务的基础上,尽可能提供如国际货运代理、报关、报检、物流信息咨询、国际法律咨询服务等增值服务。最后,还可以与海关、海事、外汇管理、银行、检验检疫、税务、商务、边防检查、港口管理等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密切合作,为客户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四)完善配套设施,推动港口物流业便利化、信息化

广东省政府可以建立协调机制,加强本省港口物流企业的合作,避免政策不协调导致通航冲突和内耗。针对粤东港口群码头泊位不足问题,应采取多种出资方式投资升级或兴建码头,同时推动揭阳港大南海港区等公用码头建设,完善潮州港公用航道、汕头港广澳港区防波堤、揭阳港大南海东岸公共进港航道等港口公用基础设施。建立完善全省统一的港口群公共信息平台以及船舶交通管理系统;港口物流企业应积极利用公共信息平台加快自身信息化建设,实时传送信息数据,实现政企数据互通。

(五)错位发展、互补合作,实现港口物流企业协同发展

为应对国际竞争,珠三角港口群以及粤东港口群的港口物流企业要有合作意识,联动协调发展。可以联合香港港口企业,结合自身地区生产力布局、自身建港条件发展主营业务,形成分工明确、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共同发展的珠江三角洲港口群。如,深圳港集团主要发展国际集装箱班轮运输;广州港集团主要发展内贸集装箱运输;珠海港集团可以继续实施“西江战略”,加强西江流域港口企业互动,推动西江流域物流、商贸在更高平台、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参与全球资源配置;惠州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则应结合惠州打造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的契机发展与本地支柱产业相关的港口物流业务,从而防止区域内兄弟企业恶性竞争。

猜你喜欢
海上丝绸之路港口广东
Gardening is popular in schools
聚焦港口国际化
中国港口,屹立东方
不煲“仔”的广东煲仔饭
港口上的笑脸
惠东港口
广东舆情
印媒: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欲连印“季节计划”
我们都是卑微者(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