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成本会计理实一体化的教学问题及对策

2018-12-04 10:07卢永红
文教资料 2018年22期
关键词:改革对策理实一体化教学问题

卢永红

摘 要: 成本会计是高职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由于以往教学中存在教材内容理论和实践相脱节、课程教学难度大、教学方法滞后、考核方式不合理等问题,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作者结合多年从事成本会计教学的经验,深入分析我院会计专业“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 高职成本会计 理实一体化 教学问题 改革对策

一、引言

成本会计是高职会计专业实现培养目标和岗位任职要求的核心课程。其实践性和技能性强,理论性相对较弱。按照“理论以够用为度,强化操作技能训练”的高职教育理念,为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操作技能的水平,成本会计课程由注重传统理论教学向突出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转变势在必行。

二、成本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内容“教条分割”,缺乏成本会计岗位系统性。

目前,高职类成本会计的教材种类繁多,各出版社都是按照相同项目顺序编排成本会计课程的内容:首先认知成本会计,再讲授成本计算的程序,包括各项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综合要素的归集和分配及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然后介绍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最后简要阐述成本分析的内容。这种内容编排体系仅仅是理论罗列和案例复述,内容之间缺少必要的联系,导致学生对于成本会计的岗位工作流程缺乏系统的认识和掌握。

(二)课程教学难度大,学生产生厌学心理。

成本会计的教学是在学完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的。成本会计课程的内容枯燥乏味、数字计算烦琐、成本计算方法和计算表格太多等特点,成本核算是成本会计的核心内容,学习成本核算涉及原始凭证的填制、审核和传递、记账凭证的填制和会计账簿的登记,工作细致,且与实务联系紧密。在教学实践中,部分高职学生对前期课程基础会计和财务会计的知识掌握不牢固,加上对企业的生产工艺过程缺乏认识,特别是对数学不感兴趣、理科不太好的学生来说确实有一定的难度,这部分学生在学习中会产生畏难情绪,导致产生厌学心理。

(三)教学方法较滞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不足。

在成本会计理论教学中,部分老师基本上按照教材体系内容采用传统的讲授法+练习法,在讲解要素费用分配方法时,先讲计算步骤,然后举例,让学生模仿练习,再对学生模仿练习进行评价的“老师教,学生学”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方法。成本会计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岗位任职要求能力,即实践操作能力,而不是学生扎实的理论功底;如果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显然行不通,因为传统教学方法更多地为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服务,而非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服务。

(四)考核方式不合理,不利于調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以往的成本会计课程的考核主要包括平时出勤占20%、作业占20%和期末考试60%这三个方面,对于学生来讲完成这些考核项目不是很难。首先保证出勤的基础上,再抄一抄作业,考前突击背一背老师划的重点内容,考试基本上能通过。但是闭卷考试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和可突击性,笔者通过与学生交流,主动学习又考出高分的同学毕竟是少数,有部分学生对要掌握的知识点似懂非懂,部分学生靠前突击应付考核,这样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成本会计教学改进的对策

(一)制定课程标准,精选适用教材。

根据会计工作过程编写校本教材会计教材版本繁多,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各不相同。笔者根据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出成本会计的课程标准,选用的教材要以培养学生成本会计核算能力为核心,紧紧围绕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体现“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基于工作过程”的改革理念。设置“学习目标”、“项目导航”、“案例导入”、“情景模拟”、“业务处理”等整合、序化的教学模块,循序渐进,便于学生把握目标、归纳总结、边学边练,做到“教、学、做”的高度统一。内容的安排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成本会计的工作流程,从期初账簿的设置、记账凭证的编制到成本明细账的登记形成一个完整的流程,实现学习过程与成本会计岗位要求的对接。教材内容要图文并茂,形象生动,通俗易懂。

(二)加强相关课程的沟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会计专业有些课程是学习成本会计的前导课程,如在企业认知A课程中参观企业的生产工艺过程和金工技能实训A课程中动手制作零件,使学生对企业的生产过程、生产类型和产品的生产工艺等内容有感性认识。又如在基础会计课程中工业企业常见业务核算中的“生产过程的核算”和财务会计课程中的存货核算的内容,都是学习成本会计课程的基础,与上述相关课程的授课教师进行沟通,在成本会计课程时“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的内容就可以讲得简略一些,集中主要精力用于讲授“综合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及成本计算的三种基本方法。强化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学生认为内容没有那么枯燥乏味,重难点内容又可以讲透,后续的会计分岗位技能实训A中,融入成本会计内容,经过多门课程的学习和训练,学生对知识掌握得更扎实牢固,学习兴趣也提高了。

(三)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在成本会计教学中采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改变单一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教学项目,结合学生特点,灵活地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有效地利用视频、动画或者图片等多媒体教学、网中网仿真教学软件等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组织教学活动。

现在重点阐述情景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和网中网教学软件在培养生实践能力中的运用。

1.情景教学法。模拟一家制造企业真实成本核算情景,营造一种学生置身于实际工作岗位的氛围,如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涉及的凭证、领料方法、材料分配标准、材料成本核算、假退料等再现工作任务的成本会计教学,由于是以真实的领料单、领料登记表、退料单、凭证及账簿为例,学生有新鲜感,能激发学生的动手欲望,且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学生遇到问题能及时解答,真正体现“做中学,学中做”,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2.角色扮演法。在“品种法”教学中,把学生分成若干工作小组,每小组7人,每个小组按照分管的工作内容分别扮演“材料燃料成本核算员”、“动力成本核算员”、“人工成本核算员”、“折旧修理费核算员”、“辅助生产成本分配员”、“制造费用分配员”,“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员”等角色。在模拟的岗位上顶岗操作,既熟悉该成本核算岗位的工作流程又弄清各成本核算岗位的相互关系,将所学专业理论知识与工作岗位相结合,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网中网教学软件。在《成本会计》理论教学中讲授每个任务后,要求学生做教材的配套练习,紧接着安排学生到会计实训室使用网中网教学软件的《成本会计实训教学平台》对要素费用归集与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成本计算的各种方法等任务进行模拟实训。学生通过仿真教学软件的实训,岗位操作技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四)完善考核评价办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不断完善并实施“多元化,过程性”的课程考核评价办法。“多元化”是指评价主体多元,包括教师评价、组长评价、组内成员评价和自我评价;“过程性”考核项目包括任務的完成情况、工作态度和责任心、沟通协调等方面,根据项目的重要程度,进行量化打分。成本会计课程考核总评包括平时出勤和课堂提问占10%、作业占10%、实训(仿真软件的模拟训练、测验)占20%和期末考试60%。这样的考核方式提高实践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日常行为的控制能力。

四、结语

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的环境下,虽然会计职能从核算职能转到管理职能,管理会计人才的重要性凸显,但是在企业实际工作中管理会计所需要的真实、准确的数据源都是由成本会计提供的,可见培养能够胜任成本会计岗位要求的人才对企业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存良,付智勇.成本会计实务[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7.

[2]罗婷.高职院校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J].金融经济,2017(16).

[3]陈卫华.高职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施[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7).

[4]徐丽.《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财会通讯·综合,2014(7).

[5]张颖.浅谈高职《成本会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J].科技信息,2011(9).

基金项目:2015年度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研教改立项项目:《成本会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

猜你喜欢
改革对策理实一体化教学问题
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与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浅析给排水工程课程教学设计